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的生态困境
8429700000037

第37章 生物入侵给我国带来的伤害

我国南北跨度5500千米,东西距离5200千米,跨越50个纬度及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态系统多样化程度很高,使得我国极易遭受入侵生物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物种都有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根据农业部公布的资料,截至目前,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共有283种,对我国农林牧渔业和生态系统、物种资源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到1199.8亿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上最坏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约有1/2入侵了我国。外来生物入侵我国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玉米霜霉病(一)入侵物种种类繁多。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植物到细菌、病毒都能够找到例证。2000年的调查发现,我国外来杂草有108种,隶属23科,76属。其中被认为是全国性或是地区性的有15种;严重危害我国农林业的外来动物大约有40种,如原产于南美的福寿螺,原产于东非的非洲大蜗牛,原产于北美洲的麝鼠,原产于前苏联的松鼠、褐家鼠和黄胸鼠,原产于南美洲的獭狸等;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外来微生物或病害大概有11种,主要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玉米霜霉病、马铃薯癌肿病等。

(二)入侵地域范围广。我国幅员辽阔,几乎每个省市都有外来入侵物种的身影。在北京已知的外来入侵物种大约有56种,其中植物大约有36种,动物至少在20种以上。如火炬树、福寿螺、小龙虾、美国白蛾等。重庆区域内外来生物主要有紫茎泽兰、福寿螺、水花生等,其中以紫茎泽兰、福寿螺最具危险性。

(三)受损生态系统多。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从森林、农业、水域、湿地、草原、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入侵物种。其中以低海拔地区及热带岛屿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

(四)环境、经济、生态受损严重。造成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等方面的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都高达千亿元,其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900多亿元。这些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有关行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00亿元左右,其中以农林牧渔业的损失最大,约160亿元,人类健康损失30亿元左右。更为严重的是,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威胁物种多样性,导致局部种群消亡等。在我国许多地方停止原始森林砍伐,严禁人为进一步生态破坏的情况下,外来入侵物种已经成为当前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于水域生态系统和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而言,这种损害已经上升成为第一位重要的影响因素。

物质不良循环导致的

环境危害

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一般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大多数气体型循环物质如碳、氧和氮的循环,由于有很大的大气蓄库,它们对于短暂的变化能够进行迅速的自我调节。拿二氧化碳的循环来说,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当地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通过空气的运动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其浓度迅速降低到原来水平,重新达到平衡。但硫、磷等元素的沉积物循环易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这是因为与大气相比,地壳中的硫、磷蓄库比较稳定和迟钝,因此不易被调节。所以,如果这些物质过量进入循环体系,则它们将成为生物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利用的物质,进而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