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的滋味
我常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真挚、最洁净、最让人心酸的情感就是暗恋。默默地关注一个人,静静地期盼一份可能永远也不会降临的感情,不想让对方知道,也不想对世人公布,把这种美好的感觉深藏心里。
我对他的暗恋是始于那次全校长跑比赛……
那天,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可校运会的组委会决定长跑比赛按时进行。他就是其中的一名参赛者。冒着大雨参加比赛对每一个运动员都是严峻的考验,比赛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有很多参赛者因为无法坚持下去而纷纷退赛了。此时,我开始注意到跑道上的他,他并不没有跑在领先的位置,而恰恰相反的是,他是落在最后一名的运动员。可他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尽管有好几次都摔倒在地了,可他还是顽强地爬起来继续往前跑……
那次比赛后,他的身影时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想到他在雨中迈步的样子,我都有一种敬佩和心疼的感觉。
其实,我并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也不会去刻意打听他是谁。我只想把这种暗恋的感觉藏在心中。
有一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部描写暗恋的影片《四月物语》,感人的剧情让我哭得稀里哗啦,妈妈似乎看出了什么端倪,我那善解人意的妈妈并没有追问什么,她只是把我搂入怀里,温柔地对我说:“暗恋虽是一个人闭着眼睛盖房子,但不是一种畸形的情感,那是年轻的象征,是生命力和内心冲动的显现,是一种生命的紫色。妈妈在上高中的时候,也暗恋过别人,那种酸酸甜甜的滋味至今还留在心底……”
“那种滋味你真的还记得呀?”我揉揉眼睛问道。
“嗯。 暗恋是美丽的,它的美在于它的苦涩,以及苦涩背后潜藏着的快乐,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左右你的视线,可是他的眼光却不会在你身上停留一分一秒,但是,奇怪的是苦涩的背后却依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快乐,那种快乐秘而不宣,只有你一个人懂的。生活因为一个人而变的充实,夜深人静的时候,胸口有汹涌的潮水在拍打,内心有百般的滋味,也许有酸楚,有焦急,有自怨自艾,但一定也有甜蜜……”妈妈说完后,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去。或许她在怀念那段年少时的甜蜜往事吧……
点点:
人的一生中谁没有过几回暗恋,隔壁班那个高高帅帅的男孩,每每不经意的相遇,都会不由自主地脸红。同桌的女孩,总是忍不住的去捉弄她,可等她哭的时候又那么想给她擦眼泪……
虽然内心波翻浪涌,表现出来,却似乎云淡风轻,或许暗恋,就像玉兰花开的样子,无论开的多么的浓郁,散发出来的花香也是清清淡淡。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暗恋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只有那种久违了的遥远而单纯的眷恋。
我记得有位诗人是这样描述暗恋的幸福的:“即使我们的生命永远不可能有交点。即使我注定永远默默注视你。即使你永远不会站在离我近得只有几厘米的距离内笑着对我说,‘嗨,你好!’但是,只要记得记忆是美好的,生命是继续的,空气是新鲜的,风是自由的,你是快乐的……”
孩子,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的成熟,伴随而来的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人的生命历程中的一种美丽,虽然她美得幼稚,但她是属于这个生命阶段的特别风景。作为母亲,我没有理由制止她的发生,而需要我做的是,通过我的正确引导能使这份情感保持她天然的美丽和天然的纯洁。妈妈希望你能把心中的这份“暗恋”好好地收藏在你的青春记忆中,不要让它变味。
一封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书
就在我和心中的那份暗恋道别不久之后,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情书,这封情书整整写满了五页纸。以往,我也收到过类似情书的小字条,可收到如此“沉甸甸”的情书还是第一次。拿着这封情书,我的心情还是真是忧喜交加,忧的是该如何处理这封情书,喜的是给我写这封情书的人是高我一年级的帅气学长(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点虚荣心,据说这位学长是很多女生暗恋的对象呢)。
收到情书后的整个上午,我始终处于兴奋和迷乱状态,我的异常表现自然逃不过丹丹的“法眼”,她开始“盘问”道:“你今天非常可疑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还不从实招来?”
“没……没有啦……你别瞎猜。”我试图蒙混过关。
丹丹坏笑着说:“你可别骗我,和你同桌这么久了,第一次看到你如此魂不守舍的样子,你要再继续隐瞒的话,我可真的要生气啦。”
在丹丹的“施压”下,我只好“招”了:“那我告诉你,你可不能告诉别人哦,我……我今天收到了一封情书……”
“哦——我猜就是这样,不过一封情书犯得着让你这么精神异常吗?”丹丹说道。
“不是啦,给我写情书的是一位长得还算不错的男生……所以,人家才会这样嘛,也允许我窃喜一下吧。”我凑近丹丹的耳朵悄悄地说道。
丹丹听完后,笑着说道:“允许,允许……”
“那现在我该怎么办呢?该不该回信呢?或者告诉我妈妈,她或许能给我比较好的提议。”我继续说道。
“如果你不想因为恋爱而影响学习、生活的话,你最好不要轻易回信,当然,回不回信还是得你自己决定。另外,除非你脑袋进水了,你才把这种事情告诉家长。你也不想想看,哪个家长不是听到‘情书’二字就一惊一乍的呀。”丹丹的分析非常有道理。
此刻,我再次陷入了迷乱的状态。哎,难道是我最近“桃花运”太旺啦?我到底该如何处理这封情书呢?
