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环球追梦十万里
83565500000006

第6章 当平凡的日子开始发光

一辈子,三万天。

每个逝去的日夜,不论在海上、岸上,都持续勾勒着不可替代的生命肌理。

它们平凡普通,又光芒万丈。

1.1 一日星光灿烂

游轮像座漂浮世外的乌托邦。伴随着岸上的告别和汽笛的鸣响,这座海上世界开始前行,仿佛一场时刻移动的盛大派对,到达公海后便开启了别样的精彩时光。

这座巨轮长348米,宽41米,水上部分有16层,排水量将近“泰坦尼克号”的四倍。2000多间客房,19家不同特色的主题餐厅,涵盖休闲娱乐方方面面的设施和场所——剧院、免税店、图书馆、赌场、酒吧、泳池、健身房、水疗中心、运动大厅、儿童历奇中心……但凡能想象到的,在这里都一应俱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超出预期的惊喜,比如海上碰碰车、甲板跳伞、甲板冲浪,甚至有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的海上最高观景台“北极星”。

对上船游玩的客人来说,这里是应有尽有、无忧无虑的桃花源。但对作为员工的我们而言,在船上工作就像世界上的任何一份工作,酸甜苦辣、一言难尽。

2016年7月22日,属于海上无数日夜中最闪耀的日子。那天,皇家加勒比旗下的最新游轮,“海洋赞礼号”(Ovation of the Seas),在近两个月的环球旅程后,终于承载着公司董事会、游轮业顶级专家、政府和媒体嘉宾,正式落户中国天津母港。而我,有幸被选为这次盛会的主持人,和公司副主席Nick Weir先生一同宣布并见证这个特别的时刻。

船上的工作节奏特别快,所以我平时做活动主持、节目录制、开幕仪式或媒体采访,根本没有排练机会,都需要一步到位。但这次盛典对公司甚至整个游轮行业都特别重要,所以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幕后策划后,我们争取到了奢侈的几小时进行彩排。

早上8点,按照惯例,被“小灵通”叫醒后,我先在宿舍处理些邮件和简单工作。这个“小灵通”,叫deckphone(甲板电话),让船员在游轮上也可以即时沟通。它只能在有船方信号的地方用,而且只有最原始的通话、短信和闹钟功能,所以得此戏称。作为工作电话,大家要保证自己的“小灵通”随时通线,即便不能亲自接电话,也会被系统强制转线到同事的号码上,让他们帮忙代接。

早上8点45分,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到二层船头的员工食堂吃早餐。再去位于四层的办公室和仪式策划的主导人员开会,商榷并敲定最后的接待和活动细节。

早上9点15分,到紧挨办公室的皇家大剧院开始排练。和Nick走过几遍活动流程,完成几条仪式前后的广播录音,已经将近正午。

中午12点15分,花10分钟时间吃完饭,赶到15层的水疗中心做化妆造型。

下午1点,再次回到大剧院,先后和参与仪式的各位人员、公司董事会及政府代表进行排练。

下午4点15分,不知不觉中,宝贵的几小时已经过去。Nick和我击掌散会,期待一小时后的正式仪式能顺利进行。

下午5点,仪式开始。说来好笑,这次原以为万事俱备的盛典却在一个和我有关的小细节上出了问题。因为多方沟通失误,导致游轮Godmother和我都被告知要穿蓝色晚礼服,而舞台整体也是同一色调,所以现场一片天蓝蓝、海蓝蓝、你蓝蓝、我蓝蓝,效果实在不理想。正式上场前几分钟我们才被告知,在台上进行采访时要间隔一段距离,好让入镜部分没那么单调。于是就有了次颇为特别的相距“十万八千里”的采访,也成了日后被同事调侃的一段“佳话”。

晚上6点30分,仪式圆满结束。和大家道别后,赶紧回宿舍脱下十几厘米的超高跟鞋和长到拖地的晚礼服,换上轻便的商务正装,和几位同事一起去食堂吃饭、聊天,释放近几天积攒的紧张和压力。

晚上7点30分,回到办公室。做之后几天的排班表和下个航程的活动安排;为刚上船的新人做近期考核、给即将下船的职员做绩效评估;再清点下活动物料,保证未来的三个多月都有足够的物资库存。

