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自己本身就可以说是“创新”的代名词,他不断地超越他的同事,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是“创新”的魔力。他主导的产品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功能上等能给人强烈震撼:外观精致,设计新颖,拥有华丽界面的iMac,拥有3D效果的皮克斯动画,拥有完美音质的iPod,拥有动感触屏的iPhone,还有后来推出的iMovie、iDVD、iTunes……每种产品都让我们惊叹,同时也让苹果的用户追捧。
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实际上已经融合在一起。很多“粉丝”之所以狂热地迷恋苹果,除喜爱产品外,和乔布斯的创新精神也是分不开的。实际上,从创立苹果,离开苹果,又于1997年回归苹果,乔布斯已经建立了一个精密的创新工厂,苹果的所有产品都是一种创新的颠覆性产品,而乔布斯在创新的大海中自主沉浮。就如他独创的“海盗精神”,向世人宣称:“我就是与众不同。”
如今创新已经成了乔布斯和苹果的血液。谈及创新时,乔布斯总喜欢将它比喻为“概念车的故事”——“就像许多公司一样,你看到一款概念汽车,够酷够个性。四年后,你突然看到有人在开着它上街,到处是它的广告。你心跳加速,跑去销售商那里买车。这就是创新变成财富的过程。”
乔布斯不仅自己勇于创新,还将这种创新思想灌输进了苹果公司每个人脑子里。他还会把不认同他的思想的人一一赶走。“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到功能,苹果的产品全部由苹果制造,我们随时可以改变,创新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关注产品中的每一项技术,只有这样,每一项创新才能顺利地变为产品。苹果的创新就在于我们能够掌握每一个零件,从1976年就开始了,就像命中注定”,这就是乔布斯对待创新的态度。
正是乔布斯的这种创新精神使得他成为年轻人们的偶像。崇拜偶像,更要向偶像学习。乔布斯想要告诉年轻人的就是成功就是要学习创新,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首先就要在平时多动脑筋。多动脑、多思考是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动力源,也是工作创新、思维创新的关键所在。试想,如果一个人每天只是机械地学习、工作,呆板地生活,从来都不对问题进行思考总结,还如何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呢?因此,年轻人要学会思考,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遇到问题要自己思考如何解决,不要被行业教条所束缚;要学会多从外界事物中寻找创新的灵感。就如乔布斯曾经从电话簿、坐禅、对印度的访问、梅西百货出售的食品处理机或四季酒店那得到过很多灵感,然后用于自己产品的创新。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乔布斯带领团队打造Mac的时候。
一次,他在梅西百货看到了一个外形不错的大蒜碾碎器,于是就要求设计师按照那种方法设计Mac。还有一次,乔布斯还想要Mac看起来像保时捷。这样大胆的创意,只属于那些敢于创新的人。年轻人要记住,亦步亦趋永远创造不了奇迹。
培养创新精神还需要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辟蹊径,打破常规。乔布斯本人的一贯的行事风格和成功秘密就在于打破规则。就如1987年乔布斯带领研发小组研制第一代Mac的时候,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海盗精神”。其含义是:“忘掉一些规则,尽可能地以最极端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这给研发组成员带来的感觉就是“我们就是如此地与众不同”。10年后,当乔布斯重返苹果,他再一次复发了这种“海盗”式的创新精神。乔布斯在推出Power MACG3时的广告词中这样说:“这里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他们与社会不同调,在方圆规矩中不协调,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是规则的破坏者。你可以引述他们的观点,或是不同意他们的见解,以他们为荣,或是鄙视他们,唯一无法忽略的事,就是忽略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世界,使人类得以进步。当时有人称他们为疯子,现在被视为天才,因为不同凡响才能改变世界,就像你选择了苹果计算机。”
在这种“海盗”精神的鼓动下,苹果有了最初的辉煌,也有了像iPod、iPad和iPhone这样的划时代产品。
乔布斯认为无论你知识多么丰富,如果你只会循规蹈矩,那你就无法想出好主意来,更不会有好的创意。正如艺术大师毕加索所说:“创造之前必须先破坏。”在此,需要破坏的就是传统的观念、传统的规则和传统的思维。年轻人面对日益变化的繁华世界,面对瞬息万变的生活环境,只有敢于挑战规则,打破常规,尝试新事物,运用新方法,敢于承担风险才会有所作为。那么,怎样做才能打破常规呢?