点点:
当人们长到10~12岁时,身体会处于快速发育期。尤其是女孩,青春期发育比男孩大约提早两年左右,加之女孩比较敏感,对异性同学产生朦胧好感时也会增强了解对方的渴望。
此时,对你的信任、引导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打破男女生之间过分的神秘感,避免你走入误区。如果妈妈只对你进行空洞的说教或是武断的批评,其结果不但会伤害你的心灵,而且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说实话,妈妈收到第一封情书的时候,是刚刚进入中学,稀里糊涂地被隔壁班的班长作为写情书的对象成为全年级焦点,我郁闷傍徨的同时也夹杂着惊喜和无助。在我对爱情一无所知的状况下,收到这封或许也是无知的男孩写来的充满感情文字的信件,无异于给我当头一棒。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最终选择了告诉你姥姥,她当时是这样给我“出谋划策”的:
“首先,不论你是否对这个男生有好感,你都要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中学生还没定型,他今天说喜欢你,明天说喜欢她,这都很正常,所以,你对他的情书也没必要看得太重。别让它成为心理负担。今后见到他还要和以前一样落落大方,淡然处之,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否则反而会引起他的误解。
“其次,如果有可能,选个合适的时机直接告诉他,上大学前你不想考虑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要知道,你将来上了大学,机会还多得很,现在根本没必要考虑这件事。难道要为了一棵树木而放弃整个森林吗?
“再次,写情书的男生对你的感情根本算不上是爱,充其量是一种好感罢了。真正的爱是需要与责任相伴随的,他现在对自己都负不了责,生活还依靠父母,对你就更无法负责了。一个没有能力对女人负责的男人,即便再优秀,女人也不会接受他……”
后来,我把情书悄悄地退给了那位班长。
孩子,你或许已经知道该如何处理那封情书了吧?
奇怪的“网上婚礼”
今天放学后,陈晨告诉了我一条爆炸性的新闻:“隔壁班的林海自动退学了。”
我是认识林海的,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挺沉默的男孩,可他为什么要退学呀?
我继续追问陈晨道:“你知道林海退学的原因吗?”
陈晨神秘地说道:“他‘网婚’结太多了,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状态,据说,他父母要把他送到北京强制戒除网瘾。”
“‘网婚’?这是什么东西呀?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我奇怪地问道。
“你还真是个书呆子,‘网婚’都不知道呀?‘网婚’就是在网上结婚呗,现在有很多网络游戏都有‘网婚’这个设置,每个人都可以结N次婚,生N个孩子,只要你愿意。”陈晨非常“专业”地解释道。
经他这么一说,我这才明白过来,“可是,这种‘网婚’算数吗?有很多人都玩这种游戏吗?”我继续问道。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我倒是常玩网络游戏,不过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网婚’,不过,网上超级流行这种结婚游戏。好像有一种网络游戏叫‘劲舞团’,玩这个游戏的人都喜欢‘结婚’,很多人‘结婚’后,会用钱换成游戏中使用的货币,来‘购买衣服,添置家具’。‘结’了‘婚’还可以生‘孩子’,如果彼此不满意的话,也能随便‘离婚’。”陈晨的话让我目瞪口呆,想不到居然有这种‘婚姻’存在。
我叹了口气说道:“林海看样子挺老实的呀,怎么会玩游戏玩到走火入魔呀?”
陈晨不以为然地说道:“哼,你千万不要以貌取人呀。据林海最好的哥们说,他在网上已经‘结’过20多次‘婚’了,最短的‘婚姻’才几小时,最长的也不过一年多。他还有过好几个‘孩子’呢!更令人发指的是,他还‘杀过’一个‘孩子’!因为,他没有足够的‘钱’来抚养‘孩子’了。”
听完陈晨的讲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种荒谬的“网婚”为何会让这么多人着迷呢?
点点:
“网婚”对你们青少年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目前中国共有青少年网民1541万人,成瘾青少年大约200万人。根据不完全统计,30%左右的网络成瘾青少年沉迷于“网婚”。
“网婚”为什么会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开来?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心理负荷过重、向往成人生活、现实交往能力较弱及责任感淡薄,是四个主要原因。一方面,升学、就业压力使部分青少年心理负荷过重,他们渴望逃避现实生活,并通过“网婚”来找到心灵伴侣,释放情感,放松自己;另一方面,青少年对成年人的生活十分向往,而网络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场所;此外,当今独生子女人际交往能力弱,内心的孤独只能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得到些许满足;而学校责任意识教育的滞后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三方面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导致青少年责任意识淡薄,认为在虚拟社区里可以完全不必受任何社会道德的约束。
那么,“网婚”对你们青少年的成长到底带来什么危害呢?