晚上8点30分,开始主持夜间的表演和派对,连续几小时在船头、船尾、舞台、办公室间四处跑场。

晚上11点30分,派对仍在顺利进行。客人们玩得很开心,看样子要和驻场DJ一起嗨到天亮了。

晚上11点45分,我的工作基本结束,叫上已经下班的同事到食堂补充能量。大家有的吃食堂提供的水果蔬菜,有的享受从港口买回来的泡面零食,有的用微波炉做点简单的小菜和整桌人一同分享。放眼望去,食堂里混杂着各种语言、各种岗位的制服和各种食物的香气、热气,有种在联合国吃年夜饭的错觉。

我的很多个绰号都是在这个亲切的夜宵时段被同事“赐予”的。一次洗漱完换好睡衣,本准备睡觉,结果被威逼利诱加电话轰炸到食堂吃东西。又困又累时,才不管什么形象,就直接在睡衣外披了个外套过去。看见披头散发、睡眼惺忪的我,同事们顿时笑炸了锅,一个个张嘴大笑说,想不到平时总是光彩照人的Bonnie(我的英文名),睡觉时竟然就像个海绵宝宝。从此,“海绵宝宝”的绰号就死死地扣到我的头上。还有一次,吃饱后大家围成一桌玩猜词游戏,输了的人要被弹脑壳。同事们势均力敌,几把下来,差不多每个人的脑壳都被弹了。突然,一位来自多米尼加的同事严肃地说:“大家的头好像手感差不多,可是,唯独Bonnie的头特别硬!弹上去就像敲椰子!你们快来试试!”还没等我反应,七八只手就都伸过来开始感受我的头,边弹边讨论:“真的很硬!”之后,多米尼加同事赐的“cocoloco”也流行起来,意思是疯狂的椰子头。

对工作了一整天的人来讲,到食堂的意义已经不光是吃东西,更重要的是增进感情、释放压力,聊聊一天下来各自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通过分享和彼此慰藉,让消耗殆尽的体力和精力有所恢复。

凌晨0点,回到宿舍,洗漱完便赶紧上床睡觉。明早8点,“小灵通”又会准时响起,提醒我9点正式开始的部门会议。

这是特别的一天,也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除了这次难得的新船命名典礼,我亲自策划并用中、英双语主持过多场世纪大秀。也借助岗位优势,和很多平时只能通过媒体了解到的人物有了更多近距离接触和共事的机会,比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上船拍摄《海洋之城》的陈昆晖导演、陈励总经理及剧组人员,开海上相声巡演的郭德纲、于谦等德云社前辈,意境美食大师大董先生,东方梦工厂团队,不老偶像林志颖,脱口秀主持人及舞蹈家金星,等等。

和各行各业知名人士同台、共事的机会很难得,和他们的相处总能让我获益匪浅。我格外珍惜,也尽可能努力促成最好的结果。但同时清醒地知道,和名人同台,并不代表我和他们一样拥有举足轻重的砝码。走上舞台,拿起话筒的瞬间,我可以和他们平分秋色,共享光环。但走下舞台后,名人仍然是名人,我依旧是我,能向他们学习的地方,有太多太多。

1.2 海上公民的节奏

在为数不多的星光灿烂的日子背后,是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的忙碌。

船员的合同期限根据职位而定,航海工程部(技术人员)一般上船工作10周、休假10周,或工作14周、休假14周;酒店部(服务人员)的合同相对更长,有4个月、6个月、8个月,长短不等。我的每个合同是4个月,一上船,就开始120个马不停蹄的工作日,一天休息都没有。于是脑子里再也没有几月几日、星期几或节假日的概念。于船员而言,日子只分两种——航海日和靠港日。

航海日,顾名思义,就是在海上航行的日子,是大多数船员的纯工作日,也是我最忙的时候。

我就职于船上的娱乐部,工作宗旨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逗你玩”。我主要负责策划、主持和管理船上的各类娱乐活动,包括表演、派对、现场音乐、体育比赛、家庭互动等。每天晚上,在容纳1500人的皇家大剧院都有大型演出,不管是船上歌舞演员和专业乐师一起上演的歌舞剧,还是特邀嘉宾献上的魔术、杂技、喜剧表演,都座无虚席。除了看表演,不少客人更喜欢亲自参与狂欢。起航派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摇滚派对,20世纪70年代摩登小镇复古派对,美国西部乡村牛仔派对,海上虚拟烟花派对(为避免火灾,船上严禁一切明火,所以派对中用巨屏投影营造逼真的全景烟花效果),荧光派对……各有特色,也几乎场场爆满。

