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暖口味心理学
8345300000035

第35章 工作再苦也要笑一笑,做个快乐的职场人(3)

5. “非我”疗法

慷慨大方,多舍少求,不必斤斤计较。这就是专家提出的“非我”疗法。知足者常乐,老是抱怨自己吃亏的人,的确很难愉快起来。多奉献少索取的人,总是心胸坦荡,笑口常开。整天与别人计较的人心理不可能平衡。太多关心别人应该怎么样的人,也不可能有效放松。对别人能广施仁慈之心,包括当素不相识的路人遭遇困难时也能慷慨解囊、毫不吝啬,这样的人往往很少出现烦心事。

装傻、视而不见、难得糊涂用在对待这类既烦心却又无关紧要的琐事时,也是改善心情再恰当不过的好办法。

面对生活应激,你怕吗

如果没有必须支付房租、消费而带来的应激,也许会有很多人宁愿选择睡大觉而不是去工作。适度的焦虑是考试前的复习和保证安全驾车所必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应激,任何应激性情况都可视为一种能产生有益结果的挑战。

有这样的说法:“应激能致命。”在工作、家庭以及自身问题上,应激会使人精疲力竭,走投无路。应激可能造成恶性循环。人处于应激状态,不思饮食,会引起营养不良,从而抗感染力下降,不愿向他人诉说,进而不与他人交往从而引起抑郁状态;应激长期积累会导致怒火爆发,从而造成工作、家庭关系的紧张,这种感情上的紧张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痛苦,痛苦又会导致酒精和药物的滥用,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对于同样的应激源,相同的生活事件,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取决于:

(1)认知评价不同。对于同样生活事件的不同认识、理解、评价,从而引起不同的心理生理变化。

(2)社会支持不同。当人受到压力、处于困境之中时,如果家庭、朋友、同学、同事、组织会热心帮助他,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支持,那么,他便能很快摆脱困境。

(3)个性素质差异。人格发展不健全,对付应激的能力也差,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弱的生理器官更易发生应激反应性疾病。

那么如何对付生活应激呢?

1. 做现实性的选择

有些事虽可认识却无法改变,客观地面对现实,择机处理。

2.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明确承认自己的力量有限,不必一个人去“包打天下”,懂得何时去求助他人。

3. 向亲友倾诉内心的忧伤

跟亲友诉说你的怒气,通过体力活动来消散你的怒气,或者干脆独自关在屋里大喊大叫,都是可选用的变通办法。

4. 学会调息

保持放松、减轻应激最简单的办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双眼,做个深呼吸,从头部到脚尖依次循序,全身肌肉放松伴有徐徐呼吸,全程为10~20分钟。

从积极的一面看,应激能提高人们的活力。没有它,人们会感到没有动力。

劳逸搭配,干活不累

比尔·盖茨说:“一个懂得劳逸结合的人,才是快乐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有效的时间管理,就是一种追求改变和学习的过程。尤其一个善用休闲时间的人,工作起来会更有成效。

比尔·盖茨提醒我们说:世界上真不知有多少可以建功立业的人,只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默默无闻。

在我们的周围,经常有很多人说自己总是“很忙”“没有时间娱乐”或者是“已经好几年没有看电影”,这样抱怨的人犯了一个最大的毛病:太强调自己的重要性,认为自己是不可取代的。尤其是位置坐得愈高的人,这个毛病愈严重。在很多时候,不是他真的没时间,而是自己放不开。这种人总是口口声声说“等我有时间”“等我有空”……结果他一辈子都没等到时间,一辈子都没享受到生命。

比尔·盖茨认为:时间管理的第一个原则是:对每一件事都尊重,包括对休闲的尊重。心情是可以创造的,时间是可以掌握的,善于安排的人,永远不会喊“忙”,因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与不要什么。

国外有个叫尼勃逊的人,通过对百年来活跃于世界实业界的人士调查发现,这些人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善于利用休闲时间去学习。

什么是休闲时间呢?休闲时间就是可以供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业余时间,也有人称之为“8小时之外”。严格地说,真正的休闲时间应该排除用于家务、饮食等方面的时间,即完全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是休闲时间的一个特点。一般来说工作时间不能自由支配,工作时间的流向是基本确定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限制性,例如,在工作时间里,务工的不能从医,从医的也不能务工。然而,休闲时间却截然不同,它没有强行规定人们的去向,自由度很大,基本上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加以选择。

