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会计基础知识
分析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需要具备相应的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因为财务数据的取得来自于会计核算的结果,不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就难以顺利地实施财务报告的分析工作。而要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首先要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集都要以这一系列的前提为依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的单位。会计工作的目的是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做出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服务。会计所要反映的总是特定的对象,只有明确规定会计核算的对象,将会计所要反映的对象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会计的目标。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比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独立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为了全面反映这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实体,通过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时为了内部管理的需要,也对企业内部的部门单独加以核算,并编制出内部财务报表,企业内部划出的核算单位也可以视为一个会计实体。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很大。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例如,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是设定企业在正常情况下运用它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偿付其所负担的各种债务,否则,就不能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再如,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否则,就不能继续采用折旧的方法,而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法进行折旧。
由于持续经营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所作的设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缩减经营规模乃至停业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为此,往往要求定期对企业持续经营这一前提作出分析和判断。一旦判定企业不符合持续经营前提,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方法。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又称会计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根据持续经营前提,一个企业将要按当前的规模和状况继续经营下去。要最终确定企业的经营成果,只能等到一个企业若干年后歇业的时候核算一次盈亏。但是,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经营决策要求及时得到有关信息,不能等到歇业时一次性地核算盈亏。为此,就要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成一个个相等的期间,分期核算和反映。会计分期对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这样的会计方法。
最常见的会计期间是一年,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按年度编制财务财务报表也称为年报。在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满足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季度报告和半年度中期报告。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系统的反映,为此,需要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度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企业的经济活动都最终体现为货币量,所以也有可能采用货币这个统一尺度进行会计核算。当然,统一采用货币尺度也有不利之处,许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并不是都能用货币来计量的,如企业经营战略、在消费者当中的信誉度、企业的地理位置及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等。为了弥补货币量度的局限性,要求企业采用一些非货币指标作为财务报表的补充。
在我国,要求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是对货币计量这一会计前提的具体化。考虑到一些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多地涉及外币,同时也规定,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当然,提供给境内的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合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进,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另外,及时性还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真实可靠是指会计信息值得使用者信赖的程度,又分为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
(2)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①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②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8)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2.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在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不必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支付现金时才确认。凡在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或已经当期支付,都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根据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才能更真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经营活动的成果。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将收入与对应的费用、成本进行对比,以结出损益。正确运用配比原则,将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对比,才能完整地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如将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如将当期的收入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相配比。
(3)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将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资产处置前保持其入账价值不变。历史成本原则的依据是,成本是实际发生的,有客观依据,便于核查,也容易确定,比较可靠。历史成本数据比较容易取得。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将与当期收益相关的支出计人当期的损益,将与当期以及以后多个期间的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资产的价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有助于正确地确认当期损益和资产的价值,保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如对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提高了固定资产的性能和效率,改良支出所带来的效益不仅与改良的当期有关,而且与以后几个期间有关,所以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除了前述两类一般原则外,还有一些属于对前述原则加以补充、修正性质的一般原则,主要是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许多情况下,在遵循以上所述一般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三个补充因素。
(1)谨慎性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以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谨慎性原则又称为审慎原则、保守主义。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实施谨慎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比如,在存货、有价证券等资产的市价低于成本时,相应的减记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将减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当然,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提取各种准备;否则就属于谨慎原则的滥用。
(2)重要性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如果一笔经济业务的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不利于所有者以及其他方面掌握这个企业的情况,就应当严格核算,单独反映,提请注意。反之,如果一笔经济业务与通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没有特殊之处,不单独反映,也不至于隐瞒什么事实,就不需要单独反映和提示。如果一笔经济业务的金额在收入、费用或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就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甚至不一定严格采用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反之如果金额在收入、费用或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就应当严格按用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对于那些不重要的项目,如另采用严格的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就会导致会计信息成本高于收益。
