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看谁在瞎忙
8375700000142

第142章 经济有效的思维工具

有一位公司的经理去拜访著名的成功学家马尔泰教授,要跟他学习“80/20法则”在工作中的应用。

当他进门后,看到马尔泰教授干净整洁的办公桌,感到很惊讶。

经理问马尔泰:“马尔泰先生,你没处理的信件放在哪儿呢?”

马尔泰说:“我所有的信件都处理完了。”

“那今天没干的事情又推给谁了呢?”经理紧追着问。

“我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马尔泰微笑着回答。

看到这位经理困惑的神态,马尔泰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我知道我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个顺序表,然后就一件一件处理。这就是‘80/20法则’的功效。”说到这儿,马尔泰双手一摊,耸一耸肩膀。

几周以后,这位公司经理邀请马尔泰参观其宽敞的办公室,他兴奋地对马尔泰说:“感谢您教给了我思考和工作的方法。过去,在我这宽大的办公室里,我要处理的文件、信件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样,一张桌子不够,就用三张桌子。自从用了你说的法子以后,情况好多了,瞧,再也没有未处理完的事情了。”

这位经理就这样找到了处理事务的方式方法,几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社会中的佼佼者。

你或许也听说过“80/20法则”。这法则是说,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于你所付出的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法则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这个法则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80/20法则”——即80%的效果是来自20%的因子,其余20%的效果则来自80%的因子。

对所有实际的目标,“80/20法则”极为有用,它能抓住我们工作与生活的重点。“80/20法则”要我们找到真正重要的少数事物,忽略那些不重要的事物。

你只要能熟练应用这个“80/20法则”,事情过多的烦恼就会消失。时间管理者要尽可能地先处理重要的事,而不必将所有的事情一视同仁处理完全。即使剩下的事到后来出了什么麻烦,也不会影响到全局。

有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某部门经理因患心脏病,不能长时间工作,遵照医生的嘱咐每天只上班三四个小时。他很惊奇地发现,这三四个小时所做的事在质与量方面与以往每天花费八九个小时所做的事几乎没有两样。他所能提供的唯一解释便是:他的工作时间既然被迫缩短,他只好将有限的时间先用来解决重要的工作,这便是他得以维护工作效能与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此外,帕累托法则有助于应付一长列有待完成的工作。面对着一长列工作,我们难免心存畏惧,于是大多数人在还没有做之前便泄了气,或者先做最容易的,把最困难的留到最后,结果永远办不成最难办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只要做其中的两三项,就可以取得最大的成效,那就会对我们大有帮助。只需要列出两三项,花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把它们完成。不要因为没有把表中所有工作全部完成而感到不舒服。如果你所决定的优先次序是正确的,那么最大的好处就会随着你计划的实施而得到。

当你面临很多工作,而不知如何着手时,就应该运用“80/20法则”搞清楚哪些事项是真正重要的,就不会偏离首要工作而去做次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