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学生管理的意义和任务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学生管理的意义,明确学生管理的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学生管理的意义
(一)搞好学生管理,有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来开展。学生可塑性大,他们的成长和教育与管理活动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关系。教育、管理得当,就能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管理不当,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配合各个部门,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搞好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坚强的学习毅力和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促进每个学生能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
(三)搞好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自我教育和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成功与失败,主要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否充分。因为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实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自觉地将教师所施加的教育影响内化为自我要求,产生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顺利达到教育目的。
二、学生管理的任务
学生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学生发展的特点,认识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提高学生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二)健全学生组织管理系统,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
(三)指导学生组织工作,研究学生管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有序化。
(第二节)学生管理的基本要求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校长和教师都有自己的学生观,包括自觉的或潜在的观点在指导着自己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同的学生观导致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可以说,学校教育的全部工作都贯穿着一个怎样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教育观和学生观往往是教育工作中取得成功或导致失败的重要问题,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
纵观教育历史的发展,教育者的学生观,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是管辖的对象、贮藏知识的容器,根本不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发号施令,采用注入式灌输法,用一系列理性知识和规范去要求学生,把不顺眼的行为一概斥责为“越轨”,甚至常常用“高压政策”制服学生,其结果使学生个性心理处于压抑的状态;另一类则视学生为独立的个体,他们强调研究学生的需要、兴趣、性向,主张学校应适应儿童,一切以帮助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所谓学习是学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发展创造性的过程。教育者设计和提供教育的环境,激发学生主动介入教与学,采用启发、鼓励、疏导等方式和态度,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优秀教师和校长的经验表明,成功在于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树立起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的观念。用师爱、童心、尊重、理解、关心等一切办法去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用热情、智慧和心血启迪、诱导学生,以正确的学生观指导全部教育工作的成功。
当前在学生中出现厌学情绪,除了有社会原因之外,还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失去对学生吸引力有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是观念转变,也是90年代世界各国教育革新的共同趋势。可见树立崭新的现代学生观不是孤立的问题,而是同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心目中“好学生”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是整个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观和学生观是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学生观蕴含着学校对学生赋予的希望,教育正是从此开端。
面对着全新的21世纪,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必须把学校办成真正造就具有时代精神的、个性和谐发展的新人的事业。因此,现代学生观应该含有以下的几方面内容:
一、和谐发展的整体观
人的成长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必然经历着生理、社会和心理等方面逐步成熟的历程。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实现着个体身心发展并和外部世界相适应的过程。关于人的发展问题,卢梭曾用了“像农夫那样劳动,像哲人那样思考”的人来表述他所追求的教育理想。他的表述蕴含了身心发展的辩证思想,至今应该仍有意义。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理想学生的形象更应该体现新时代的精神和新教育观的综合。在学生的认知能力、道德、个性、精神力量等等方面应更多体现出和谐的发展。
人的认知能力是人类适应社会和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21世纪的社会将是信息传递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理想学生认知方面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具备处理信息和再生新信息的能力。即关于从大量信息中,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善于捕捉信息,经过判断、综合抽象,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使自己的行为与外界客体、外部环境要求相协调。这里不涉及思维方式的突破,在诸多信息中,善于多视角地综合认识和动态把握各种事物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的能力。
在新旧转换、变化迅速的时代里,人的生存发展不仅与外界社会、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机遇等外部因素相关,而且与个人内在的精神力量、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密切相关,理想学生的道德面貌,必须突出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其中人们信奉的价值观是支配人的态度、行为取向的动力。学校要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感,教会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树立起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富有自信、自尊、自强的品质,产生迎接挑战的冲动和勇气,具有耐力、适应力和意志顽强等现代化的素质。
学校校长要领导教师以现代意识组织教育工作,考察学生个体发展,从德、智、体诸方面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树立起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的整体观,才能优化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和谐发展、全面合格,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需要的爱国、勤奋、诚实、乐观、敬业、健康、富有创造精神的高素质公民。
二、个性发展的主体现
个性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是个人身上表现出来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由于各人的先天素质不同,家庭、文化、环境和背景的影响迥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一校之长面对全校学生的成长发展,那将是一个令人眩目、各放异彩的个性世界。