在相对成熟的游轮市场,一般老年客人居多。但在中国市场,最多见的是中青年客人,尤其在寒暑假期间,年轻夫妇带着小孩一起上船游玩的比例远高于其他任何市场。年轻的出行人群赋予了游轮更多活力,也让我们在安排和设置活动时,要周全考虑每个年龄层的需求。

一次主持活动后,我和一对尽兴跳舞的中国夫妇聊天,得知这是他们第一次上船,因为正值假期,也带着孩子和父母一起。谈起这次游轮体验的感受时,两人都兴奋起来,不约而同地说:“特别好!”——孩子可以在儿童历奇中心和同龄人玩;父母喜欢到甲板溜达拍照,每天还能像在家时一样睡个午觉,不会打乱生物钟;他俩也终于有了二人世界,能彻底放飞自我,去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听听现场音乐、看看电影和表演,一家人各得其所。两人一边介绍,一边得意地展示上船以来拍的各种照片,而我,除了拥有作为分享对象的喜悦外,更有一种看到客人确实被“逗得很开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另一对与我交情颇深的美国夫妇Susan和Tony,也和我相识在“海洋量子号”。2015年,我第一次随船经历长达60天的环球奥德赛,从纽约出发,经大西洋到欧洲,再一路东行,经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太平洋,落户中国上海母港。有些客人订了环球航线的所有航程,和我们一样绕遍大半个地球,一路玩到中国。于是我和经理提议,在每个航海日的固定时段都放一节我主持的趣味中文课,循序渐进地教大家一点必要的中文,同时介绍一些有意思的中国文化。比如,教大家从1数到10,顺便讲讲我们为什么喜欢6、8、9,不喜欢4;教如何问路、找厕所,顺便提下中国游客到日本购买产自中国的马桶盖的趣闻,也听来自各国的客人分享自己因为不会“亚洲蹲”闹的笑话;再顺势发挥,挑出几位身材健美的客人和我现场较量亚洲蹲。肤色各异的一排人在斯古诺酒吧的钢琴边“蹲厕”,有的泰然自若,有的瑟瑟发抖,把在场的和经过的客人都逗得前仰后合。层出不穷的鬼点子让我的趣味中文课格外受欢迎,参与度高不说,还有几十位客人从第一节开始一直听到最后一节,其中就有上船环球庆祝70岁生日的Susan和Tony。

每次活动前后,我们都聊聊各自在海上和陆地上的故事。风雨同舟近两个月后,竟成了投缘的忘年交,有种亲人般的默契。Susan听我说在港口买了不少东西时,总是夸我干得漂亮,随即再一脸认真地告诉我,挣到两块钱的时候要记得花掉一块、存下一块,这样既能享受劳动果实,又不会有太多后顾之忧。Tony则时常笑眯眯地跟我讲他们儿女的故事,还让我推荐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礼品,好让他们带回去送给即将结婚的孙女。直到现在,近五年时间过去,Susan、Tony依然和我保持联系,分享他们最近的生活和温暖的旅途点滴。

这些难得的际遇让我特别感动,也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做的除了表层的“逗你玩”之外,其实还在以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国年轻人的身份,在结合东西方视角和体验海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后,向大家展示和传递这个身份背后的文化与故事。娱乐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幻象,它总有更深层的底蕴作为支撑。在那些有所共鸣的受众心中,这些东西很可能意义非凡。

升职后,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做幕后的策划和管理,与客人的直接交集多数在大型活动现场,比如每个航程主持的船长欢迎晚宴、派对、大型表演,以及电视节目录制。时间充裕时,我会抓住这些机会和客人多聊聊天,听听反馈,也尽情体验下由不同构成的客人带来的不同氛围。

由于从亚洲出发的航程比较短,以四五天时间居多,船长欢迎酒会便安排在第一个航海日,同时也是正装之夜。理想中的场景,应该是香槟美酒、歌舞升平,女士穿晚礼服,男士着西服燕尾,盛装出席。但因为游轮文化在国内兴起的时间还不够久,大部分客人是第一次上船,不太熟悉这些习惯和礼仪,只带了休闲舒适的衣物出行,所以往往能看见一幅很有趣的场景——身着运动服旅游鞋的客人和盛装打扮穿晚礼服的客人同时出现,一起听着音乐喝着香槟,拍照留念,载歌载舞。“高大上”和“接地气”杂糅并存,营造出一种独特又和谐的风情。

