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厚德尚学精医济世
8430600000021

第21章 孜孜以求:为良医,为儿童——盛芳芸

“好的,5点半过来,那个时候有空。”拨通了电话,另一端传来一个冷静而又有几分严肃的声音,言简意赅,笔者脑中顿时勾画出一个理智又严谨的教授形象。伴着矇矇细雨,我们来到专家门前,按下门铃后,应声而来的是一位满目和蔼的女士“下班还要你们赶到我这里,下班高峰了吧,累不累。”话音未落,她已将小点心放到了我们的手里。坐在沙发上,环顾四周,这里窗明几净,书架上的书整齐的排列着;水壶里正烧着水,突突的冒着水泡,仿佛在哼着欢快的音乐。“来,给你们再倒点热水吧,要不现在我们就开始吧。”这位坐在沙发对面的女士不是别人,正是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盛芳芸教授。她亲切随和又不失睿智,所谓良师益友,大抵如此吧。

盛芳芸1992年摄于福州

母训师命认真严谨

“这一辈子,我受我母亲的影响非常大。”倒水时,盛芳芸教授说道:“母亲是我人生中第一位老师”。盛芳芸教授出身在一个重视子女教育、温馨、和睦、尊老爱幼的家庭,母亲是个专职的家庭妇女,勤劳能干、仔细认真,各项事务安排井然有序,盛芳芸教授一直以她的母亲为榜样。

认真严谨也是上学时老师对她的要求。盛芳芸教授初、高中都在教会学校受到德才兼备的教育,大学在湖南长沙湖南医学院(原称湘雅医学院)就读,是上医颜福庆院长于1913年创办的。当提到母校时,盛芳芸教授侃侃而谈:“当年的学生生活俭朴,勤奋好学,老师和蔼可亲,教学尽心尽职,注重基础知识,规范的实际操作,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医德有严格的要求。”对于老师的教诲,盛芳芸教授一直都放在心里,老师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成为她行医的典范。

继承传统虚心学习

盛芳芸教授是一个工作非常认真的人,当和盛芳芸教授聊到现在医疗时,他很严肃的对我们说:“做我们医生的一定要认真仔细,严格谨慎”。在儿科医院工作40余年,盛芳芸教授热爱自己的专业。在老一辈带领下,她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实践中学习:学习老一辈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思维、工作方法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又学习总结病历资料、学写综述、缮写论文;学习在校教学和带教研究生工作等。她以对病人高度责任为主线,上下级之间既严格又真诚相待的氛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那个时候我们每个医生都会去各个临床科室轮转,掌握各种系统疾病的特点和处理要点。”盛芳芸教授先后在各病区,包括普通病房(呼吸、消化、血液、心脏、新生儿、传染科),门急诊、心电图、血液实验室等辅助部门轮转。“这样,从小儿各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处理和门急诊的临床实践中,从收集病史到最简单的各项检查资料的综合分析中训练临床思维能力,学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为疑难杂症的诊治广开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触类旁通。”说到这里我们默默的点头称是。

盛芳芸教授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的人,在工作中,她重视临床实践,在诊疗技术上,她精益求精。“尊重师长,遇到问题向老一辈请教,并善于和其他科室的同道互相沟通、探讨,互通信息,共同提高”。这是盛教授在工作中学习的经验。善于观察和发现,对每一个疑难问题不轻易放过,从查阅资料中寻找答案,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放弃休息只为工作

“儿科的临床工作很辛苦,孩子不会表达,需要细心观察,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盛芳芸教授平日的工作细心、谨慎、一丝不苟,因为她的工作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在危重病人诊治的紧要关头,不惜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工作,不以为苦,反以病人转危为安而欣喜。她虽于1964年已升任主治医生,但因随后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而长期担任住院医生工作,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一切为了病人,好像是医生职务的必然,也没有什么抱怨。当时虽然医务人员物质生活贫乏、生活朴实,没有金钱的诱惑,但从小的教育、社会的环境,孕育了她专心为病人服务的高尚情操。

