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四十
8433000000021

第21章 糊涂不是昏庸

常常会有人把糊涂看做是愚蠢、笨拙、昏庸,这是错解了糊涂的真意,糊涂是一种大度宽容的气度,是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还是大智慧者若隐实存决胜千里的不二之法。

清朝时,在广东省有位人称“颠梅”的知县,百姓都说他是个糊涂县官。

有一个人在外做生意,好几年没有回家了,这一次带着辛苦赚来的五百多两银子回来,因为走夜路怕不安全,他就把银子埋在离家十里外的一株大榕树下。摸着黑回到家里,他发现院门紧锁,拍了半天的门老婆才来给他开门,进来后他顺手插上了院门。

和妻子细述了一番相思之苦,这个人又高兴地告诉妻子:“我把赚来的银子埋在十里坡的榕树下了,有五百多两呢,明天我去挖出来。我要盖新房,给你和儿子买新衣服。”

妻子闻言只是一笑,催他快点睡觉。

第二天,这个人一早便去了十里坡,但是发现埋在树下的银子却不见了,他大惊失色,开始还以为是自己记错了地方,但仔细查找了半天也没看见银子在哪里。银子一定是被人偷了!这个人万分沮丧,也不敢回家怕挨老婆的骂,只好跑到颠梅知县那里告状。

颠梅知县听完他的话,捻着胡子问道:“你儿子多大了?”

这个人说:“四岁多了,是我走之前生的。”

“你昨晚到家的时候,你的妻子对你是什么反应?”

“很平静,有点淡淡的。”

颠梅知县又问:“你离家后,家中就只有你妻子和孩子在家吗?”

“是的,我父母早已过世,家中只有我老婆和儿子两个人。”

颠梅知县想了想,再问道:“你说你昨晚插了院门,那今早出门的时候院门还插着吗?”

这人摇头道:“不,今早我出去的时候,发现院门是虚掩的。奇怪,我明明记得我是插了门的。”

颠梅知县突然一拍惊堂木,大声道:“你把银子埋在树下,竟然不见了,这肯定和那棵大榕树脱不了干系!来人哪,去把那棵树带回来,老爷要审问!”

众衙役只好扛了斧头去砍树,颠梅知县又告诉那个满头雾水的人道:“你回家去把儿子带来看本老爷审案,但是不许告诉你妻子丢了银子的事,否则重打二十大板。”

这个人只好回家去接儿子,妻子问他怎么没拿银子回来,他也无言可对。妻子以为他是吹牛,就半嘲半骂地说了他一顿。当他抱着儿子回到县衙时,衙役们已经将伐下的大树放在了县衙门口,颠梅知县要审树的消息传遍了全县,很多人都来看热闹。有的人还说:“颠梅知县又发颠了!”

颠梅知县抱着那个孩子站在树旁边,然后让看热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从树旁走过,众人不解其意,只好依言照办,当一个青年男子走过时,小孩突然伸手要他抱,口中叫道:“叔叔。”那个人装没听见,想要过去,但颠梅知县拦住了他,道:“你认识这个孩子?”

那人连忙摇头。

颠梅知县指着他问孩子:“这人是谁呀?”

小孩说:“叔叔。”

颠梅知县问:“叔叔喜欢你吗?”

“喜欢。”

“叔叔喜欢你娘吗?”

“喜欢。”

颠梅知县立刻吩咐左右将那个人抓起来,然后厉声道:“你昨晚藏在人家家里,偷听到失主说将银子埋于树下的事,就趁他们睡着后打开院门赶到十里坡,将银子据为己有。还不从实招来,说出银子的下落?”

那个人脸色惨白,只得俯首认罪。

原来颠梅知县听了失主的描述后,就判断出一定是失主的妻子在他不在的这几年与别人勾搭成奸,失主回来的时候奸夫应该还没离开,那个奸夫偷听了他们的谈话所以去偷了银子。但是颠梅知县不想打草惊蛇,于是用审树这件事吸引百姓都来看热闹,再利用小孩的天真找出谁是奸夫,这才一举破案。

至于奸夫是如何与这人妻子勾搭成奸的,为了维护失主的脸面,颠梅知县就略过不问了。

这位颠梅知县真可谓是大智若愚的典范,堂审就能抓住罪犯,又能体贴地顾及失主的自尊心,的确是懂得糊涂的真谛。

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有时也同样需要糊涂一点,大智藏愚。对于手下要取大节而宥小过,该糊涂时就糊涂,这样手下才会为之尽力。

宋朝的吕蒙正刚当上宰相的时候,有很多人都觉得不满,认为以他的资历才华根本不配当宰相。有一天,某个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说:“这个无名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大步走了过去。

其他的参政为他忿忿不平,便要去帘子后面看看是谁在胡言乱语,但吕蒙正阻止了他们,并且也不让他们事后去追究。参政们觉得不理解,吕蒙正说:“如果知道了那个人是谁,那么就一辈子也忘不掉了。这样的话,我就会始终为这件事耿耿于怀,这多不好啊!所以千万不要去追查此人此事。事实上,不知道他是谁,对我并没有什么损失啊!”

这件事使大家认为吕蒙正心胸宽广,为人很有道义,追随他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律己宜严,待人宜宽,这是快乐生活的不二秘方。一个心胸放不开,小事放不下的挑剔鬼,是与快乐无缘的。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让细枝末节的小事干扰到自己的。事实上,如果过多地在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追根究底,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反而不能专注于大事了。孰轻孰重,应该如何取舍,这是“糊涂”人才懂得的道理。

第三章 张弛有度: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那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