综览世界教育的演进,不难发现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中外教育改革发展正处于同一走向。西方国家倡导教育要表现个性、培养自我。例如,欧美兴起的完善人格学派、体谅关心学派等,都把自我作为主体,不少教育模式包含着自我教育的意蕴。近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整体改革中出现的“愉快教育”、“参与教育”、“成功教育”、“希望教育”、“创造教育”、“合作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无一不是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的追求上,在发展学生主体精神上作出多种探索和尝试。中外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同性,正是反映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是时代的需要,时代的发展呼唤着个性教育和人的主体精神。
为了适应社会变革所引起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校长和教师必须确立起人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自我参与、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等等时代特征的重要观念。使教育要探索学生的个性,提倡教育的针对性,做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工作,使学生个性、主体性得到良好发展,培养出对社会具有责任感、富有主体意识、创造精神的新一代。为此,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都应该帮助学生主动投入,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成为发展自我的动力。校长要帮助教师认识到确立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观,是时代赋予学校的使命和责任。
三、交往沟通的平等观
学校是培育人的机构,教育行为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交往沟通得以实现,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一种心理联系,发生着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知识的关系。所以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交往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良好的教育效果是以尊师爱生为基础,是师生平等交往沟通的结果,整个学龄期是学生主体意识形成和迅速发展的时期,教育者首先要增强民主平等的意识,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关心、尊重和帮助。教师的民主精神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可以使学生那种天然的“向师性”得到正常发展,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心情舒畅地进行学习。校长要领导教师把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推向每个学生,创造宽松的、平等的教育环境,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践证明,师生之间平等的交往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我国社会由于种种复杂因素,在“应试教育”、“升学第一”的教育观念支配下,往往容易形成教师居高临下、学生被动接受灌输的教育模式,结果是束缚学生、阻碍学生和压抑学生的发展,可能使学生的独立性转化为反抗和逆反心理等等问题。由于师生缺乏平等交往,也往往迫使学生以自我萎缩的代价来实现所谓“理想的完善”而扭曲了人格精神的发展。因此校长要领导教师,批判陈腐的教育观,明确跨世纪新人的培养必须健全人的教育。批判传统的“师道尊严”,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才会认真研究学生,激发学生主体精神,在良好的师生沟通的环境氛围中,在教育力量控制下,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的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包括智慧、能力、意志、信仰、理想等等的综合的精神力量,以便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能够把握自己命运,成为创新一代。
教育者的学生观,不仅仅是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问题,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的重要部分。所以教育管理者要领导教师摒弃陈旧的学生观,把握时代精神,研究当代学生在新时期的心理特点,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规律,以科学的现代学生观指导全部教育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及新世纪的挑战。
(第三节)学生管理组织
学生管理组织是学校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校而言,它是学校管理整体的部分,但就其自身而言,它又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它有特定的目标、职能,是在学校党、政统一领导下,由班级、学生会、共青团、少先队组成的学生管理系统。
一、班集体
班集体是按照学生年龄和知识层次组成的,以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任务为共同目标的,有一定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它是学校通过班主任直接领导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班集体是最基本的学生组织,它能通过集体的力量更直接地组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治、自律、自理能力,是学校教育不可低估的力量。
(一)班级管理的任务
1.选举班干部,建立班级核心,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骨干作用。
2.按照学校的总体计划,领导和组织全班学生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3.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鼓励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4.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5.按照学校培养目标要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班级管理效能
班集体的建立对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提高班级教育效果,有很重要的意义。班集体管理的好坏,首先要看班集体的形成以及是否具备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准。
衡量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准是:
1.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根据班级情况制定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并使之成为激励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
2.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勤奋向上,刻苦努力学习,有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3.有合理的组织结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是有健全的班委会,形成班级核心,有明确的分工,班级工作既有统一指挥,又有明确的责任,形成管理的有序性。
4.有较强的凝聚力,用集体的影响力量管理学生。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是团结合作,有良好的同学关系,班集体对集体成员有凝聚力,集体中的每一成员对班集体有“向心力”,两种力的合成,汇成强大的集体管理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管理学生的动力。
5.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之具有规范学生行为的自律作用,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6.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班集体里,学生有正确的目标方向,形成良好的班风,全体成员敢于坚持正义,批评错误,正确地引导非正式组织的行为。
7.有较强的自主性。班集体能独立开展活动,学生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能力,有较强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学生会
学生会是学校全体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群众组织,学校每位学生均是会员,是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由学生选举产生的组织机构,其任务是:
(一)配合教导处、共青团、少先队,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在学校领导下,依靠各个班集体,团结全校学生,开展全校性活动,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
(三)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四)关心学生集体生活,维护全体同学的正当权益。
三、共青团和少先队
学校共青团是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先进青年学生组织,它是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