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走向成功丛书:思考决定人生
8432200000004

第4章 创造性思考的奇迹(2)

成功的人喜欢问:“要如何改良品质?要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

由制造飞机导弹到养育子女的各种设计里,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完美。这意味着一切事物的改良可以永无止境地进行。成功的人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经常会再寻找一些更好的方法(请注意:成功的人不会问:“我能不能做得更好?”他知道他一定办得到。所以他会问:“我要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

想一想,如果你的公司经理们总想:“今年我们的产品产量已达极限,进一步改进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没有继续创新的必要了。”以这种态度进行管理,即便是再强大的公司也会很快衰败下去。

成功的人就像成功的企业一样,他也总是带着问题而生存的。“我怎么才能改进我的表现?如何做得更好?”做任何事情,总有改进的余地,成功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总在探索一条更好的道路。

你的心理状态决定你的能力

有重大成功的人,都会不遗余力地为自己和别人设定较高的标准,不断寻求增进效率的各种方法,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报酬,以较少的精力做较多的事情。

“最大的成功”都是保留给具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态度的人。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一直使用这样的口号来激励员工,那就是:进步本身就是公司最重要的一项产品。

那么你为什么不考虑将进步也变成你最重要的一项产品呢?我们将通过以下的练习来帮助你培养并发展出“我能做得更好”的态度与能力。

每天工作前花10分钟想:“我今天要怎样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今天该如何激励员工?”“我还能为顾客提供哪些特殊服务呢?”“我该如何使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呢?”

这项练习虽然很简单,但很管用。试试看,你会找到无数创意来赢得更大的成功。你的心理状态决定你的能力。你以为你能做多少你就能做多少。你若真正地相信自己能做更多,你就能创造性地思考出各种方法。

扫除否定性的想法

如果自己的心态会决定自己做事的方式,我们应先认清自己的真面目,除去会妨碍自己发挥能力的因素,你应不难想象否定性思考法的危害。

在你建立起任何有价值的事物之前,一定要在心中先创造出一个概念。你的思绪是不会宥于肉体的限制的。在心灵工作站之中,你可以从前所未有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就如同爱因斯坦,想象到若是乘着光束穿越无限的时空,宇宙将会是何种光景。之后他以数学计算来支持所谓的相对论。你可以利用想象的力量,发掘出困难问题的解决之道,发展出新的概念,并预见你达到了为自己设下的目标。

皮格利-威格利超市连锁的创立者桑德斯,曾经只是街角杂货店的一名普通雇员。他在一家自助餐馆中突发奇想,认为同样的方式也可运用于杂货店。专家们认为这根本不可行而嘲笑他,可是他自认为这是极佳的方式。桑德斯坚定地施行下去,而此种自助式观念使他成为现代超市之父。

通常只是单独一个好主意并无法令人获致成功。在执行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创意来达成。研究表明:当你有了一个绝妙的构想,即使你只是直觉上认为它是个好主意却无法证明,仍要坚持下去,人们将会逐渐了解你这个想法的价值。那些因为闭塞的心理而拒绝做新的尝试的人,将错失生命中最好的机会。因为它们就如同晶矿一般,通常藏在不起眼的外表之下。

别让自己成为习惯的产物,等待着生命来推动你。简单地在上班时换条路走走,组合一幅拼图,不看电视改看报纸,或是在午餐时间到博物馆逛逛,这些都将会刺激你的思考程序,帮助你开启心灵去接受新的意念。

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意念。它不受外界力量控制或包围,即使一开始这种外力是难以克服的。纵观历史,有多少暴君曾试着去控制反对者,但他们最后都发现,心灵的力量远胜过刀剑对这些人的威吓。如同维克多·雨果所说:“人们可以抵御武力的侵犯,却无法抗拒新的理念的到来。”

但是周围人的否定性想法,常会带给你很大的负面影响。大部分人,连朋友在内,都会对创意者的构想,抱持着恐惧心理,至于成功与否,他们并未仔细思考。这种恐惧,大概是不了解你所做的理由与方法所致。他们不能确定你将会做些什么,唯一能确定的是将会“变”,而远离他们。