在休闲时间中,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去充分从事能够反映自我个性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休闲时间的价值是很高的,它犹如编织知识网络的来回游动的梭子;对于发明创造来说,它是一种激发人的心理潜力的因素。

积极休息也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谓“积极的休息”是因为这种休息有别于单纯的歇息,是为了保持工作效率而作的休息。即称为“积极的”,这种休息必须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人,时时都有一种疲劳感,那是因为他们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使得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肌肉疲惫。所以,如果你一直保持着前屈姿势,那么在休息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反方向的动作,使原本受压迫部位的血液得以畅通,使用过度的肌肉得以舒展。这些动作实在很有效。

疲倦的感觉是生理自然反映出来的警告。提醒我们身体某部位超过负荷。如果置之不理,将增加身体的负担。所以,一旦出现了警告信息,让负担过重的部位恢复正常,才是明智之举。

为了调节自己的疲劳感,可以来一次短暂的休息,但时间不宜过长,一般设定为3分钟。把休息时间定为3分钟。虽然没有什么学理上的依据,但3分钟正好是很多事情最小的段落。电话一通、拳赛一回合等,都是以3分钟为一单位。因此,只要3分钟,就足够使疲惫的身体恢复原本的活力。如果超过3分钟,可能会因为中断太久,无法立即继续先前的工作。这一来,休息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至于这3分钟的使用方法,可就因人而异了。为了使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息,你可以放下手边工作,听听音乐,或是欣赏自己喜爱的画家的作品。

当然,3分钟不过只是大略估计而已。只要能达到效果,2分半钟或是2分钟也是可以的。自然也并不是每小时都得休息3分钟。只要觉得身心能保持最佳状况,一点儿也不疲劳的话,继续工作也未尝不可。如果硬性规定每工作1小时就得休息,说不定会打断正在进行的工作,不但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反而降低了效率。

必要的午休是缓解身体劳乏所不可缺少的,但有时也不可忽视工作进行的情形,如果只因为时间到了就休息,往往会打断正进入状况的工作。所以,如果手边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就不妨在告一段落后再休息。

可以说提高效率的方式举不胜举,各种妙招、高招很多。

例如大脑与动作器官并用式。某个工人干钉木箱的活儿,他每敲一下钉子就背诵一个外语单词。1年过去了,他不但完成了工作任务,而且毫不费劲地记住了5 000多个外语单词。加州大学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在3年的开车时间里收听节目。就可以获得相当于2年大学教育的训练。

又如显意识与潜意识并用式。潜意识的活动往往觉察不到。在干某件事时,突然冒出其他的灵感,及时记录下来,是一举两得。在睡眠中同样可以学习,流行于欧美国家有名的“超级学习法”就是在睡觉时收听外语录音,效果很好。比尔·盖茨说:“对任何事情不要急着做决定,只要睡上一晚,就会涌出好的智慧。”很多名人都爱用这个办法。睡前自己给自己下达指令,睡醒后难题往往都能找到答案,这叫“一边睡觉一边成功”。

比尔·盖茨说:“我之所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其实没有什么超人的本领,如果说有的话,只不过比别人更善于利用时间、管理时间。”

科学地安排休闲时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开发式。即把休闲时间作为开发自己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时间。

(2)结合式。休闲时间与工作时间是相互反馈、相互影响的,结合式实际上就是把闲暇活动作为本职工作的延伸与扩展,专业知识的储备和补充。

(3)陶冶式。即在休闲时间里从事多种有益活动,以陶冶性情,增长学识。

(4)调剂式。即闲暇活动与工作互相调剂,比如脑力劳动者在休闲时间最好是干些体力活儿,室内工作者在休闲时间最好到室外去,工作是逻辑思维的人休闲时间应以形象思维为主。

调剂的另一层意思是做到紧松、忙闲、劳逸、张弛相结合。既不是只张不驰、张而忘弛,搞得很紧张,也不要弛而不张,弛而忘张,并力戒一味求闲,闲上加闲,提倡张弛结合,劳逸适度。

忙里偷点闲也无妨

有一位猎人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他偶然发现村里一位十分严肃的老人与一只小鸡在玩说话游戏。猎人好生奇怪,为什么一个生活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会在没人时像一个小孩那样快乐呢?