保持传统细致入微

小儿不善于主诉,病情变化快、风险大,因此对儿科医生必须尽心尽职的要求更高,年龄越小的病人,医生付出的越多,“干儿科的,一要有爱心,二要有耐心,三要够细心!”这是院部和老一辈对医生们的严格教导与要求,也是盛芳芸教授持之以恒地督促下级医生去执行的。由于近几十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一个孩子成了两代人、6个家长专注的对象,现今的家长对孩子十分宝贝,家长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就业环境使医生受到很大的压力,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和执著于这份工作,以爱心、宽容、忍耐来对待病人,很难坚持下来。业内有句行话,金眼科银外科,吵吵闹闹小儿科,儿科患者难以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的不适源于家长描述和医生的直接观察,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谨小慎微,不放过每一个细枝末节,要有善于与病人家属沟通的技巧,取得家属的信任。“那时代没有各种先进的检查设备,第一手资料都是以病史为主线,然后通过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双手去摸,再以一些检查来证实你的诊断。”这一点体现出盛芳芸教授严谨求实、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

盛芳芸1985年6月1日在音乐幼儿园义诊

所以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收集和缮写病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院方对年轻医生的严格要求。一份完整的病历记述了一个病人病情起始和演变的过程,它是医院最宝贵的原始资料,它反映医院的诊疗水平,更包含了今后需要总结资料作科学研究的各种重要信息和数据,来不得半点马虎。采集和书写病历是一件很繁琐和花时间的工作,但却是医生的基本功,是诊治病人必备的素材。所以我们的院长和老一辈医生非常重视病史的收集、缮写、分析和讨论。病史书写的好坏,反映了书写者的业务水平,以及是否掌握熟练而正确的体格检查技巧。盛芳芸教授还认为:这也是保持三级医院医疗质量和信誉的重要保证。此外,书写病历和汇报,一方面是将采集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条理化,通过临床思维,做出合理的诊断,并通过书面表达而进一步熟悉病情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展示自己临床诊断分析能力和书面系统表达能力的机会,是上级医师了解年轻医师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的“窗口。”如果字迹清晰整齐、通顺、没有错别字、内容翔实、有条不紊,自然会留下一种好的印象。”

就是这种谨小慎微、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贯穿了盛芳芸教授整个从医生涯,留下一串串闪闪发光的印记,使我院的优良传统得以代代相传。

严以律己严以育人

“和蔼的严师”是学生们对盛芳芸教授的美称。当听到同学们的评价,盛教授会心地笑了。盛教授视每个学生为自己的子女一样,对于每个学生都非常和蔼,对各项工作要求严格又循循善诱。盛教授对每个同学都有3个要求,并要求他们时刻记在心中:“第一,工作认真负责,病情观察和体检细致全面,处处为病人着想,哪怕一个脚趾头都不能忽视;第二,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的操作和临床第一手资料的收集,综合分析实验室数据和影像学等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并翻阅书卷寻找答案;第三,谦虚向老一辈和其他科室医生请教,对有不符合临床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等报告还要亲自去有关科室讨教复核,以便互通信息,共同提高。”我相信这些他们都没有忘,同样我们也铭记于心。

“要用心去观察病人。”这是采访中盛教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她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病情,以爱心、耐心、善意和诚恳对待家属,根据家属各人的不同情况交待病情,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尊敬与合作,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对于青年医生、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的培养,盛芳芸教授从基础知识入手(如病史写作、物理检查手法、病例分析的临床思维),要求掌握基本操作,着重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明白各项检查的意义,可能发生的错误和进行各项检查操作时的注意点。以启发诱导式培养青年医生独立思考及逻辑思维能力,传授临床宝贵的经验和新知识。

“年轻医生的培养要从掌握小儿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相关的儿科基础知识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入手,再进入专业培养,以拓宽他们的临床思路,提高诊断和处理疑难病例的水平”,这些话对我们的启发都非常大。