当然,现身参与合影的,还有船上的高级管理团队——船长、副船长、轮机长、酒店总监等。一般看到充满异域风情的“外国脸”,客人们都特别喜欢,排着长队前往合影。一群不懂中文的高管也稀里糊涂享受着当明星的感觉,皆大欢喜、热闹非凡。拍照结束后,船长和我用中、英文进行欢迎登船致辞,同时介绍我们的“明星”高管团队,好让大家对船上的管理和架构有更生动直观的了解。

对客人而言,船长欢迎酒会是游轮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份体验。它既隆重又特别,让大家从平时繁杂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中彻底脱离,能慢慢地、美美地打扮一番,彻底放松,享受被服务和被娱乐的过程。但是对员工来讲,一个合同下来,一天接一天,一场赶一场,几乎同样的舞蹈跳几十次,同样的话说几百遍,想把这种爆发式的热情和能量在屡次重复过后依然保持住,一定要劳逸结合、及时入戏,才能让自己每次主持的状态都富有感染力和带动力。相比其他部门,这也正是娱乐部工作的特殊性所在。

和其他部门的一些同事聊天,发现他们往往很羡慕娱乐部的工作。在他们看来,客房部的要每天整理房间,餐饮部的要点餐上菜,夜生活的昼夜颠倒,还要被动吸二手烟,似乎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苦衷,唯独娱乐部看上去轻松又好玩。其实让这份工作看上去“轻松又好玩”,也正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之一。做人群管理维持秩序时,和找尽各种借口加塞的客人斗智斗勇,被骂遍祖宗八辈;在剧场做人群引导时,被迟到半个多小时的客人指着鼻子质问,凭什么他们刚刚到场表演就要结束;主持活动时,为了暖场讲点无伤大雅的玩笑,也可能被投诉,再一头雾水地去道歉……一肚子无可奈何,灰头土脸,但我们还是要时刻展露微笑,尽己所能营造开心的氛围,提供最好的服务。外表总是光鲜亮丽又轻松有趣,但背后究竟有多少酸甜苦辣,只有自己体会后才能懂得。

让我至今还印象深刻的投诉数不胜数。

有回在圣诞夜主持唱歌比赛,一对新加坡母女同时入选。妈妈年轻漂亮,上台后我不禁赞美,“我以为你们是姐妹!有什么保持年轻美丽的秘密,快和我们分享分享!”妈妈也挺高兴,借题发挥:“因为我老公每年都带我上游轮玩,保持开心就是保持美貌的法宝!”我接茬说:“真甜蜜。那我得赶紧趁圣诞夜许个愿,希望圣诞老人也能送我这么个好老公。”之后便回到比赛流程,现场气氛也不错。谁知比赛结束就有观众发来投诉,说她被严重冒犯,因为“这位年轻的女主持表达了她想找个土豪老公的强烈愿望”……同事听说后狂笑不止,我则哭笑不得。一来委屈我提到的“好老公”被曲解成了“土豪老公”,二来无奈这种在轻松娱乐时开的小玩笑也会被“上纲上线”,不得不忧虑以后讲话的时候得多么周到、多么小心。

还有次游戏秀,由团队的两位小伙主持。全程我都在场,游戏气氛和效果都不错。进行到一半,我接到客服中心的电话,说有对澳大利亚夫妇投诉他们在游戏秀中被歧视。我赶紧去见他们了解情况。见面后丈夫描述了大概,说他的妻子想参加游戏,举了好几次手都没被选上,觉得不公平。而他的妻子则在旁边一直很激动地重复:“你们的员工绝对是在歧视我丑!他们觉得我丑,所以不给我机会!”我赶紧道歉连解释:“全场有上百位观众,能上台做游戏的只有不到10位。一般主持人都就近选人,可能你们座位比较靠后,举手没有被看到。如果还想参加,我可以查好下次活动时间,到时你们在前排就座就一定没问题了。”听完我的话,丈夫没有再说话。但谁知,事情还没完。和我谈话后,这对夫妇又回到了客服中心,这次轮到我被投诉,因为“我们遭遇如此不幸,她竟然还面带微笑显摆着她的年轻美貌,这是对我们的一种歧视”……幸好有前台同事帮忙解释,不然真不知该以什么形象、什么表情面对这对夫妇,才能让他们意识到我们的无辜和真诚呢。

