书城传记世纪谈家桢百年遗传学:谈家桢百岁寿辰纪念画册
8434700000064

第64章 闪耀在宇宙星空中的谈家桢星

杨捷兴汪琦

今年是谈家桢先生百岁华诞,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力教授、赵寿元教授和世界科技出版公司潘国驹主席来函邀请我们为“谈家桢先生百年华诞纪念文集”撰写有关“谈家桢星”命名的文章。我们数十年来在紫金山上从事太阳系天体的搜索与研究,与谈家桢先生会面也仅是在1999年9月举行“谈家桢星命名仪式”期间见过一次,虽然我们无法写出谈老一生从事遗传科学研究的感人事迹,但介绍在太空中永远遨游的“谈家桢星”情况,也是对中国遗传学大师谈家桢先生百岁华诞的祝福。

每当晴夜来临,人们仰望星空,繁星璀璨,遐想无穷。那么多星星是否像人间一样,都有自己的名字?按照国际规定,浩瀚星空中千千万万颗恒星一般都用星座及数码表示,只有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才能由发现者给予命名。早期发现的小行星,大多用神话故事中的名字命名,如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叫“谷神星”,(433)号叫“爱神星”等等。后来随着小行星发现数目的增多,世界上许多国家、城市等地方名字也纷纷上了“天”,成了小行星的名字,如(916)美利坚、(1125)中华星等等。此外,从古代到现代许多科学家、文学家等各方面的知名人士也都被用来命名小行星,如(662)牛顿、(1802)张衡、(2985)莎士比亚等等。用人名命名小行星,旨在表彰被命名人士在科学、教育、文化、慈善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早期发现的小行星,一经证实即由发现者给予命名,这一做法一直成为小行星命名的国际准则。后来为了统一规范,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制定了关于小行星命名的若干规定,新小行星发现后必须严格符合科学条件,在得到国际上给予永久编号后才能命名,发现者提出的命名申报,必须得到由世界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批,命名一旦获国际批准,将由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发布,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并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所以说,小行星命名具有国际性和历史性,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

紫金山天文台的小行星工作是由中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先生开创的。在20世纪60年代,紫金山上新安装了一架从德国蔡司厂进口的40厘米口径双筒折光望远镜。新安装了望远镜对我们年轻的天文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促进和振奋,我们经常通宵达旦地守在望远镜旁,伴着天上的寒星探索着神秘的星空。说到天文观测,经常有青年学生上紫金山天文台来参观,在观测室里看到圆顶天窗在隆隆开启,望远镜在徐徐转动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感叹:“探索宇宙奥秘如此奇妙,多么吸引人呀!”可他们不知道天文观测要付出极大的艰辛。每当冬夜来临,在打开天窗的观测室里,观测人员抱着十多斤重的铜底片盒,紧张地将它安装到望远镜上,双筒望远镜拍摄小行星的观测开始了,为了拍摄到显示小行星在底片上位置移动的良好底片,观测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导星镜十字丝中的导星,双手控制着望远镜,将导星始终控制在十字丝的中心。望远镜上的天文底片整整曝光了60分钟,终于完成了一对小行星底片的拍摄,接着又将望远镜对准了另一天区,进行下一对小行星底片的拍摄。在午夜前后,观测人员抓紧时机喝口开水啃一个冷馒头,完成一顿“夜餐”,紧接着又继续进行观测。当东方破晓、观测结束之时,他们顾不上冻僵了的手脚尚未恢复,就急急忙忙到暗室去冲洗底片,去检测刚刚拍摄的底片是否出现新的小行星。他们凭着一份执著的追求,在望远镜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度过数十度春秋。1964年10月9日,在双筒望远镜刚安装好后还不到一个月,我们在对准白羊星座拍摄的一对小行星底片上,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当时这个新天体离我们地球大约三亿零八百万公里,在以点状恒星为背景的底片上,显示出短条状移动,我们当即计算出其精确位置,并连续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跟踪观测和初步轨道计算,观测和研究结果对外发表后,国际小行星中心当即给予1964TN2的国际临时编号,并通知世界各国天文台进行继续观测。此后这颗小行星在3个不同的年份里,先后得到前苏联克里米亚天文台,美国哈佛天文台、洛威尔天文台等多次观测证实,并计算出精确的空间运行轨道,已经完全符合了小行星获得国际永久编号所需具备的科学条件。1987年1月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第3542号的国际永久编号,并确认紫金山天文台拥有发现、命名权,这颗小行星从发现到获得国际永久编号,前后经历了23度春秋,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谈家桢星”的那颗小行星的发现由来。