求知态度病人第一

“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同情心和责任心。细心,谨慎,工作一丝不苟,因为我们的工作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在危重病人诊治的紧要关头,不惜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工作,不以为苦,尽心而为。”这是盛芳芸教授的从医理念,每一个小病人他都非常重视,并且对于每一个学生,盛芳芸教授都要他们在脑海里刻下三个词:认真仔细、重视基础、谦虚学习。这是盛芳芸教授在生活学习中的态度:首先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病情观察和体检细致全面,处处为病人着想。在学习上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的操作,以及临床第一手资料的收集,综合分析实验室数据和影像学等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翻阅书卷寻找答案。在讨教问题时,谦虚地向老一辈和其他科室医生请教,对有不符合临床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等报告会亲自去有关科室商讨复核,以便互通信息、共同提高。聊天之余盛芳芸教授给我们举了一个小例子让我们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一个小婴儿,以肺炎入院,当时已是下班时间,患儿入院时面色青灰,呼吸困难,烦躁,神智半清状态,胸骨上窝,吸性凹陷十分突出,而心肺的物理检查无异常体征发现,不能以心肺疾病解释其严重的气急缺氧状态,家属十分着急,跪在身边哭求。盛芳芸教授经仔细观察思考,因小儿的吸气困难突出表现在胸骨上窝,提示上气道的梗阻,而怀疑咽后壁脓肿,后经颈胸部影像学检查证实。后来请五官科医生会诊,从咽后壁抽脓后,呼吸困难立刻解除,家属转忧为喜,病人的生命得救了。次日转入五官科医院进一步治疗痊愈。盛教授的这番话让人领悟到:基础知识、掌握规范体格检查对于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在面对复杂疾病时才能有的放矢。

科研攻关齐心协力

盛芳芸教授在从医4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遇到不少难题。儿童肾病是小儿的慢性病和常见病,其中一部分病人治疗是很难达到长期缓解的。当谈到科研项目时,谦虚的盛教授向我们娓娓道来:“对难题研究,是在郭教授的带领和支持下展开的。”

肾脏的活体病理标本是研究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必备的重要资料,为打开这扇窗口,必须攻克在活体上取得肾组织技术操作的难关。于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勇气,盛芳芸在郭怡清教授的授意下,与方利君一起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肾穿刺活检术。先去参观学习华山等兄弟医院肾脏科的肾穿刺活检术全过程,再在尸体上操练,于1979年在简单的超声引导下顺利取得成功,随后又开展了婴幼儿在X线透视的监控下肾穿刺活检术。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帮助我们更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和鉴别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此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病、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先后开始,在此基础上肾脏科对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临床上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常在脑中挥之不去的是一个来住院时7~8岁的肾衰竭女孩,她身材矮小、消瘦、驼背,四肢呈严重的肾性佝偻病骨骼畸形,生活靠父母打理。她虽病重、卧床,但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绘画天才,她也借此乐观面对人生。她无师自通,会画精细的人物风景,使人感叹而又爱莫能助。她的病是由于先天性泌尿系统疾病所致。若干年后又遇到一个近10岁的男孩,因尿路感染住院,经过一番周折,才明确他因先天性输尿管膀胱反流、反复尿路感染致肾瘢痕而导致肾功能减退。这些病例若早些发现,是可以防止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的。为此,盛教授指导殷蕾医生研究了以“同位素99锝肾动态显像对小儿上尿路感染的诊断”探讨小儿尿路感染的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防复发治疗。这课题之后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实践中,提高了我院发热性疾病中上尿路感染的检出率和治愈率,并与泌尿外科协作对需要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输尿管膀胱反流患者,施行手术矫治,有效地防止了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采访结束了,但盛芳芸教授的一番话语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们被她的那份责任心深深打动,看着她诚挚的眼睛,不需要更多话语,已经完全理解了她对医院、对孩子、对与之有关的一切的情感。让我们以她为榜样,续写更多儿科故事,让儿科精神发扬光大。

夏绿蒂,女,教授,1932年7月16日出生,籍贯江西省九江市,1957年8月毕业于湖南医学院,1964年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儿科传染病专业)毕业,1957年9月参加工作,曾在医疗系及卫生系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1972~1974年参加援外阿尔及利亚项目,独当一面地解决了当地小儿内科及各种疑难杂症,胜利结束了援外任务。1978年起组建了儿科临床病毒实验室,开展临床病毒学研究工作,将实验室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感染、腹泻以及疑难杂症等疾病的病毒病原研究,通过开展多项病毒学检测方法,弄清了小儿常见疾病的病毒病原,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诊断。实验室工作期间还对学生进行病毒实验检测教学,讲授病毒学理论知识,参与课题小组,带教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重点参加世界卫生组织课题研究,为科研填补了空白,且临床实验相结合,为专业培养了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