首先,善于质疑,在疑问中寻找答案,不要被已有知识或经验所束缚。
很多看起来很难解决的问题,其实往往并不是难在问题本身,而是难在不容易打破约定俗成的思想观念。只要善于质疑,敢于质疑,积极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你会发现答案如此简单。
其次,要学会变通,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多方面地去观察,从常规中求新意。变通能够让我们的思维灵活起来,使人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凡俗的新思想、新观点。因此,年轻人要学会变通,要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思路。
要创新就要打破常规。就像苹果公司所信奉的:“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一个人就能够改变世界。”
另外,乔布斯认为培养创新精神,还需要你永远像新生儿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时刻抱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
好奇心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为此,年轻人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在乔布斯身上有一种比任何人反映都强烈的因素,那就是好奇心。乔布斯从小对电子产品的好奇心让他与儿时玩伴沃兹创建了苹果公司。也因为乔布斯的好奇心,有了iPhone、iPod这样富有想象力的产品的横空出世。
由此可见,好奇心是我们创新的原动力。年轻人在成长发展中,不要丢失了好奇心,应该走到社会和大自然的舞台中,带着好奇心理、求真的心态,去发现和创造新东西。
当然,培养创新能力并非如此简单,还需要你付出艰苦的努力,要有顽强的毅力,但也不要惧怕创新,不要认为创新离自己很远。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创新随处可在。如在学习中敢想他人之未想,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创新。
总之,年轻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形成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年轻人要富于幻想,勇于追求,勇于打破常规,并积极行动,用创新改变自己。
培养改正错误的能力
乔布斯语录:
有时当你创新时,你会犯错误。最好赶快承认它们,并在其他创新中改进。
乔布斯是个两面人,他能够站在高台上大呼:不要被教条所限制,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面,不要让别人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同时又会不断地地劝诫年轻人:犯错并不可怕,及时改正,下次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
就像真正的有钱人都节约对待每一元钱一样,真正有魄力的人都会在意自己的每一次失误,并且及时从中吸取教训。
乔布斯是一个精力充沛、感染力极强的演讲大师,他总这样跟学习演讲的人说:“不管你多么努力地去演讲,总有一些小失误是难以避免的。”
曾有一次,乔布斯在介绍Apple TV的某个功能时曾需要实时调用一些在线的照片,这时候遇到了一次尴尬的断网,他想要的照片没有显示出来,他淡淡一笑说道:“我想Flickr今天可能停止了对这张照片的服务。”之后,他把自己刚才介绍过的Apple TV的一些重要功能重申了一遍。就是这样,就是一个小差错,不要太当回事。我经常看到一些人被这样的一些小失误弄得惶恐不安。
不要被一些小失误纠缠。开心点,没有几个人会在意那些小失误的。
其实,不要太在意小错误是他“错误观”的一方面。了解乔布斯的人都知道,乔布斯是非常在意自己的错误和行为的,外表如此狂傲的他,却有着愿意接受意见、愿意改正错误的内心,而且,乔布斯正在一次次失败和错误里实现了“进化”。
乔布斯不得不从苹果公司离开的时候,这件事曾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一位从1980年初期就开始追踪苹果的分析师Tim Bajarin认为:正是在被迫离开苹果的那段时间里面,让乔布斯从理想主义者变成为现实主义者,并保持自己在技术、设计和营销方面的完美主义。
乔布斯在重大的失败之后改变了,他甚至在回到苹果后,首先向自己的老对手——盖茨发出邀请,让微软向资金紧缺的苹果公司投资。在之前,恐怕他是绝不会这么做的。从2006年起,他再一次决定让苹果电脑使用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并开发出在苹果电脑上应用Windows的软件。可是年轻时,乔布斯曾认为微软和英特尔的产品是“邪恶的”。
在公司政治上的失败也教会了他很多东西。这个曾经年轻气盛的硅谷金童,在1997年回归苹果后,一直小心翼翼地担任着“过渡CEO”的角色,直到2000年,苹果业绩稳定,关于他的评价进入良性循环,他才将“过渡”两字去掉。
众所周知,乔布斯的性格特征里其实有很多别人接纳不了的风格,但是,这个“难嚼的强硬派”也逐渐从一次次的教训中清醒过来,尤其难得的是,他愿意称自己为“过渡CEO”!可见他立志改变自己的决心之大!与他的态度、品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名人还有苏联的着名宇航员——加加林。