1998年12月,香港友人李达三先生向我们推荐,希望紫台能命名“谈家桢星”,因为谈家桢先生是中国著名的遗传学家,有杰出的科学成就,与他又是宁波同乡。我们知道谈家桢先生是生物学界的著名科学家,但我们以往命名的科学家大多是天文界和物理界的科学家,在生物、地学界还没有命名过。我们在收到复旦大学寄来关于谈家桢先生学术成就的介绍资料后,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张家祥、杨捷兴、汪琦等几位专家进行了仔细研究,认为谈家桢先生虽然不是天文学家,但他在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有杰出成就,对中国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一致赞同将我们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小行星用“谈家桢”的名字来命名,以此表达对谈家桢先生的敬意。1999年初我们向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提出了(3542)谈家桢星命名申报。这一命名申报很快就得到了国际批准,国际小行星中心在1999年5月4日发布的一批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对(3542)谈家桢星的命名作如下介绍:

(3542)谈家桢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10月9日发现。

此星以复旦大学谈家桢教授的名字而荣誉命名。谈家桢教授在瓢虫色斑镶嵌显性遗传、果蝇染色体变化及其与物种形成的关系等方面取得开创性的科研成果,为发展基因学说和进化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被称为是“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

1999年9月25日,“谈家桢星命名仪式”在上海复旦大学隆重举行,紫金山天文台台长陆本魁,党委书记戴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主任张家祥,小行星发现者代表杨捷兴、汪琦等在仪式上向谈家桢教授颁赠命名证书、命名铜匾和谈家桢星照片,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铁迪,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党委书记秦绍德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命名仪式。

当时笔者之一在命名仪式上对(3542)谈家桢星的情况作了介绍。

(3542)谈家桢星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绕日运行,它的轨道偏心率为0.09,轨道倾角为8.1度。它的轨道半长径为3.17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等于1.5亿公里,即日地平均距离),这就是说,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76亿公里。绕太阳运行一周需5.65年。假如将来有宇航员到太空中的谈家桢星上去住上一年,当他回来时候,地球上已经度过了6度春秋。谈家桢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是相当快的,平均每天以144.9万公里的高速度奔腾前进,这相当于以每秒16.8公里的速度在绕日运行,但在浩瀚的宇宙空间,谈家桢星离地球通常有几亿公里远,最远可达6.70亿公里,最近时也有2.81亿公里,而我们地球也在以每秒29.8公里的速度绕日运行,因此从地面上看去,谈家桢星在星空中显示出缓慢的移动。

从近年来对小行星的地面观测和空间探测得知,小行星大致可分为碳质、石质和金属三种类型。碳质小行星保存了太阳系形成初期最原始的物质,对揭示太阳系天体的起源与演化,乃至探讨地球的生命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石质小行星通常含有20%左右的各类金属,金属型小行星含有90%以上的铁、镍等金属,有的还可能含有铂金等贵金属和稀土元素,一颗直径1公里左右的金属型小行星其价值可达几万亿美元。后两类小行星是人们将来开发宇宙资源,用于建设宇航中继站和空间城的理想对象。我们目前还不清楚(3542)谈家桢星究竟属于哪一类小行星,但据我们测算,(3542)谈家桢星的体积相当大,直径大约26公里(近20年发现的新小行星体积都比它小得多),如果该小行星是石质小行星,总质量大约有30万亿吨,其20%的金属含量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如果该小行星是碳质小行星,则具有极为重要的探索研究价值。2006年3月,在美国召开的第37届国际月球和行星科学大会上,紫金山天文台专家作的一篇学术报告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一致认为这是近年来天体化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因为该报告的内容披露,紫台专家和美国专家合作,用离子探针对1983年陨落在中国陕西宁强的一块碳质球粒陨石(来源于碳质小行星)进行分析研究,在难熔包体和球粒中都发现了短寿期核素氯36的衰变证据,据此发现对太阳系诞生时太阳系原始星云的来源理论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氯36是太阳系形成初期高能粒子辐射的结果。在碳质小行星中,很可能还含有蕴藏着生命起源信息的有机物质。

展望未来,小行星深空探测如同生命科学研究一样,因此,谈家桢星有可能会引起今后科学家在探究生命起源时的极大关注,将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于全人类。目前紫金山天文台的行星专家正在开展小行星深空探测的前瞻性研究,设想将来我国的小行星深空探测,将分为傍近飞行、采样返回和实地考察三个阶段进行。迄今我台已经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文章,提出了一、二阶段小行星深空探测的科学目标和载荷需求,并对小行星探测的候选目标提出了选择标准和步骤,我们希望大力加强和有关单位的合作,共同来推进我国的小行星深空探测。值此谈家桢先生百岁诞辰之际,我们谨撰此文庆贺。

(杨捷兴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秘书长,汪琦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