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说话懂得礼仪
8397700000029

第29章 了解商业服务礼仪(三)

礼仪专家提醒您

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条件下,所谓“自己人”之间的交往效果一般会更为明显,其相互之间的影响通常也会更大。

在“自己人”之间的交往中,对交往对象属于“自己人”的这一认识本身,大都会让人们形成肯定式的心理定势,从而对对方表现得更为亲近和友好,并且在此特定的情境之中,更加容易发现和确认对方值得自己肯定和引起自己好感的事实。所有这一切,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巩固并深化自己对对方的原来已有的积极性评价。在这一心理定势的作用下,“自己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与认知必然在其深度、广度、动机、效果上,都会超过“非自己人”之间的交往与认知。由此可见,人们在与“自己人”的交往、认知之中,肯定式的心理定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亲和效应是以交往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为基础的。离开了这一基础,交往对象便往往难以因感觉亲近而相互认同。相反,交往对象之间的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越多,其双方便更加易于感觉亲近,并相互认同。

从哲学上来看,世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有人才说:“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似的两片树叶。”然而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种种差异,并不意味着人们彼此之间毫无共同之处可言。实际上,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同时,人们时常也存在着不少的共同之处或相似之点。

例如,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之内的人,在语言、饮食、服饰、性情乃至职业方面,大都有着许多相近之点。中国民间一向将“他乡遇故知”列为人生喜事、快事之一。而这也是以交往对象之间存在着地域生活的共同之点为前提的。

从理论上来讲,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相近之点,会给其交际关系的建立提供极大的方便,并且会给其双方之间的正常交往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日常生活里,交际双方一定的相近之点所带来的促进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主要来自人们交际情感的有规律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喜欢与那些与自己情趣、志向等等相近似的人相处。有时,人们还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夸大交往对象与自己的相似之处,借以增强自己对对方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人们不喜欢与那些与自己情趣、志向等等相反的人相处。有时,人们甚至会夸大交往对象与自己的相反之处,借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信任危机与不安全感。

这主要是因为,在自己信任的人,或是自己产生了好感的人面前,人们往往更容易放松自己,并且与对方主动接近,甚至进行更加深入的交往或合作。

有家宾馆需要接待中东地区的一位富豪。据说那位富豪举止轻浮,对女性毫不尊重。一时间,让不少服务小姐忧心忡忡。后来,这家宾馆了解到:那位富豪酷爱文学,并正式出版过两部散文。于是,公司不仅派专人买来一些他的散文集,而且还特意安排两名外语优秀、爱好散文的服务小姐,在那位富豪闲暇的时候,虚心向其讨教文学,并且请其在他的散文集上签名留念。结果,大家原本担心的不愉快的情况根本未曾出现,双方不但相安无事,而且那位富豪在为他服务的小姐面前,也表现得彬彬有礼,颇有绅士风度。

在这一个案中,不容否认,爱好散文这一交往双方的相似之处,以及请其签名这一表示尊敬的常规做法,是令那位举止轻浮的富豪好自为之的主要原因。

(二)间隔性特征

亲和效应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不是产生在人际交往的起始阶段。所以,有关专家指出:亲和效应实际上是在首轮效应产生之后,人们对于交往对象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印象。

上面也已指出,亲和效应主要以交往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为基础,而这种交往对象之间存在着的某些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若无交往双方之间一定时间的接触、了解,是难以发现或感觉到的。换句话来说,人们在与他人初次交往时,在双方见面之初一刹那的时间里,是不大有可能发现、感觉到彼此双方之间的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的。发现、感觉到彼此双方之间的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亲和效应的这一特征,被称为间隔性。

在这一段时间里,人们会与自己的交往对象保持着接触,并且对对方的各种具体情况不断地有所了解,对对方本身也逐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总之,亲和效应是人们在与自己的交往对象经过了一定时间的交际实践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由于它以在双方不断深入接触的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情报、知识为依据,加之个人亲历亲为,资讯不仅多为第一手,而且经过了由浅人深和去粗取精,故而使自己做出的判断更为全面,较为准确。