有一位上班族,生活稳定,有固定的收入。但他经常在言谈之间流露出对自由、独立生活的羡慕之情。

但当有人向他提出新构想时,他的反应一定会慎重,绝不会照单全收,以免轻易转变现在的方向。

成功的最大障碍很可能是自己。在我们心中,期望成功的心与失败的心,处于同等地位。有时失败的心会说:“你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的,这根本就是疯狂的构想,不可能成功的!”此时你应鼓励期望胜利的心,出面与其一决胜负。

若否定性思考力量太强,无力对付时,首先你应面对这类否定性的“言语”,然后再逐渐稳住本身的恐惧感,如此才能与“心魔”和平相处,乃至不觉它的存在。

积极的思考是激发创意的原动力

你或许不清楚电是如何转换而传送到你家里的,但是却知道利用电来照明、启动电脑或使用其他许多电器。这也就像你的头脑一般,没有人晓得大脑运作的繁复过程,但如何运用它,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如果经常保持积极的想法,事情多半会有正面的结果。

你或许可以骗自己说,你只是在扮演邪恶一方的辩护者,并以抨击好的想法的弱点为乐,但负面的想法终会导致负面的结果。你的思想会鼓动你奋力去完成积极的构想;但当你所有的想法都是负面悲观的时候,它也会同样程度地造成负面的结果。

我们也应认识到,这种积极性思考方式所具备的力量,并以其作为自己重要的武器。成功的创意者也正因有此认识,才能将现状与问题点以积极明朗的观点去解决。对他们而言,杯子里有半杯水是“还有半杯”,而不是“只有半杯”。

杰生·罗察斯因撰写克雷格公司的电脑说明书,而使他成为收入丰厚的企业家。当初他完全可以说:“我没有能力做这份工作,因我对程序设计完全不懂。”

可他并没有这样说,他靠自己的人际关系与学习能力,找到优秀的程序设计师,学会工作所需的必要技术,不仅将这份工作顺利完成,还做得十分出色。“我本身就是从头学习的人,因此,我相信所有初学者都能了解这份说明书的内容。”他说。

由此可知,只要改变观点与看法,就能从毫无创意中脱离,而走向创意成功的大道。

很多创意者,都是借着积极性的思考法,引导自己到达成功的境界。这种方法,也是每个人都能实行的。你也可以借此挣脱出过去的旧壳,实现自己经济目标与生活形态的梦想。

尚未着手就已成悲剧主角的人太多

有很多人以为只能从事自己所学的职业。据统计,大约有90%的人依此原则来选择职业,我们应舍弃这种可怕的想法。

有时害怕失败,也会成为陷入心理陷阱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评价自我时,可以采用“改变心魔”的方法。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魔鬼”,它是内心恐惧的根源,而且在摆布、控制我们。认识此点之后,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将“魔鬼”从自己的心中赶走,而是面对它,甚至抓住它说:“我知道你在那里,我也知道你想做什么,但我必须完成这件事情,所以,请你多帮忙!”

另有一种人,对成功具有潜在性的恐惧,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成功”而陷入了心理陷阱。还没开始动手,就认为自己必定会成为悲剧主角的人相当多,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任何人都有成功的价值,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全力以赴,就有获得成功的资格,一切结果全看你如何做!

造成心理陷阱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个人改变方向症候群”。

所谓改变方向,就像自然界中整体的动态,常会倾向于能量较低之处,人亦如此。譬如当有些人面临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时,他们会说:“不!我不会做!”“我不要!”企图走向困难较少、较轻松的路径。这种想法会妨碍我们迈向创意成功之途。唯一解决之道,是尽量使自己处于能量高的地方,去发展本身的事业。

此外,也应注意不要受他人否定性想法或言语的影响。你的朋友、家人,有时反而是起副作用的,他们或是缺乏想象力,或是因嫉妒心,往往会拖住你想自立的心。诸如:“有可能成功吗?”“你是不是发烧了?”——这类言语很可能出自最希望你成功的人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