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上羊皮卷胸中成功路
8376400000042

第42章 从细节入手,让你的时间宽度无限

有的人以时间不够为由,拒绝做小事,拒绝关注细节。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从细节入手,你会发现你的生命越来越充实,你的时间也更加充裕。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莎士比亚如是说。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成功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羊皮卷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时间的长度有限,但却有无限的宽度。

诚然,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不会多一点也不会少一点。但是实际上,只要扎扎实实地用好每一分钟,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都能享受美好的生活及健康长寿。有些人一生都没有利用好时间,有些人只是利用好了青春,有些人只是利用好了一生中的几年。一流人才在尽量利用好每一天,而高手们在尽量利用好每一分钟乃至每一秒钟。纵观那些成功的人才,很少有浪费时间的人。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成功就是时间利用上的成功。

将时间的宽度变宽,实质上就是以较少的时间做较多的事情。办每件事都要考虑节约时间的问题。有些事情不能节约时间,为了保险还要投入较多的时间。例如,试验新的水稻品种,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试验成功之后,才能全面推广。如果急于推广,就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充分利用时间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人类利用时间的能力在不断进步。如何充分利用时间呢?不妨考虑以下建议。

以更小的时间单位来办事,这样有利于充分安排和利用每一点点时间,一时节约的时间和精力或许不多,但长期积累,就可节约大量的时间。许多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办事常以小时、分钟为单位,而一般人常以天为时间单位;美国人办事常以小时、分钟为单位来计算,而我们办事常以一天、一周为单位来计算。可见,我们的时间观念远远比不上美国人,因而急需改进。犹太人把时间视作金钱,常以每分钟得到多少钱的概念来工作。犹太老板请员工做事,工薪是以小时计算的。犹太人会见客人,十分注意恪守时间,绝不拖延。客人来访,必须要预约时间,否则就要吃闭门羹。犹太人对突然的来客是十分讨厌的,如果是做生意,可能会导致失败。这些方面,我们不妨多学学犹太人,学习他们对细小时间的珍惜。

多给自身进行限时。人的心理很微妙,一旦知道时间很充足,注意力就会下降,效率也会跟着降低;一旦知道必须在什么时间内完成某事,就会自觉努力,使得效率大大提高。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多限制时间通常不会影响身心健康,还可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成才之路是非常艰难的。对他而言,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科学研究条件。大学毕业后,尽管他想当一名物理学家,但由于是犹太人,他只当了一个邮政局的小职员。但艰难的生活并没有动摇他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他将一天8小时的工作在4小时内干完,其余的时间就用来进行学习和研究。像这样的限时可以进一步激发个人的潜能,让你做到更好。

对大多数的事情而言,都有着较大的弹性——既可在较长的时间里做完,也可在较短的时间里做完。多限制时间有助于减少办事时间,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时间的目的。一件事情8小时可以做完,如果只给4小时,也可以想办法完成。例如,开会最好限制时间,并提前告诉参加会议者需要多长时间,这样既让他们好安排时间,又利于减少开会时间。又如,约见朋友时,先说明自己想要多少时间交谈,有了这个限制,大家就会认真交谈并直奔主题,避免了无谓的聊天,使得交谈的效率大大提高。再如,有事与他人协商时,不妨请对方在指定的时间内答复,以免浪费时间。比如说:“这件事你考虑一下,下午打个电话答复我,好吗?”一般不要说:“你想好了,打个电话给我。”否则,对方很可能会拖延较长时间,而你只能一直地等。这样既浪费自己的时间,又容易心生厌倦,影响其他事情的处理。

还可以通过合作节约时间。对于一件事,可分割成几个较小的部分,自己只做其中的一部分,其他部分让别人去做。这样可为自己节约很多时间;比如,将部分工作(特别是繁琐事务)分给下属去做;请咨询公司收集有关信息;与人协作时,最好找效率不低于自己的人合作;对比自己更重要的人,要配合他的时间;有些事情自己无法亲自去做,可请他人协助。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充分利用时间,就要尽量利用别人的力量,让别人的时间为自己的时间效力。例如,工人的工作时间都由企业家管理,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无不把这笔时间当做自己的时间好好利用。懂得借助他人的时间来帮助自己的人,无形间也加宽了时间的宽度。

此外,还要懂得优先办理重要的事情。所做的事情越有意义,时间的利用率就越高,反之,时间的利用率就越低。如果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琐碎的事情上,那是极不可取的。

最切实有效的办法是制订一套充分利用时间的好方案,并长期认真执行,以逐步形成充分利用时间的习惯。有了好的习惯,你会发现,在悄然之间,你已经学会了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的事。

一个人可以干一番事业,不等于必定能干一番事业。你不积极寻找机会,捕捉机会,只是一味地消极等待,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你没有发现之眼,机会就很可能从你眼皮底下溜走。

这里的机会指的是那些自身可以驾驭的机会,否则你同样不能把机会转换为现实的成功。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发现自己所处环境的机会,也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将这些要素有效地融合起来,为自己所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握”二字。

这些冲劲,这些智慧,都是需要你在掌上羊皮卷中去细细品味的。第七章掌握发现慧眼,胸中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