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项目。从数量方面来说,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3)实质重于形式
这里所讲的形式是指法律形式,实质是指经济实质。有时,经济业务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根据经济业务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核算,而要反映其经济实质。比如,法律可能写明,商品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买方,但事实上卖方仍享有该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果不考虑经济实质,仅看其法律形式,就不能真实反映这笔业务对企业的影响。
(三)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财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对会计要素加以严格定义,就能为会计核算奠定坚实的基础。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
1.资产
资产是指公司过去的经济活动所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一个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或者说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必要的物质条件表现为货币资金、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料、材料等。这些货币资金、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料、材料等称为资产。它们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除以上的货币资金以及具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以外,资产还包括那些不具备物质形态但有助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也包括对其他单位的投资。
资产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比如,货币资金可以用于购买所需要的商品或用于利润分配,厂房机器、原材料等可以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制造商品或提供劳务,出售后收回货款,货款即为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第二,资产都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也是企业所控制的。企业拥有资产,从而就能够排他性地从资源中获得经济利益。有些资产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但是企业能够支配这些资产,而且同样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的使用中获得经济利益。以融资租赁为例,对于所租人的资产,企业并不拥有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条款规定的租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到租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得这些资产的权利,在租期内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当视为企业的资产。而企业没有买下矿产使用权的矿藏、工厂周围的空气等,都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第三,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只有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才能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的资产。不能根据谈判中的交易或者计划中的经济业务来确认资产。
对资产可以作多种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流动性以及按有无实物形态来分类。按流动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或非流动性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在一年内变现的资产,如应收账款、存货等。有些企业经营活动比较特殊,从购料到销售商品直到收回货款,周期比较长,往往超过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就不把一年内变现作为划分流动资产的标志,而是将经营周期作为划分流动资产的标志。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变现周期往往在一年以上,所以称为长期资产或非流动资产。按流动性对资产进行分类,有助于掌握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从而进一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一般来说,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越大,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比重越大,则支付能力越强。
按资产有无实物形态分,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像存货、固定资产等属于有形资产,因为有物质形态。而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专利、商标等,都属于无形资产,因为它们都没有实物形态,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专利,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仅将专利、商标这些不具有物质形态、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资产称为无形资产。
2.负债
负债是指公司的债务,是公司过去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如果把资产理解为企业的权利,那么,负债就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承担的义务。
负债有如下特点:第一,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引起的由企业当前所承担的义务。企业预期在将来要发生的交易、事项可能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负债。第二,负债将要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第三,为了清偿债务,企业往往需要在将来转移资产,比如用现金偿还或者实物资产清偿,或者通过提供劳务来偿还,或同时转移资产和提供劳务偿还。也有可能将债务转为所有者权益。
按偿还期间的长短,一般将负债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预期在一年内到期清偿的债务属于短期债务。有些企业经营周期超过一年,这时,预期在一个经营周期内到期清偿的债务,也属于短期债务。除以上情形之外的债务,即为长期债务,一般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为净资产或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相对于负债而言,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所有者权益不像负债那样需要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其所有者。第二,企业清算时,负债往往优先清偿,而所有者权益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之后才返还给所有者。第三,所有者权益能够分享利润,而负债则不能参与利润的分配。所有者权益在性质上体现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利益,在数量上也就体现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个项目。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为留存收益。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企业日常从事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取得收入,在取得收入的过程中也会发生消耗,以收入抵偿消耗即为盈利,最终表现为净资产的增加。这里所讲的日常活动,指的是企业正常性的、经常性的活动,像商业企业从事商品购销活动,金融企业从事存贷款、证券投资业务,工业企业制造和销售产品,都属于日常活动。企业所进行的有些活动并不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工业企业卖出作为原材料的存货,这种情况虽然不是经常发生,但与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因此也列入收入。
收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如工商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有些交易、事项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由于不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就不属于企业的收入,而作为利得。例如,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益就不能作为企业的收入。第二,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形成应收账款,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也可能同时引起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比如销售商品抵偿债务,同时收取部分现金。第三,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按企业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的性质,收入有三种来源:一是对外销售商品,通过销售商品,取得现金或者形成应收账款;二是提供劳务;三是让渡资产的使用权,主要表现为对外贷款、对外投资或者对外出租等。