人类圆满完成探索太空的第一次飞行是由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完成的。
1961年4月12日,他在太空飞完了108分钟,最后平安地回到了地面。加加林也因此成了全世界的英雄。几分钟后,世界各地的电台、报纸便争相报道这个25岁的矮个子宇航明星,尤其在国内,他更是享受到非同一般的政治待遇:
与火箭之父科罗廖夫并肩坐在一起;被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热情接见;和政要、名人拥抱、举杯;大大小小的勋章挂满胸前;军衔从上尉升为少校。后来,他又被选送到茹科夫斯基军事学院和高等军事学院研究生院深造。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焦点,受到追捧。
但这个年轻人可能真的被巨大的名誉搞昏了,甚至有些忘乎所以。
他常常驾着国家奖给他的伏尔加轿车在街道上横冲直撞。有一天,加加林开车又闯了红灯,撞翻了另一辆汽车,两辆车都变得面目全非。加加林只受了点轻伤,另一辆规矩开车的老者却伤得比较重。警察很快赶来,本来责任不难判断,但赶到出事地点的警察认出了肇事者是加加林,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警察微笑着向加加林敬了一个礼,当即保证“追究肇事者的责任”。那位真正的受害老者虽然负了伤,但看到面前站着的是加加林,也赔起了笑脸。警察拦下一辆过路汽车,嘱咐司机将加加林安全送到目的地,却留下那个真正的受害者。
返回车上的加加林突然感到说不出的难受,就像心里装了几千只蚂蚁一样难受。最终,他决定让司机迅速把车开回出事地点,立即在警察和受害者面前诚恳地认错,而且帮助对方把汽车修好,并承担了全部费用。
加加林无疑是一个勇者,敢于承认和改正错误。正是他在关键时候的一次“回头”,才让人们更加尊敬和爱戴他。刘少奇就这样说过: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地犯错误(小孩子弄火伤手、吃错东西、戏水等都是一串犯错误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地把错误,不断地碰钉子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的真谛。
培养你的专注力
乔布斯语录:
如果苹果公司要继续生存下去,我们就一定要砍掉更多的项目;我们要有焦点!做我们擅长的事。
集中精力做事,这样就容易取得成功,如果一心两用,可能会一事无成。这就是两个才能和智慧差不多的人,最终取得成功的确是专心投入的那个的原因。
专注也是苹果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种,也是乔布斯专注精神的最佳折射。
乔布斯认为专注应是一个人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成就卓越人生的必须之路。
2011年4月3日,苹果新产品iPad上市当天,几乎让全球陷入疯狂。开卖第一天,iPad就创下超过30万台的销售佳绩,而同样令人震惊的成绩,也发生在当年iPhone、iPod发售之初。这些年,苹果一个一个产品地推出,耐心而沉稳,但每个产品刚一上市,便引全球瞩目。这其中,除去乔布斯个人魅力的原因,除去灌注在每一款产品上的对用户体验和需求的极致关照外,最关键的因素则是苹果的专注力。
乔布斯认为一个人无法同时做好很多事,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企业也一样,集中更多资源、时间、人力、金钱做精一种产品,要比同时经营多种粗制滥造的产品好得多。所以,苹果每一款产品都是乔布斯集中公司全部精力、优势去打造的。他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同时开发多种产品,而是恪守将一款产品做到极致然后再做另一个的理念。因为这种专注,苹果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而其竞争对手微软则因为遍地开花,不断遭到各个领域强劲对手的打击。
事实上,苹果公司曾经尝试过把软件和硬件放在一起做,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他们最终被微软打败。最终,在1997年的时候,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公司,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苹果的产品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他去掉了数十种产品,最后专注于四种。
乔布斯坚持苹果电脑只需专注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把这些产品做到最好。就像乔布斯曾经给耐克公司的CEO马克·帕克的建议那样:“耐克制造出了世界上一些最棒的产品,让人渴望得到,但也制造出了一堆垃圾。你只需要抛弃那些垃圾,专注于好的产品。”
乔布斯就是这样做的。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苹果电脑最多只有6条产品线。现在,苹果也主要经营五种产品的生产线,包括Mac、iPod、iPhone、iPad和iTune。
在乔布斯眼里,专注还有一种特殊含义,那是说“不”。“人们以为‘专注’的意思就是对你必须关注的事情点头称是,这并不是‘专注’的全部内涵。‘专注’意味着必须对另外100个好点子说不。你必须谨小慎微地作出选择。对于那些我们做了的事情和那些我们没有做的事情,我都同样引以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