礼仪专家提醒您

由于种种原因,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于交往对象所产生的初始印象,未免会存在某些片面、偏颇之处,况且这一印象通常还有待深化或加强,所以相对于首轮效应而言,亲和效应有时会更为全面,并且往往更加令人信服。

亲和效应与首轮效应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只是一种相对的关系,并非是截然对立着的。必须承认的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之中,就交往双方之间的相互认识而言,不单首轮效应是重要的,而且亲和效应同样也是重要的。在一般情况下,首轮效应多见于初交者之间,它往往先入为主,甚至使人对交往对象产生终生的印象,因此它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的基础。而产生于人际交往过程之中,并且持续发挥作用的亲和效应,则主要在熟识者之间的持续交往中发挥作用,它不但可以补充人们对于交往对象的第一印象,有时还会对其有所修改。了解到亲和效应与首轮效应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就必须在人际交往中对于二者同等重视,不可偏废其一。

亲和效应产生于人际交往的过程之中这一点,值得服务人员认真予以关注。它告诉服务人员,在服务于消费者的过程中,力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争取为服务对象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即使做不到这一点,在服务工作的开端表现得未必尽如人意,比如说,因为自己的服务方式不为服务对象所接受,或者自己的服务确有欠妥之处,服务人员也并非回天乏术,决不可将错就错,破罐子破摔。

考虑到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对于交往对象的初始印象还有被补充、修改的可能,服务人员一旦发觉自己的服务存在问题之后,要及时地采取必要的补救性措施,同样也可以挽狂澜于既倒。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服务之中,服务人员只要将功补过,还是大有希望为服务对象接受的。俗话说“不打不成交”,说的就是人们因冰释前嫌而成为朋友。在此,不能不承认亲和效应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三)亲和力的形成

亲和效应在人际交往的过程里逐渐形成之后,往往会在交往对象之间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交往对象因亲和效应而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常具有重大的作用。它既可以促使交往对象之间进一步地实现相互理解、相互接受,而且还可以促使交往对象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并且还有可能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这种重大的作用,就是人们平常所提及的亲和力。

20世纪80年代末期,曾经刊载过一篇报道,说的是有位家住京郊的退休老工人,每天早上都要换上三次车、跑上十几公里的路,赶到城里的一家经营并不景气的国有老字号餐馆,吃上一顿早点。用这位退休老工人自己的话来说,他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是为了怀旧,二是自己“就好这一口”,三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那家餐馆一把。原来,这位退休老工人以前住在那家餐馆附近。在60年代初的那场天灾人祸之中,那家餐馆曾不时地接济过生活极度困难的他和他的邻里们。

这位退休老工人回报那家餐馆的朴素做法,实际上就是亲和力在发挥作用。他所能做的,虽则仅仅是跑上老远赶去吃上一顿那家餐馆的早点,但是此举却体现着那家餐馆已经赢得了民心。对于服务行业的经营者、管理者们来说,这一条才是最难办到的。靠着这一条,那家餐馆是有望自己走出困境的。事实上,它后来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服务行业、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尤其是常来常往的服务对象彼此之间形成亲和力,在当前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特别有必要在如下三个方面加以认真的注意:

亲和力的形成

△待人如己

△出自真心

△不图回报

◆待人如己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通常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处境。爱护自己、保护自己、善待自己,是人类的一种共性。在服务岗位上,服务人员要使服务对象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在服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亲和力,就必须要做到待人如己。也就是说,服务人员在接待服务对象,为其提供服务时,要像对待自己一样,而不是将其视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路人。

◆出自真心

服务人员在为服务对象进行服务时,还必须认真注意,自己对对方的友善之意要出自真心,实心实意。切勿以假乱真,假情假意,利用对方对自己的信任去欺骗、愚弄对方。那样去做,即使可以得逞于一时,但终有一天会因为真相大白而遭人唾弃,自毁信誉,因此是得不偿失的。

