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无为胜有为:老子究竟说什么?
8387400000024

第24章 狂暴者都不能持久

导语

即使狂风呼啸而来,也只能维持一个早晨;即使是暴雨袭来,也难以持续一整天。看其来势汹汹,却不可能长久。是什么原因使其不能恒久呢?老子认为这是天地之道,它对万物是公平的,早熟必定早衰,越凶猛的东西寿命越短,所以暴风骤雨来得越急去得也越快。连天地都不能长久,何况是我们人类呢。

原文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直解

要少说话而听从于自然。

所以狂风不会刮整个早晨,暴雨不会下一整天。

风雨来自于谁?天地。

天地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所以顺从于“道”的人与“道”相同,

追随于“德”的人归化于“德”,

追求亡失的人就与亡失在一起。

顺从于“道”的人,“道”也愿意帮助他;

归化于“德”的人,“德”也愿意帮助他;

认同于亡失的人,亡失也愿意得到他。

如果信誉不佳,那么别人必然不会相信他。

心解

狂暴者都不能持久

“飘风不终朝”,并不是说世上没有从晚上刮到白天的持续狂风,而是说狂风不会刮得太久。“骤雨不终日”,也不是说没有一整天都在下的暴雨,而是说暴雨会很快过去。因为凡是狂暴的事物都处在它自身的巅峰状态,自然规律会使它马上回落。

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之所以很快就被世界人民打败,就在于他的狂暴是巅峰状态的表现,必然被内外因素抑制住,最终走向衰落。狂暴就是自取灭亡,因为狂暴者把自己的时针拨到了正午,当然马上就面临下午与晚上了。

从心理方面看,狂暴者都不能持久。有的人喜欢咆哮不已,自己可能觉得很威风,其实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完全软弱的表现——瞧,此人束手无策,恼羞成怒了。

众所周知,苏格拉底是出了名的惧内。非常不幸,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娶了一位很不哲学的老婆。老婆遇事蛮不讲理,动辄河东狮吼,让人胆寒。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家里向弟子们传授高深的学问,忽然老婆一阵风跑过来,向他哇哇乱叫,双手叉腰,满脸横肉,口中唾沫横飞,溅得苏格拉底满脸口水。弟子们见师母神威发作,吓得大气不敢出,苏格拉底倒是耐心地听着老婆的训示,细心的人还能看见他的嘴边有一丝微笑。老婆骂够了,又一阵风而去。弟子们目瞪口呆,半天没回过神来。

有弟子同情地问:“亲爱的老师,您何以不惧?”

苏格拉底马上把大家拉回到了课堂:“这就是我常给你们讲的狂风暴雨不会长久。”

一切事物都有个因果规律。狂暴者都不能持久,而柔弱者当得永生。

生气只会害了自己

有时候一个人感到心烦意乱时,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是相反的,更奇怪的是,有时还会自己生自己的气,看什么都不顺眼。可往往就是自己的一时之气,害了自己的一生。

从前,有一只骆驼在沙漠中无力地向前走着。中午的太阳简直就是一个大火球,像要把整个大沙漠点燃一样,把骆驼晒得又饿又渴,焦急万分。骆驼一肚子的火,不知该往哪儿发。

这时正好有一块小小的玻璃片把它的脚掌硌了一下,气呼呼的骆驼顿时火冒三丈,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玻璃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将脚掌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红的血液立刻把沙砾给染红了。

生气的骆驼因为疼痛一瘸一拐地向前走着,身后留下了一串血迹,血迹引来了空中的秃鹫。它们叫着在骆驼上方的天空中盘旋着。骆驼心里一惊,不顾伤势狂奔起来,在沙漠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痕。跑到沙漠边缘时,浓重的血腥味儿引来了附近的沙漠狼,疲惫加上流血过多,无力的骆驼只得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东奔西突,仓皇中跑到一处食人蚁的巢穴附近。鲜血的腥味儿惹得食人蚁倾巢而出,黑压压地向骆驼扑过去。就在一刹那,食人蚁就像一块黑毛毯,把骆驼裹了个严严实实。一会儿工夫,那只可怜的骆驼就满身是血地倒在了地上。

临死前,这个庞然大物追悔莫及地叹道:“我为什么跟一块小小的碎玻璃片生气呢?”

临死前才明白不应该动不动就生气,这只骆驼显然明白得太晚了。

其实人和骆驼是一样的,人在生气的时候也会乱发脾气,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对自己有害的事,等到真正面临严重后果时才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一时之气,却造成了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过错。

当你在生活上或工作中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情时,不妨读一读下面这首不气歌。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日子里,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庙环境,而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障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

在生活中,总会有许多烦恼的事,一不如意,就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

情绪本来就是一种飘浮不定的感受,随时都在改变,当我们因为自己的委屈而伤害了别人时,就会加重自己和别人的不良情绪,造成恶性循环。所以,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让我们主动给自己一个微笑,给别人一个微笑,让生活多一些快乐!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

“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做夫妻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

……

在生气之际,我们如果能像上面一样多想想,那么,我们会为烦恼的心情辟出一处安详之地。下次,当你要和别人吵架时,要记得:你们的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