如果说这两次投诉还相对有点缘由,那接下来的一个就真的有点天马行空了。

投诉方是一对不到30岁的年轻夫妇,刚见到我,这位男士就用手指指着我激动地大声喊:“你就是安排娱乐活动的人是吧?你给我过来!”我边劝他冷静点慢慢说,边找地方和他们坐下。落座后,这位男士二话不说,直接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放在我们中间,开始讲他的悲惨遭遇。他说这次上船是为了好好玩,结果去派对跳舞时不小心把脚崴了,这严重影响了他整个航程的心情,所以要我赔偿给他们一个免费航程。听完我心里不由得惊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控制着面部表情尽可能安抚他。后来交谈了十几分钟,发现他确实在找各种理由索要免费航程,而且让人生疑的是,每次提及送他去医疗中心检查伤势,他都立马回绝。我不得不把他带回现实:“对您崴脚受伤的事情,我感到特别抱歉。我们在派对流程和场地布置上已经按照超越国际标准的要求做到尽量安全,您要是觉得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完全可以告诉我,我们继续努力改进。您也说是自己不小心崴到脚的,二层有医务中心,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一起过去看一下。但让我来赔偿您一个免费航程,我觉得不合理。您在没经我同意时直接给我录音,不合法规,麻烦您不介意的话关掉同时删除吧。”看我态度坚决,这位男士的语气缓和了些许。他关了录音,说:“你看,录音都关掉了,咱们都是自己人了。既然给不了我免费航程,那你就给我老婆买个船上免税店里的巴宝莉包包吧!”说罢,就把包的型号和照片拿给我看,显然他是有备而来的……他们自然没能揩到油水,最后,气急败坏地走了。据说,那个航程他们几乎找遍了所有前线部门的管理人员,餐饮部、客房部、酒水部甚至网络中心,为得到免费的东西尝遍了各种可能。若不是亲身经历,真不敢想象会有这么特别的客人。牺牲几天宝贵的假期,又花了几千块买船票,上船后不但不好好享受,反而用尽每一秒去耍赖皮、占便宜、找心塞,又是何苦?

常年从事服务行业,自然明白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但凡有冲突发生,参与双方都有或多或少的责任。但事实也证明,同样一群船员,越是在不怎么尊重服务从业人员的市场,发生类似责难和冲突的比例就越高。可能一些客人在生活中遇到了比较特殊的境遇,情绪处在爆发的边缘,上船后正好找到了发泄的出口。但发泄的同时他们也许忽略了,被斥责谩骂的对象也是和他们一样活生生、有情绪也有血有肉的人。所以看似不用干大活出大力的岗位,并不等同于轻松。真正深入的人,才理解其中无法言说的难处。我也不太相信世界上存在着十全十美的工作,即便真的存在,应该也只适合十全十美的人来做,暂时轮不到我们这些凡人。

有时团队里有人受委屈,特别想不开时,我们简单粗暴的相互开导总是屡试不爽:“想想当初上船工作的目的,是不是因为既能赚钱养家,又能环游世界?可以两全齐美,已经相当不错了。何况现在还多了个‘修身养性’的功能,三全其美,岂不是天大的福分?!”

除了主持、采访、接待等台前工作,作为管理人员,我还有很多大家看不见的幕后任务。比如,尽早做好活动安排,完成航程指南,好让客人能提前安排自己的航程计划;要给团队员工做ILO排班表(ILO为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的缩写,意为国际劳工组织。为保护国际劳工权益,组织对工作和休息的时长及分段要求都做出了严格规定,也有随时监察的完善系统),保证他们劳逸结合,精力、体力都不透支;要与其他部门及时协调,保证船上有限的活动场地在使用时间上没有冲突;遭遇台风、大雾等极端天气导致航线更改或航程延误时,随时跟进动态,制定灵活机动的活动安排,让客人不会感到焦虑或无聊;要和中国办公室及迈阿密总部的相关同事沟通,好让船上和岸上在各方面步调一致,没有信息缺失;以及必不可少的培训、会议、逃生演习,等等。

工作间隙,我会去甲板走走,靠着船舷透透气,看看天和海,望望夕阳和晚霞,尽可能放空自己。没有无处不在的网络和信号,不用担心被或喜或忧的新闻或消息突然惊扰,那种好似与世隔绝的环境、空旷纯净的美和随之而来的微妙感受,在陆地上很难体会到。