按日常活动在公司、企业所处的地位,收入还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项目,可根据企业营业执照上规定的主要业务范围确定,例如工业、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营业务是销售商品,银行的主营业务是存贷款和办理结算等。其他业务收入是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如工业企业销售材料、提供非工业性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一般应是公司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与收入相匹配,即为企业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盈利。与收入相对应,费用的特点在于:第一,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像固定资产清理损失就不是日常活动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所以属于损失;第二,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如耗用存货),也可能引起负债的增加(如负担利息),或者同时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第三,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按照其与收入的关系,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其中,营业成本是指所销售商品的成本,或者所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按照所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在企业日常活动中所处地位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营业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除营业成本以外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三个项目的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之后的余额。有些补贴收入也计入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减去有关期间费用后的余额。投资净收益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差额。营业外收支是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其中,营业外收入项目主要有捐赠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等。营业外支出项目主要有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等。
在上述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静态的会计要素,它们反映某一时点上公司的规模。而收入、费用、利润是动态的会计要素,是与公司的生产经营直接联系的,它们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静态会计要素之间、动态会计要素之间以及静态与动态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会计等式表示。这样的会计等式主要有以下三个:
等式1:
资产=负债 股东权益
等式2:
利润=收入——费用
等式3:
资产=负债 股东权益 (收入——费用)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是阅读财务报表,终点是做出某种判断(包括评价和找出问题),中间的财务报表分析过程,由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等认识事物的步骤和方法组成。其中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财务报表分析不同于企业分析、经营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等概念。
企业的基本活动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三类。
筹资活动是指筹集企业投资和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发行股票和债券、取得贷款,以及利用内部积累资金等。
投资活动是指将所筹集到的资金分配于资产项目,包括购置各种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活动是企业基本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
经营活动是指在必要的筹资和投资前提下,运用资产赚取收益的活动,它至少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五项活动。经营活动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企业的三项基本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在业绩评价时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
财务报表的使用人有许多种,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士。他们出于不同目的使用财务报表,需要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
1.债权人
债权人是指借款给企业并得到企业还款承诺的人。债权人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债权人可以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
债权人的主要决策包括: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贷款,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他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司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
(2)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资金的可能来源是什么;
(3)公司对于以前的短期和长期借款是否按期偿还;
(4)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借款。
2.投资人
投资人是指公司的权益投资人即普通股股东。普通股股东投资于公司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财富。他们所关心的是包括偿债能力、收益能力以及投资风险等等。
权益投资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司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以及公司收益是否容易受重大变动的影响;
(2)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
(3)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公司处于何种地位。
3.经理人员
经理人员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对公司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的个人组成的团体,有时称之为“管理当局”。
经理人员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经理人员可以获取外部使用人无法得到的内部信息。他们分析报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报表。
4.政府机构有关人士
政府机构也是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包括税务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证券管理机构、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等。他们使用财务报表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
5.其他人士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主要包括六项内容: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获利能力分析、投资报酬分析、现金流动分析。
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公司偿债能力很差,收益能力也不会好;收益能力很差,偿债能力也不会好。提高资产运用效率有利于改善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下降,必然表现为现金流动状况恶化。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是指各类报表使用人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遵循的一般规范,可以概括为:目的明确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全面分析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动态分析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
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
1.明确分析目的
2.设计分析程序
3.收集有关信息
4.将整体分为各个部分
5.研究各个部分的特殊本质
6.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7.得出分析结论
五、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方法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最主要的方法是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结合。共同性使它们具有了可比的基础,差异性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特征。在实际分析时,这两方面的比较往往结合使用。
1.按比较参照标准分类
(1)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就是分析期与前期或连续数期项目金额的对比。这种对财务报表项目纵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动态的分析。
通过分析期与前期(上季、上年同期)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金额的对比,可以从差异中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改进工作。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项目的比较,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动态,以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增减变化,判断引起变动的主要项目是什么,这种变化的性质是有利还是不利,发现问题并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同业分析
将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与同行业的平均指标或同行业中先进企业指标对比,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成绩。与行业平均指标的对比,可以分析判断该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先进企业的指标对比,有利于吸收先进经验,克服本企业的缺点。
(3)预算差异分析
将分析期的预算数额作为比较的标准,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距就能反映完成预算的程度,可以给进一步分析和寻找企业潜力提供方向。
比较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揭示客观存在的差距以及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帮助人们发现问题,挖掘潜力,改进工作。比较法是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不仅报表中的绝对数要通过比较才能说明问题,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和结构百分数也都要与有关资料(比较标准)进行对比,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按比较的指标分类
(1)总量指标
