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上羊皮卷胸中成功路
8376400000054

第54章 认真思考多一些,成功几率大一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成功的几率。只有认真思考多一些,你才能更多地发现自己的欠缺,从而准备得更充分。那些只忙着做眼下事的人不会有大的成就。这就是羊皮卷中所说的,认真思考多一些,成功几率大一些的缘由。

从前,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名叫查尔斯·施瓦伯的马夫。他从小过着贫贱的生活。18 岁那年,施瓦伯来到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当其他同事都抱怨工作累、薪水低而消极怠工的时候,施瓦伯却默默积累着工作经验,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建筑知识。一天,当施瓦伯正利用工休时间看书的时候,恰巧被前来工地检查工作的公司经理看见。经理看了看他手里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一言不发就走了。第二天,经理把施瓦伯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啥?”施瓦伯说:“我想,咱们公司缺的不是水泥工,而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是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施瓦伯就被提拔为技师,后来又一步步升迁至总工程师。25 岁那年,他成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显然,施瓦伯比其他同事思考得多一些,准备得多一些,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他就可以牢牢抓住。

善于思考,就会不断前进。不久,施瓦伯又遇上了一个对他帮助很大的人,那就是卡内基钢铁公司的合伙人琼斯。琼斯发现,作为建筑公司总经理的施瓦伯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早来。施瓦伯回答说:“我早点来,要有什么急事的话,就不至于被耽搁了。”琼斯对这位年轻人极为赏识,就提拔他做了自己的副手。当琼斯在一场事故中去世后,施瓦伯就成了大老板卡内基的得力助手,任集团总经理。此时的施瓦伯已经在公司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卡内基也越来越重视他。

一次,身世显赫的大财阀摩根集团提出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的要求,当时的卡内基没有足够重视。于是摩根放出话来,说假如卡内基拒绝合作,就找卡内基的竞争对手贝斯列赫母钢铁公司联合。卡内基为此十分担忧,就安排施瓦伯按照对方要求的条件与摩根集团谈联合事宜。施瓦伯微笑着对卡内基说:“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一定乐于接受,而您将损失一大笔钱。”接着,施瓦伯给卡内基详细分析了摩根和贝斯列赫母公司的情况,指出他们的联合不过是一句空话。于是,卡内基全权委托施瓦伯与摩根谈判。施瓦伯在与摩根谈判时,巧妙地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他甚至比老板卡内基更了解他管理的公司以及竞争对手。在为卡内基的钢铁帝国开疆拓土的同时,施瓦伯也不忘建立自己的事业。后来,他建立了自己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创下了非凡的业绩,从而实现了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从一个马夫到钢铁大亨,施瓦伯的巨大成功源自他的打工观念与众不同。

施瓦伯说:“我不仅仅是为老板打工,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我必须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我所得的薪水,唯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机遇才能垂青于我!”

施瓦伯在这一点上是非常明智的,他站在老板的角度进行思考,自然会得到赏识。

认真的思考,往往能使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在一户人家门口,一位推销员正在向一位家庭主妇推销:“我相信我手上一定有您需要的东西,比如……”主妇客气地回答:“我不需要,该买的东西我都买了,我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东西了。”“您真的确信这一点吗?”推销员说着拿出一张印好的纸片,递给主妇:“那么,您家里总需要这样一个东西吧?”主妇一看,上面写着:“谢绝推销!”结果,主妇被这位推销员非常规的套路吸引,认真地听了推销员的产品解说后,买下了一大堆东西。

不断地思考会使我们更加完善。无论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具有“万一……怎么办”的意识,做到凡事都未雨绸缪、预做准备,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与之相对应的是,你思考得越少,承受的危险就会越大,面对失败的可能性也会更加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