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上羊皮卷胸中成功路
8376400000058

第58章 爱是仇恨的解药

羊皮卷为认为,仇恨是最黑暗邪恶的一种情感。仇恨的后果是危害社会,使他人被伤害,同时自己也被伤害。仇恨吞噬生命、肉体和精神的健康。从有仇恨起,人们便变得疯狂;从有仇恨起,世间就多了许多的混乱。这是一种毒药,一种唯有用爱才能解开的毒药。

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和睦的发展环境。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会在国家、民族、人与人之间产生各种矛盾。矛盾的良性转化会促进良性竞争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相反,恶性转化会产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仇恨,会对世界和平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威胁。一直到今天,这样的仇恨仍然是不少地区社会动荡的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仇恨很容易侵蚀我们的内心。我们每个人难免与别人产生摩擦、误会甚至是仇恨,有的人心胸狭窄,无法容忍一点点委屈和伤害,他们信奉的是“有仇不报非君子”。人的心中一旦充满仇恨,就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了。而且仇恨闷在心里会不断膨胀,在这种状况下,人最容易失去理智,在仇恨的指引下干出一些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来。

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是有深刻的哲学道理的。爱恨皆有缘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人仇。比如,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王子哈姆雷特与叔父克劳狄斯有“杀父夺母”之仇;明将吴三桂与刘宗敏有囚父、抄家、夺妾之仇。三纲五常是儒家几千年来所遗留的一个潜意识规则,在子为父生,妻为夫有的概念中,仇恨的源头依然是物质的所有化概念造成的。这是由人的占有意识引发的仇。

情仇。即情变、婚变,在爱情失败或者抢夺中,因感情失落而产生极度仇视的心理带来的仇恨,同样是物质的所有化概念造成的。我们经常说爱情可以拯救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爱情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的时候带来的是幸福;相反,在非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时可能带来的就是毁灭、仇恨。情仇的可怕甚至大于人仇。

物仇。比如自己喜欢的物品被别人无理占有,或者花费最大精力、财力而没完成想办成的事,遭遇别人的干扰而失败,嫉妒别人比自己强,都会产生仇恨心理,而这个心理简单归结一下依然是物欲权限没有得到确认造成的。精神世界的自我意识没有得到认可,就会产生不可名状的愤怒和仇恨。

意识仇。比如为了强迫某人接受某个观点,或者同意某个观点。被剥夺某些权利而丧失既得利益产生的仇恨也属于意识仇范畴。看似这不是物质的东西,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其实它同人仇、情仇、物仇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也属于物质的东西。这在二战之后,曾经一度占据人们的大脑。

心中的仇恨该用怎样的“药”来解救呢?前苏联著名作家叶夫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讲到过这样一则十分感人的故事:

1944 年的冬天,二战的欧洲战场基本结束。饱受战争创伤的莫斯科异常寒冷,两万德国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依次穿过。

尽管天气异常寒冷,但马路两边依然挤满了围观的人群。大批苏军士兵和治安警察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划出了一道警戒线,用以防止德军战俘遭到围观群众愤怒的袭击。这些老少不等的围观者大部分是来自莫斯科及其周围乡村的妇女。她们之中每一个人的亲人,或是父亲,或是丈夫,或是兄弟,或是儿子,都在德军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丧生。她们是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对悍然入侵的德寇怀着满腔的仇恨。当时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所以,当大队的德军俘虏出现在她们眼前的时候,她们全都攥紧了自己愤怒的拳头。要不是有苏军士兵和警察在前面竭力阻拦,她们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把这些杀害自己亲人的刽子手撕成碎片。俘虏们都低垂着头,胆战心惊地缓缓前进着。

突然,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走向了俘虏。她平静地来到一位警察面前,请求警察允许她走进警戒线去好好看看这些俘虏。警察看她满脸慈祥,没有什么恶意,便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她来到了俘虏身边,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印花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块黝黑的面包。她不好意思地将这块黝黑的面包,硬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拄着双拐艰难挪动的年轻俘虏的衣袋里。年轻俘虏怔怔地看着面前的这位妇女,刹那间泪流满面。他扔掉了双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给面前这位善良的妇女,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其他战俘受到感染,也接二连三地跪了下来,拼命地向围观的妇女们磕头。于是,整个人群中愤怒的气氛一下子变了。妇女们都被眼前的这一幕深深感动了,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东西塞给了这些曾经是敌人的战俘。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叶夫图申科在故事的结尾这样写道:“这位善良的妇女,刹那之间便用宽容化解了众人心中的仇恨,并把爱与和平播种进了所有人的心田。”是的,敌人是无法用武力彻底消灭的,彻底消灭敌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爱把他们变成朋友。爱不但能治病,还能让人寻找到人生的美好。

这一切恰如佛教所说的: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够彻底化解仇恨。这里的慈悲不正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