傍晚时分的海面,往往格外温柔。平日刺眼的太阳,此刻收起万丈光芒,只剩下红扑扑金灿灿的脸庞,在棉花糖般的云朵旁显得越发和蔼。像位凯旋的战士,此刻终于卸下盔甲,小酌几杯之后,带着微醺准备踏实安稳地睡去。而此刻的我们,又要打足精神,开始新一轮工作。

靠港日,就是停靠港口的日子。想出去玩的客人和没有工作在身的员工都能借此机会下船,去接接地气,尽情享受陆地的美食、美景。

如果说海上的生活像乌托邦、像桃花源,那置身其中时,最想念的就是充满市井气息的人间烟火。大部分员工宿舍分布在和海面持平的二层和海面以下的一层、零层,即便是一扇小小的、永远都无法打开通风的舷窗也绝对算得上是稀缺资源,因此多数员工的“家”是见不到阳光,也无法享受新鲜空气的。虽然有专门留给员工吹海风、晒太阳的直升机坪,魅力依旧难和久别重逢的陆地抗衡。所以不管停靠的是哪个港口,只要能下船逛逛街、上上网、吹吹风、尝尝小吃,就立马觉得自己重新回归了真实世界。随游轮环球几圈下来,我也很幸运地签到了全世界的大部分港口城市。

除了逛和吃,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亮点和新鲜的玩法,而船员又是特别善于发现和传播这些信息的人群。分享各地的美食和花式玩法,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比如,北美一些港口附近有物美价廉的奥特莱斯,大家便一起拼车去购物;在加勒比海的野岛周边,有丝绸般的海水和清亮的海底鱼群,我们就去看看美景,晒晒太阳吹吹风;在充满拉美风情的城市,尽可能多留点时间到处走走,听街头艺人弹唱,带些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在日本逛逛电器城和中古店,还常能买到心仪又便宜的二手奢侈品;在迪拜等中东港口,包辆吉普车去体验惊心动魄的沙漠越野;在欧洲到街头小店,尝尝正宗的桑格利亚酒、海鲜烩饭或者壁炉烤比萨……

最受欢迎的美食,当然要数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料理。每次在中国港口停靠,我们都带一些外国同事去改善生活。港口附近的菜市场和火锅店,都是我们朝思暮想的美食天堂。不管是路边摊两块钱的烧饼,五块钱八个的烧卖,还是一顿热气腾腾、包罗万象的火锅,都能把各国同事迷得七荤八素。后来,每次停在上海或天津母港,总能看到急匆匆赶下船的船员大军,浩浩荡荡近百人朝火锅店的方向挺进,瞬间把小小的店铺变成属于我们的国际员工食堂。想不到平时在船上都难得有机会、有时间交流的同事们,竟然全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每次靠港都有规定好的回船时间,所以我们在陆地“放风”一般只有短暂的几小时。除了吃饱喝足,体验美食美景,更会充分利用这段自由时光和家人通话,买好零食、生活用品等各种补给,再争取早点回船补个觉,为晚上的工作做好准备。如果迟到,可就只能滞留港口,和远去的大船挥手道别,再等着被公司开除的命运。

1.3 零容忍:自律给我自由

一旦越界就会被开除的规定,叫作零容忍规定(zero tolerance rules)。毕竟游轮是个非常特殊的环境,承载着1600名员工和近5000名客人在公海航行。为了保证乘船环境足够舒适安全,方方面面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执行标准。除了零容忍规定外,船上还认真实施国际海运组织、国际海洋公约、国际劳工组织等相关规定,也严格遵守船籍国和停靠国的法律法规。

