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科普乐园·天公也有喜怒哀乐
8393000000018

第18章 霜的形成与消失

“小尾巴,我们学过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和杜牧的《山行》,你知道这两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天气现象吗?”

当当摇头晃脑地背起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霜啊。”

叮叮又问:“下雨下雪可以看到,下霜怎么看不见啊?”

当当正要回答,模拟实验室里温度发生了变化,水汽在物体表面上凝结为冰晶,最后形成了霜。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人们都会看到草叶上、土块上常常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在刚刚升起的太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等到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时,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结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此外,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

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风大的时候,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

霜的消失有两种方式:一是升华为水汽,一是融化成水。最常见的是日出以后因温度升高而融化消失。霜所融化的水,对农作物有一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