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的生态困境
8429700000055

第55章 厄尔尼诺引起气候异常

被称为“怪魔”的厄尔尼诺效应产生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争论中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每隔3~7年,一股暖流总要从其潜伏的南太平洋东部窜进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厄瓜多尔的冷水海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厄尔尼诺暖流由来已久,至少出现在1万年以前,而且有日渐增强的趋势。另一种意见认为,1957年、1963年、1969年、1976年、1981年、1983年的6个厄尔尼诺年,有5个与木星对应的地球赤道有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厄尔尼诺的直接原因与南半球风带的变异有关。不管其成因如何,厄尔尼诺对世界气候变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每次厄尔尼诺一出现,海洋生态都要失去平衡,传统的季风和洋流被打乱而引起气候异常。

秘鲁是全世界厄尔尼诺的最大受害国。1925年春季,暖流涌入秘鲁的冷水海域,海水急剧升温,洋面温度升高3℃~5℃,大量冷水鱼因不适应热水环境而死亡,一时间死鱼漂满海面。20世纪60年代,秘鲁捕鱼量居世界第一,年捕鱼量超过10亿吨。可是1972年和1982年两次暖流使得年捕鱼量跌至1/2以下,最严重时还不到1/5。

1983年的厄尔尼诺使美国发生洪水,落基山大雪覆盖,墨西哥雨量增加1.5倍,加利福尼亚州降水增加了3倍,罕见的剧烈移动的东北飓风造成环流异常,使夏威夷庄稼和建筑物损失2亿美元。这次厄尔尼诺还带来了厄瓜多尔和秘鲁特大洪水以及澳大利亚和印尼的干旱。

近百年来,重大的厄尔尼诺共发生了12次。厄尔尼诺不能解释所有的气候异常,有的厄尔尼诺干旱,有的多雨。据我国历史资料记载,厄尔尼诺年一般是北方多雨,但1983年和1987年的厄尔尼诺年北方干旱。1963年的厄尔尼诺年海河流域大涝。

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是“圣婴”的意思,因此厄尔尼诺现象又称为圣婴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厄尔尼诺情况;如果持续期达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