100多年前“泰坦尼克号”的不幸悲剧暴露了当时游轮行业的硬伤,遇到紧急情况后,船员和客人都缺乏充分的应急能力和逃生准备。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行业制定并强制实施着极其严格的标准,如船上搭载的备份装置和应急食品,配备足够的救生艇和救生设备,由第三方审计机构按季度、年度等不同频率上船实施的全方位检测等。所有船员都要定期更新培训,保证能将应急流程和自己的职责熟记于心。也要求游轮起航前每位客人都参与逃生演习,学习发生意外时的基本应对程序,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做什么、怎样穿戴救生衣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如果说船上有金规玉律,那一定是“Safety first(安全第一)”。除了各自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每位船员从上船前的学习、考证,到上船后的培训、实操,都紧紧围绕着这个重心。为保证船员注意力高度集中,SQM规定就算休息时血液内酒精浓度也要低于0.04%(SQM为Ship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意为船舶质量保证体系,如同船上的法律),这就意味着船员饮酒量的上限约等于一罐啤酒的三分之一;工作前四小时内则要求滴酒不沾,酒精浓度为零。为避免火灾发生,所有人都只能在船上的两三处指定区域吸烟,任何场所都不能堆积易燃物,要及时清理灰尘,保持警惕……此外还有频繁的安全会议、严格的安全监测和事故汇报程序,要求船员人人参与配合。哪怕不小心滑倒、夹手、碰了胳膊、磕下膝盖,但凡引起身体不适的,都算“事故”,要医务助理和船员、主管、经理、总监一级一级向岸上办公室汇报,再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努力减少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除了面面俱到的安全准备外,船上的强制要求也让我被迫掌握了无数必要的逃生和救生技能,还潜移默化地把安全重视起来,知道如何判断环境、如何保护自己。比如,休假上街闲逛时,哪怕没人提醒,也习惯了只带一边耳机,生怕因为听不到背后的喇叭声被撞到;住酒店时,不知不觉看看逃生路线,以免遭遇危险时不知所措。有同事警惕性比我还高,竟然在自己家里和工作室里都备齐了各种类型的灭火器。所以有时被问到船上工作是否安全时,我总想回答,作为非技术人员,真想不到还有哪里比在游轮上工作更安全的了。

和大部分服务业的规范一样,船上也不允许与客人超长接触,不允许同事间发生性骚扰。更难得的是,船上的所有条款都没有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但凡被发现或举报,过错方一定会被立即开除。在这种工作和生活无缝结合的环境中,如此干脆利落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咸猪手”和“潜规则”的威胁,保证了游轮团队的专业和公平。

除了零容忍规定,船上还有大大小小的规范环节。从环境保护到宿舍卫生,从团队分工到个人形象,事无巨细。每个部门和岗位又有更为细致的章程,涉及具体服务和操作的点点滴滴。娱乐部不像餐饮或销售部门那样,要求一丝不苟、整齐划一,但依然有不少条条框框,以保证这个个性十足的部门看上去不至于奇形怪状。比如,头发不遮眉眼、发色要自然、不穿破洞衣服、不穿牛仔裤、女生裙子至少及膝、不做有色美甲、耳饰大小不可超过一元硬币等。有一点很有意思,为防止船员“狸猫换太子”,整个合同期间都需要保持同样的发色、发型和胡子造型,登船时怎样,便保持怎样。如果突然改头换面,和登船照片相差太大,很可能会被仔细侦查一番。听说个别地区还真发生过船员和长相相近的社会人士悄悄调换,进行毒品贩卖等不法交易的事。

刚上船时,我和很多新人一样,心里有些反感这些“繁文缛节”,很不情愿地把漂亮的短裙和心爱的大耳环放到箱底,觉得公司的规定太过老土。但几年下来,已经习惯这些要求,也逐渐在这些规则里游刃有余,个人穿衣打扮的风格随之变得越来越大方。后来甚至慢慢开始喜欢这些规则,庆幸是它们的存在让我的团队看上去总是专业又耀眼。

大家都懂得,如非必需,没人会闲得没事去制定各种规则而惹人厌。但真正产生了规则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正向地理解并去遵守。不管如何三令五申,总有人想以身试法。时至今日,我身边光是因为喝酒过量被开除的人就已经有一大把。

类似的转机一次又一次让我明白,已经铁定存在的规则就像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与之对抗,只能让自己元气大伤,头破血流,并无法改变最终被收进葫芦的命运。只有熟练掌握,巧妙运用,才能化敌为友,有朝一日还可能借用葫芦规范越界的人。与其做被制约的一方,不如早些摸透缘由,认清时务,做个熟悉并懂得运用规则的玩家。

转眼之间几年过去,我已和无数老船员一样,记不住到底有过多少航海日、多少靠港日,也数不清到过多少地方、见过多少人。但对工作的热忱始终如一、从未懈怠,不论台前幕后,抑或舞台大小。也因此获得了来自平台内外的丰厚回报。

当公司总部发来喜报,告知我的业绩连续几个合同保持亚洲第一时,我终于长舒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荒废这段五光十色的船上生活,更高兴在和大海朝夕相处的无数日夜中,我通过努力获得了应有的成长,让平凡的日子开始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