总量是指财务报表某个项目的金额总量,例如净利润、应收账款、存货等。
由于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总量比较主要用于历史和预算比较。有时候总量指标也用于不同企业的比较,例如,证券分析机构按资产规模或利润多少建立的企业排行榜。
(2)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是用倍数或比例表示的分数式,它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代表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特征、属性或能力。财务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比较。它们是相对数,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因此广泛用于历史比较、同业比较和预算比较。
(3)结构百分比
结构百分比是用百分率表示某一报表项目的内部结构。它反映该项目内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代表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特征、属性或能力。结构百分比实际上是财务比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们同样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可以用于本企业历史比较、与其他企业比较和与预算比较。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是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把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分析方法,包括财务的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异因素分解法。
1.比率因素分解法
比率因素分解法,是指把一个财务比率分解为若干个影响因素的方法。例如,资产收益率可以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两个比率的乘积。财务比率是财务报表分析的特有概念,财务比率分解是财务报表分析所特有的方法。
在实际的分析中,分解法和比较法是结合使用的。比较之后需要分解,以深入了解差异的原因;分解之后还需要比较,以进一步认识其特征。不断的比较和分解,构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过程。
2.差异因素分解法
为了解释比较分析中所形成差异的原因,需要使用差异分解法。例如,产品材料成本差异可以分解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差异因素分解法又分为定基替代法和连环替代法两种:
(1)定基替代法
定基替代法是测定比较差异成因的一种定量方法。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分别用标准值(历史的、同业企业的或预算的标准)替代实际值,以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2)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是另一种测定比较差异成因的定量分析方法。按照这种方法,需要依次用标准值替代实际值,以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此外,在财务报表分析中,除了普遍、大量地使用比较法和因素分析法之外,有时还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的涵义和形式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基本方法。比较分析法,是指将实际达到的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准相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所谓差异分析是指通过差异揭示成绩或差距,做出评价,并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为今后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引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所谓趋势分析是指将实际达到的结果,与不同时期财务报表中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差异分析和趋势分析都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所以统称为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有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两种形式。第一,绝对数比较。即利用财务报表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绝对数进行比较,以揭示其数量差异。例如,某企业上年的资产总额为1400万元,今年的资产总额为1700万元,则今年与上年的差异额为30万元。第二,相对数比较。即将企业不同时期的重要财务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其变动差异和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的一种方法。
2.运用比较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应注意相关指标的可比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指标内容、范围和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例如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必须大量运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中的项目数据。必须注意这些项目的内容、范围,以及使用这些项目数据计算出来的经济指标的内容、范围和计算方法的一致性,只有一致才具有可比性。
(2)会计计量标准、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来自账簿记录,而在会计核算中,会计计量标准、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有变动的可能,若有变动,则必然要影响到数据的可比性。因此,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对于由于会计计量标准、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动而不具可比性的会计数据,就必须进行调整,使之具有可比性才可以进行比较。
(3)时间单位和长度的一致性
在采用比较分析法时,不管是实际与实际的对比,实际与预定目标(或计划)的对比,或是本企业与先进企业的对比,都必须注意所使用数据的时间及其长度的一致,包括月、季度、年度的对比,不同年度的同期对比,特别是本企业的数期对比或本企业与先进企业的对比,所选择的时间长度和所选择的年份都必须具有可比性,以保证通过比较分析所做出的判断和评价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4)企业类型、经营规模和财务规模以及目标大体一致
这主要是指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对比时应当注意之处。只有大体一致,企业之间的数据才具有可比性,比较的结果亦才具有实用性。
(二)比率分析法
1.比率分析法的涵义
比率是两数相比所得的值。任何两个数字都可以计算出比率,但是要使比率具有意义,所计算比率的两个数字就必须具有相互联系。例如,一个工厂的产品年产量和职工人数有关系,通过年产量和职工人数这两个数字计算出的比率,就可以说明这家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在财务报表中这种具有重要联系的相关数字比比皆是,通过这些数字可以计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比率,这种比率通常叫做财务比率。利用财务比率,包括一个单独的比率或者一组比率,以表明某一个方面的业绩、状况或能力的分析,就称为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之所以重要,主要体现在比率分析的作用之中。如前所述,由于比率是由密切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数字计算出来的,所以通过比率分析,往往可以利用一个或几个比率就可以独立地揭示和说明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或者说明某一方面的能力。例如,一个总资产报酬率可以揭示出企业的总资产所取得的利润水平和能力;一个投资收益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投资者的获利能力等等。比率分析法在这方面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当然对比率分析法的作用也不能估计过高。它和比较分析法一样,只适用于某些方面,其揭示出信息的范围也有一定局限。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运用比率分析法时,还必须以比率所揭示的信息为起点,结合其他有关资料和实际情况,作更深层次的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更好地为决策服务。因此,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既要重视比率分析法的利用,又要和其他分析方法密切配合,合理运用,以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效果。
2.财务比率的类型
在比率分析法中应用的财务比率很多,为了有效地应用,一般要对财务比率进行科学的分类,但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权威的分类标准。美国早期的会计著作中对同一年份财务报表的比率分类中,将财务比率分成五类:获利能力比率、资本结构比率、流动资产比率、周转比率和资产流转比率,在这五组比率中又包括一些具体比率。这种分类现在已不多见了;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编著的ACCA财会资格证书培训教材《财务报表解释》一书中,将财务比率分为获利能力比率、清偿能力比率、财务杠杆比率和投资比率四类;我国目前一般将财务比率分为三类,即: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和营运能力比率。本书采用我国的分类标准。
3.运用比率分析法应注意正确计算比率
由于财务报表的期间不同,采用比率指标来对比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存在一些不可比因素。这是因为利润表是期间财务报表,反映整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而资产负债表只是反映某个时点的财务状况,反映不出各项目的全年平均数据。例如,用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与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相比较,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就需要一种合理的方法,计算出主营业务收入数字所涉及的全年平均应收账款。对于企业外部的分析者来说,不容易甚至不可能获得该企业每月应收账款的余额数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分析者只好用期初和期末的应收账款余额简单地平均,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假定在会计年度内各月的应收账款余额相等,没有考虑营业的季节性和营业周期的变化,也没有解决在整个会计年度内不均衡变动的问题。如果实际上确实变化不大,其计算结果是较准确的;如果变化较大,其计算结果会有一定的差距。分析者对此要慎重对待,需要结合其他有关比率指标一起分析才能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