他带着疑问去问老人,老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弓带在身边,并且时刻把弦扣上?”猎人说:“天天把弦扣上,那么弦就失去弹性了。”老人便说:“我和小鸡游戏,理由也是一样。”

生活也一样,每天总有干不完的事。但是,如果天天为工作疲于奔命,最终这些让我们焦头烂额的事情也会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似乎对每个人都不再留情面。于是,超负荷的工作给人造成不可避免的疾患。

因为人们的生活起居没了规律,所以患职业病、情绪不稳、心理失衡甚至猝死等一系列情况时有发生,给人们生活、工作及心理上造成无形的压力。

这时,需要换一种心情,轻松一下,学会放下工作,试着做一些其他的运动,以偷得片刻休闲,消去心中烦闷。

有一位网球运动员,每次比赛前别人都去好好睡一觉,然后去练球,他却一个人去打篮球。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练网球?他说,“打篮球我没有丝毫压力,觉得十分愉快。”对于他来说,换一种心态,换一种运动方式,就是最好的休闲。

你每天行色匆匆,为了生存、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你说根本没有时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争时间、抢速度已成为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的普遍现象。

小义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现在他怀疑自己得了健忘症。和客户约好了见面时间,可搁下电话就搞不清是10点还是10点半;说好一上班就给客户发传真,可一进办公室忙别的事就忘了,直到对方打电话来催……小义感觉自从半年前进入公司后,陀螺一样天旋地转地忙碌,让他越来越难以招架,快撑不住了。“那种繁忙和压力是原先无法想象的,每人都有各自的工作,没有谁可以帮你。我现在已经没什么下班、上班的概念了,常常加班到晚上10点,把自己搞得很累。有时想休假,可假期结束后还有那么多的活,而且因为休假,手头的工作会更多。”他无奈地向朋友诉苦。

在实际工作当中,类似于小义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尤其是在外企拿高薪的工作人员。

据有关统计,在美国有一半成年人的死因与压力有关;企业每年因压力遭受的损失达1 500亿美元——员工缺勤及工作心不在焉而导致效率低下。

在挪威,每年用于职业病治疗的费用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0%。

在英国,每年由于压力造成1.8亿个劳动日的损失,企业中6%的缺勤是由与压力相关的不适引起的。

我们都有时间,并且可以试着改变自己。当你下班赶着回家做家务时,你不妨提前一站下车,花半小时,慢慢步行,到公园里走走。或者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想,就是看看身边的景色,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去海滨、名山休假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但学会忙里偷闲,作片刻休息,则人人都能做到。

告别“工作低潮”

身处于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会发现自己离社会越来越远,原本令你引以为傲的“知识”浑然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在工作职场中碰到“笨人当道”或是“烦事不断”而陷入工作低潮,导致白天倦怠,晚上难眠。久而久之,脑子里一个似曾相识的想法悄悄地在脑袋中酝酿开来,不想上班了!

相信这些是上班族都会面临的问题。要如何让这种念头消散,是上班族们必修的课题,以下归纳出10种告别工作低潮的法则:

(1)重拾信心。“缺乏信心”往往是工作最大的敌人,所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重新寻回自信。说一遍:“我是宇宙世界超级大美女,我的美丽、自信、聪明、才智无人能比,我是最好的……”就是要这样自我催眠。每天早晚面对镜子大声念10遍。

(2)坚持所选。既然这份工作是自己选的,就要相信自己的眼光,决不轻言放弃。牢记不要怀疑自己的选择,要忠于自己的选择。

(3)休息减压。如果长期的工作压力令你举步维艰,不妨请假做一次旅行,正所谓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嘛!

(4)补习充电。如果你的压力来源是自身的信息不足,那充电补习是你的最佳选择。

(5)运动减压。许多上班族都与运动无缘,而长期缺少运动不仅会带来肥胖和精神倦怠,这时“运动疗法”就派上用场了,适当的运动,可以为你减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