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上羊皮卷胸中成功路
8376400000034

第34章 突破自我限制,领略海阔天空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把一只跳蚤放在一个瓶子里,随后在瓶子的上面加盖上一片玻璃。这时,跳蚤因为环境的改变,要摆脱瓶子的束缚,就会设法跳出这个瓶子。开始时,它跳上去因为碰到了玻璃而掉下来,它就不断地调整跳的高度,最后它不再碰撞玻璃了,但是尽管它不断地跳啊跳,却怎么也出不了这个瓶子了。相反,如果把它放在开口的瓶子里,不论高低,它总能准确无误地一跃而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悲剧的发生呢?

事实上,这不是来自于外界的限制,而是跳蚤给自己设置了限度。自我的限制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与跳蚤一样,我们人类也会给自己设限。“跳蚤人生”留给我们的只有无限的遗憾。人们所说的庸人缺少自信心,他们的心理高度是比较低的。他们认为自己是非常普通的社会一份子,他们不会像一些名人、伟人,甚至一些当红歌星、影星、足坛明星一样,他们甚至想都没有想过就给自己下了定论。这种想法扼杀了萌芽中的一颗颗种子,降低了自己的心理高度,也就为以后的碌碌人生埋下了伏笔。这样,一个个“人才”因此而丧失。自我设限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心理误区。不自我设限,才能释放无限的潜能;突破自我限制,就能拥有另一片天空。

经常给自己设限的人认为他人,尤其是那些名人、伟人等,是难以超越,甚至是不可超越的。总认为自己不如他们,自己是没有资本和他们相比的。但是有一点他们忽略了,一个伟人,一个天才也是从一个普通人开始的,只不过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超越他人,超越自我;他们敢于追求,敢于超越。伟人们不会因为自己某一方面不如别人就否定自己,降低自己的追求,重新制定目标。一般来说,他们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决定,除非经过自己的实践确实行不通的。因为他们相信科学没有定论,今天的真理可能到了明天就成了谬论。这一点我们也知道一些,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地心说是真理,但是它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大多数人总爱“自我设限”,在他们的思维习惯里有太多的“不可能”,许多事情还没有动手做,自己就先想当然地否决了,自然偃旗息鼓、不战自败。这正是很多人一谈到奇迹就认为一定不会是自己创造的原因所在。

其实人的大脑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据资料上讲,一般正常人的大脑由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一个人一生中能够利用的不过10%左右。据说,爱因斯坦用得最多也就17%。同时,人的体能也一样,这就是一代代的运动员能够在同一运动项目上一次次地超越别人,一次次地打破世界纪录的原因。

《读者》上有一篇题目叫《你就是自己的奇迹》的文章,讲述了一个突破自我限制,创造人生奇迹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谈力。他在8岁的时候因为一次事故双目失明,而现在的他却已成为扬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网上流传着他的一幅得意之作,照片上是他活泼可爱的女儿,昂着小脑袋,嘴巴张得大大的,灿烂的笑容惹人嫉妒,天真、顽皮、欢乐呼之欲出,无论是构图还是用光,其水准都丝毫不亚于正常人。谈力的故事证明了“盲人摄影不是一个神话”。

文章最后还说:其实神话与现实并无界限,100年前飞机就是个神话,谈力之前,盲人摄影也是个神话。你要做的,就是比你想的更疯狂一点儿。只要你去做,你就是自己的奇迹。

《论语》里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这样一段对话。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翻译过来即,冉求说:“我并非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我的力量不够。”孔子说:“如果真的是力量不够,那走到一半就再也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是为自己划定了停止的界限。”这就是孔子教育学生要“突破自我设限”的经典语录。

一听到奇迹无比振奋,却又打心眼里希望退缩,那是你自己决定的,你本来并非如此。自我设限思想把我们放在一个不属于我们的低水平上,上帝并没有把我们放在那里,我们应该远远高于那个水平。如果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项工作,就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引擎中沸腾起无穷的能量,继而推动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这样,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够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甚至是奇迹。

无论是精英名流,还是百姓路人,都不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持有消极态度。如果有谁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卑贱的,他的工作便会每天落后别人一点点,终有一天,会被别人彻底地抛在身后。只有做事积极、一丝不苟,才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掌握问题,并保证自己时时刻刻都有所进步。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急于承认别人就是比自己好,而要认为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现在的一切并不能代表以后。解除了限度,我们就能够非常平静地为人处世了。

在羊皮卷中,你会了解到一个人的潜能是多么巨大。自我设限是一个挑战者万万不能有的,我们要突破自我限制,因为还有一片别样的天空需要我们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