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掌上羊皮卷胸中成功路
8376400000032

第32章 成功源于对自己由肯定到否定的循环

黑格尔曾用一个比喻来形象地说明哲学史的发展,他认为,植物的整体生命就体现在花朵对花蕾的否定,果实对花朵的否定。“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是十分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其实,人类的不断前进也是源于对自己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循环。

羊皮卷非常推崇自我否定后的振作。一首《从头再来》,唱出了众多下岗工人重新追求成功的豪气;一部《铁窗边缘》,表露了无数失足青年悬崖勒马、改过自新的愿望;一句“明天会更好”,道出了芸芸众生永不懈怠的精神。这些人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勇敢地否定掉了自己的过去,用新的形式替换掉了那本已凋零的过往。因此,当一个人真正拥有了这种敢于自我否定、敢于面对否定的心境时,其发展将如同植物的生命一样,永无止境。

自我否定,是高层次的思考和突破。

松下电器公司的山下俊彦接替松下幸之助担任总经理后,信奉的是“自我否定领导学”。他警告自己企业的员工:“今天的强者将成为明天的弱者。”通过自我否定,松下不仅保持了家用电器生产的优势,还向办公自动化领域进行扩展,创造了新的辉煌。

1985 年,海尔集团张瑞敏把有质量缺陷的海尔冰箱全部砸烂,这一大胆的自我否定,否定出一个著名企业。

1998年10月,安踏召回价值100万元的有点小毛病的鞋并将其绞碎,这一痛苦的自我否定,否定出一个知名品牌。面对心痛落泪的员工,安踏总经理丁志忠说:“如果损失 100万元能换来大家双倍的责任心,值得。”

人心中的责任墙一旦破了洞,就不容易修复。这种自我否定,是一次思想的超越过程。人要进步,企业要成长,没有自我否定的勇气是不行的。纵观企业的成长历程,每一次成长跨越都是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实现的。每一次自我否定都是一次破除“心障”的过程,每一次自我否定后得来的肯定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超越。

在日本,有一位叫南隐的禅师。一天,当地的一位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名人喋喋不休,南隐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南隐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清空,你又如何听得进我的‘说禅’呢?”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版本:如果一个杯子有些浑水,不管加多少纯净水,仍然是浑浊的;但若是一个空杯,不论倒入多少清水,它始终清澈如一,学习也是如此。

空杯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肯定到否定的过程。它要求我们随时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的;就是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身心的活力。比如,红塔集团“山高人为峰”的企业理念,其中就蕴涵着红塔人不断“寻觅更高的山峰”的空杯心态。在攀登者的心目中,下一座山峰才是最有魅力的。攀越的过程,最让人沉醉,因为这个过程充满了新奇和挑战。这样的自我否定正是为了以后能够给予自己更大的肯定。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经过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的循环实现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外在否定”和“内在否定”协同促成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运动过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实践只能是接近真理的过程。昨天正确的东西,今天不见得正确;上一次成功的路径和方法,可能会成为这一次失败的原因。不论组织还是个人,不犯错误都是美好的愿望,犯错误才是客观的现实。所以,自我否定没有什么难为情的。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自我否定都是进步的开始。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一旦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就会觉得工作起来非常熟练,无须接受新的知识。虽然也想给自己充充电,但是因为有了老的知识——即“杯子中的浑水”,学习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感到不以为然,即使学了,在实际工作中也不能好好地运用,然后慢慢地变成了“吃老本”。殊不知,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前进,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我们只有走出过去经验的误区,打破自己的思维惯性和懒惰,克服自己自以为是的骄傲,全面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与时代同行。

如果我们总是守着自己的半桶水晃呀晃的,就会陷入孤芳自赏、敝帚自珍的封闭境地,就会成为孤陋寡闻、不思进取的井底之蛙。唯有不断进行否定到肯定的循环,我们才能永远行进在前进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