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DIY打造财富人生
8355300000015

第15章 多和企业家交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际范围。有什么样的交际圈,就会受到什么样的熏陶。准备创业的读者不妨多和企业家多接触,权当创业之前的实习期。

要知道,这样的“实习环境”更真实、更真切、更能学到创业真谛。

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日本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每家每户的小孩稍稍懂事,父母给他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这个鳗鱼故事。

几乎所有日本孩子自幼就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只有勇于挑战,才能拥有成功和希望。

话说古时候日本的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死光了。但是,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渔民,他的船和船上的各种捕鱼装备、以及盛鱼的船舱和别人都完全一样,可是他的鱼每次回来都是活蹦乱跳的,因此他的鱼可以卖到比别人高一倍的价钱。没过几年,这个渔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

直到这位渔民身染重病再也不能出海捕鱼了,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儿子。

原来,这位老渔民的秘诀是在盛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生性好咬好斗,为了对付鲶鱼的攻击,鳗鱼只能被迫竭力反击,一直处于亢奋的战斗状态,鳗鱼求生的本能被充分调动起来,“置之死地而后生。”

其他渔民的鳗鱼之所以会死,是因为它们知道自己被捕住了,等待它们的只有死路一条。生的希望破灭了,所以在船舱里没多久便只能在忧郁中坐以待毙。

渔民最后给儿子留下了这样的遗嘱:要勇于挑战,因为只有挑战中的生命才会充满生机和希望。

既来之,则安之

与日本人的教育观念相反,我们平时所受的教育则往往来自于父母和长辈的“既来之,则安之”的古训:凡事不要轻举妄动,“一停二看三通过。”甚至总发扬“阿Q精神”,以为逆来顺受也是人生之福!就像歌曲《常回家看看》中所唱的那样:“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

例如有这样一家县棉纺织厂,几位中专毕业生分配到厂里已经工作好多年了。这些年厂里的形势越来越糟糕,已经2年没有发过一分钱工资了。由于工厂一直停产,所以员工们的所谓上班,不过是天天到厂里去转上一圈而已。

这些年轻人中也有不少希望辞职,到外面去闯荡一番,可是他们的父母亲却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好不容易经过10年寒窗才得来的这个“铁饭碗”决不允许轻易丢掉——虽然现在工厂不开工、不发工资,但是并不等于将来会一直这样。只要耐心等着,国家不会一直不管的。

也许这就是中国父亲与日本父亲的本质区别。因为安于现状、满足于既得利益、不敢接受任何挑战,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把一个本来可能是大有作为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平庸之辈。多可惜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其实,与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如果你不去尝试新机会,你就永远不可能有机会。

一般人对跳槽总会有一种恐惧感,这是很好理解的。推而广之,人们对一切关系的解散、跳槽、离婚、毁约,也都会有一种恐惧感。

然而,跳槽和失业毕竟不同于离婚:离婚的成功在于翻脸之后能脱身,而跳槽的成功在于脱身之后不翻脸。

更主要的是,大多数“跳槽爱好者”并非一时冲动、而是老谋深算的老手,其中不乏实干派。

倘若真的是一个平庸之辈,他们倒反而不愿意跳槽,“好死不如懒活着”、“跳槽不如混日子。”

在真正的跳槽者看来,即使工资能够正常发放,一个模范员工的荣誉称号也绝对不是他们的理想。他们不甘成为老板的赢利工具,而是要把老板当成他们的“跳板。”

如果你细心钻研100个跳槽案例,看到的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员工,而是成群结队、哭笑不得的老板!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所以说还是动一动有好处。看看那些总是有人明里挑逗、暗中追求的女同胞吧,即使是假想的挑战也能让她们年轻好几岁。

再说了,你找个下家、给别人挪出一个岗位,让本来发不出工资的企业减轻一些负担,不也是一桩功德吗?

该跳槽时就跳槽

人称“打工女皇”的吴士宏曾经说过:“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挤上车,然后补票。”她的意思是说首先要抓住机会,然后让这个机会逼着自己长本事。

就这么一个“逃票模范”,你看看人家已经走了多远!跳槽后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工作方式,对自己的成长都是很好的刺激和锻炼,起到的正是鳗鱼面对鲶鱼时的效应。如果说工作是第二次投胎,那么,每一次跳槽都是一次新生。

像以上这位父亲的观点不能不说陈旧无比了,其实他们所担心的还有一点,那就是一个跳槽人总会惹人疑心。

但是为什么不反过来想一想,人家猎头公司整天干的就是挖人墙角、策反人家骨干的工作,为什么他们的坏事干得越精彩、客户还越是心甘情愿地掏钞票呢?为什么他们引荐的“叛徒”来头越大、人家越要当成诱人的香饽饽呢?

道理明摆着:经验是做出来的,不是熬出来的。时间可以积累经验,也可以消磨斗志、稀释战斗力、磨钝创造力。

跳槽并不意味着好逸恶劳或者混不下去了,恰恰相反,是给自己的勤奋努力进行重新定位。否则,即使你是卧虎藏龙,在一个地方多年不动,老板还会真的以为你就只有那么几下点头哈腰的能耐呐!

须知,在一些稳如泰山的企业,一个可以不跳槽而最终跳了槽的人是很让人刮目相看的!

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

创业是一门大学问,可以说永远学不完。

对有志于创业的人来说,不可能在创业时就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果真是那样,你就会耗费太多的生命在创业准备上、而不是在创业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寄希望于面面俱到、什么都不缺,而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活到老,学到老。

2001年8月,一位上海女工在印度尼西亚西伊里安岛帮佣,讲明月薪70盾,做一天算一天,可以随时解雇或辞退。由于不堪劳累,这位女工于第9天提出辞呈。

应该给多少薪酬呢?老板先用计算器求出每天的工薪单价,由于除不尽便叫来账房先生一起算。虽然账房先生煞有介事地拨拉了一阵算盘珠,口中还念念有词:一个月70盾,按30天计算,每天2.33333……,结果还是除不尽。

账房先生无计可施,只好向老板汇报。老板故作大方地说:“这样吧,就放宽到每天2.4盾,9天给你21.6盾。”

女佣理直气壮地说:“不要你照顾,该是多少就多少。”

“你这不是存心让我难堪吗?你明知这是除不尽的。”老板说不下去了!

这时账房先生狡猾地反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准确结果呢?”他满以为她答不上来,不料她不慌不忙地扳着手指说:“30天70盾,3天不就是7盾吗?9天即3个3天,不就是21盾吗?”

老板顿时哑口无言,账房先生也感到惊讶不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明做一个老板有许多东西要学,当然绝不仅仅是如此之类的低级内容。对于有志于做老板的人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