◆不图回报

尽管从经营的角度来说,服务行业是注重投入与产出比例的,但是这只是就总体而言。具体到服务人员的每一项日常行为,比如对服务对象的待人如己、亲密无间等等,就不能够立即要求回报。事实上,出自真心的热情服务是难以计价,不可用金钱来衡量的。否则,它自身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坚持到最后环节

(一)抓好最后环节

必须承认,在人们相互认知与彼此交往的整个过程之中,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但最后印象也同样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首轮效应理论与末轮效应理论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实际上它们只不过讨论的是同一个过程之中的两个不同侧面而已。二者同等重要,绝对不宜扬此抑彼,偏废其一。

根据人际交往的一般规律,在人们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的初次接触、交往中,对于第一印象比较重视。而当人们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进行过一段接触、交往之后,则对最后印象尤为看重。所以,服务行业与服务人员都要特别注意:在为服务对象进行服务的整个过程之中,如欲给对方留下完美的印象,不仅要注意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也要注意给对方留下良好的最后印象。二者缺一,便难有完美的印象可言。

在服务过程之中,得体而周全地运用末轮效应的理念,抓好最后的环节,至少对于服务行业存在三大好处。

其一,有助于服务单位与服务人员始终如一地在服务对象面前维护自己的完美形象。

其二,有助于服务单位与服务人员为服务对象热情服务的善意真正地获得对方的认可,并且为对方所愉快地接受。

其三,有助于服务单位与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克服短期行为与近视眼光,从而赢得服务对象的人心,并因此逐渐地提高本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应当用心抓好服务过程的最后环节。在服务工作的一系列过程里,既然服务人员及其所提供的服务留给服务对象的最后印象,在整个服务工作的全局中举足轻重,那么服务单位与服务人员无疑都有必要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抓好在整个服务过程里处于收尾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说,最后印象往往来自服务过程的最后环节,要想给服务对象留下完美的最后印象,就不能够对服务过程的最后环节丝毫有所松懈或者忽略。在此,服务单位和服务人员应注意以下工作:

抓好服务最后环节的措施

△服务单位力臻完善“硬件”

△服务人员始终如一地保持服务热情

◇服务单位力臻完善“硬件”设施

对服务单位而言,要抓好服务过程的最后环节,主要应该从自己的“硬件”方面着手。即有必要对有可能实际上处于服务过程的最后环节的设备、设施,以及其他一切有可能为服务对象所接触或使用的用具、物品等等,力臻完善,切勿令其滥竽充数。

比方说,应当注意计量用具与包装用品。如果服务对象所购的商品缺斤短两,或者因为服务单位向对方所提供的包装用品质量恶劣,致使被包装物损坏,服务对象则必定会因此而怨声载道。

再如,服务单位里的载客电梯“偏瘫”,只能向上行、不管往下送的场景,自然也属于不注重服务过程最后环节的一种短视行为。

服务人员始终如一地保持服务热情

对服务人员而言,要抓好服务过程的最后环节,主要是应该使自己始终如一地在服务对象面前,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热情。

在整个服务过程里,服务人员对服务对象,不但要在初始之时笑脸相迎,而且还要自觉做到在收尾之时笑脸相送。千万不要忘记,这些均为热情待客的应有之道。在整个服务过程里,如果缺少了笑脸相送这个重要的一环,无论存在何种客观原因,都不会让服务对象感到舒心,而只会让对方认定服务单位为其所提供的所谓“热情服务”,是分量不足、偷工减料的。

特别需要服务人员注意的是,在最后环节上,为全体服务对象所提供的热情服务,应当是绝对公平、一视同仁的。在此之际,切勿使自己的服务,对于熟人与生人不一样,成人与孩子不一样,异性与同性不一样,外宾与内宾不一样,城里人与乡下人不一样,有钱人与没钱人不一样,消费多的人与消费少的人不一样。

有亲有疏地对待某一部分服务对象的歧视性的做法,便会在无形之中给服务对象留下非常不良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