首先,婚姻是人生的一个非常慎重且非常重大的事件。而青少年“网婚”就是把婚姻当儿戏,这是“网婚”对青少年最直接的负面影响。虽然在网络上结婚、离婚只是存在于虚拟世界,但是无形中这种非常随意的婚姻观念已经植入青少年的脑海中,等到你们长大成人,这种网婚的经历应该还是记忆犹新的,很容易把生活中真正的婚姻不当一回事。没有正确的婚姻观,将导致人生观的扭曲。参加“网婚”的青少年都以自己为中心,他们衡量能否结婚的标准也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两人觉得合适就结婚,出现问题就离婚。这样会使青少年对家庭、婚姻的理解产生扭曲,青少年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锻炼与异性相处的能力,为将来真正的婚恋做准备,而网络婚姻提供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标准,这会让青少年在今后真正选择伴侣时有误区,对真正的婚恋失去责任感。
其次,有的青少年认为“网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和自己喜欢的人聊天很浪漫,他们说网友都是好合好散,反正又不是真正的结婚。但是,成长中的青少年长期进行这样随心所欲、缺乏道德控制的游戏,必然潜移默化地对自我道德心理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长此以往的游戏人生,对建立忠诚、专一和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和爱情观不利。更严重的是为追求他或她,一些少男少女感情“走火入魔”,不计后果千里迢迢相会梦中的“老公”、“老婆”,由此引发诸如少女被强奸、拐卖甚至杀人的案件,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魔盒,在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和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阴暗丑恶的一面。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网络不仅是晴空万里,也充满了暗礁与险滩。网络时代给所有人带来了挑战,尤其是青少年网上行为的成年化,更是需要你们青少年认真面对。
友谊的真实性
前段时间,有个周叔叔经常来我家玩,还老和爸爸称兄道弟的。我就觉得纳闷了,为什么这个原本和我们不怎么往来的周叔叔,现在居然变成了我家的常客。后来,我从妈妈那里才隐约得知,这位周叔叔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是想找爸爸帮忙调动工作,所以才过来“走关系”的。
后来,爸爸没帮周叔叔办成调动工作,这位爸爸的“好朋友”就从此没再来过我家。
这天晚饭后,我和妈妈在沙发上闲聊,我向妈妈问了一个我一直疑惑的问题:“有时候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存在着利益关系,那位周叔叔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对了,你怀疑过友谊吗?”
妈妈认真地想了想,缓缓地说道:“是的,妈妈也曾对朋友寒心过……那是十年前的一个冬天下午,我到服装市场买一件过冬的衣服,没逛多久便看中一件碎花夹袄。问价,一家要55元,另一家要60元。我一时拿不定主意,心里寻思着,或许下一家能砍到更低的价钱。于是,我信步往下一个店子走去,真巧,遇上了高中好友琴。毕业后,因为彼此被生计所累,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疏于联系。想不到琴现在下海做起了服装生意。
琴立刻认出了我,她抱住我大呼小叫了一阵。琴显得成熟而干练,我也为久别相逢兴奋不已。我俩立刻相互交换了电话号码。琴还一个劲儿地嘱咐道,‘以后要常常联系呀!有空就约出来吃个饭什么的。’
巧了,琴的店里也挂这我想要的相同款式的夹袄,我连价都没问就让琴给打了包。
‘哪能赚朋友的钱,给个进价,就100块吧。’琴轻描淡写地说。
我脸上的快乐因惯性的作用一时无法收回,所以仍茫然的延续着。我艰难地从口袋里抽出一张百元钞票,轻轻放在琴积满尘埃的柜台上。从此以后,我们彼此都没按响对方的电话。”
听完妈妈讲述的往事,我禁不住追问道:“你当时一定很难受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因为这件事情闷闷不乐。那件夹袄,我一直都没敢穿,我担心它不能抵御冬天彻骨的霜寒。不是因为那100块钱,而是因为那价值‘100块钱的友谊’。后来,我读到了著名作家毕淑敏的一段话,很快释然了:‘……我不相信有永久的利益,我更珍视患难与共的友谊。长留史册的,不是锱铢必较的利益,而是肝胆相照的情分,和朋友坦诚的交往,会使我们留存着对真情的敏感,会使我们的眼睛抹去云翳,心境重新开朗。’我们不能去要求别人‘怎么样’,而只能更为严格地要求自己。”
“嗯,我明白了!”我点头称是。妈妈今晚给我讲的故事和说的道理让我对友谊的真实性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点点:
有的人珍爱友谊,懂得友谊,他的人生是幸福的,完美的人生;有的人不珍爱友谊,不知道友谊的价值,他的人生是缺欠的,凄凉的人生。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有缘但无份,他们可以成为朋友。一种有份但无缘,他们也可以成为朋友。但不论属于那一种人,都应该十分珍惜这难得友情,即便天地更迭,斗转星移也要抓住与朋友相知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