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水浒人物品评录
8342900000026

第26章 朱贵有什么苦恼

朱贵的绰号:旱地忽律。什么叫忽律?查辞典,方知指的是鳄鱼。还有一解,也是指凶狠的动物。朱贵在工作实践中,混出了如此一个绰号,可见朱贵也不是白给的,也是有两下子或者几下子的人物。他在梁山上,不仅资格老,也是梁山泊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可是,他竟然没有混出个样子来,他的级别很低(相应的待遇当然也就很低了)。一些比他晚上山的人,级别待遇也远远超过了他。为什么?一句话,朱贵当初跟错人了,谁让你曾经是王伦的人呢?现任领导当然是不会重用你的,谁当老板也都是用自己的伙计。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朱贵别以为自己资格老,就想有什么待遇?不行!你能干也不行。人家说了,当年他跟已经下台的王伦领导关系密切得很。得,就这一条,你就算彻底完戏了。

或许有人要打抱不平了,像朱贵这样的老同志,参加工作时间又早,工龄又长(还应该包括杜迁、宋万这两个老同志),就算他曾经是王伦的手下,可那时候他也是在梁山泊工作啊,他也没有到祝家庄,或者大名府或者曾头市去参加工作嘛。历史清白,工作积极,按照干部政策,他也应该受到相应的待遇嘛。凭什么给弄得级别特别低了呢?朱贵也是死心眼儿,你怎么也不找宋江先生反映一下情况呢?你就说你跟王伦只是工作关系,并没有什么私人交情,组织上可以调查嘛。宋先生怎么也得考虑考虑吧。

话是这么说,可实际上并不这么简单。

咱们还是来说朱贵,既然你已经是王伦的人了,你也知道新寨主不待见你,如果你真的不在乎进步不进步,你就真的想混日子了,那也好说,反正老领导已经死了,新班子也不待见我,我怎么努力干工作,也不会入你们的法眼,我就是干出花儿来,也提拔不了,算了吧,就这么着吧,工资你们也不能不给我开,多点儿少点儿我也不在乎了。这也就没事儿了。不过你得是真的没事,你一定得心理平衡,看着别人“噌噌”地提拔,看着别人“嗖嗖”地涨工资,你也别眼热。关键是你能不能真的做到这一点,光嘴上说说不行。如果你做不到,你心里别扭,那你就得想办法。想什么办法?比如,你得首先跟现任的梁山泊领导把关系缓和了,不能让人家对你总有戒备,总有怀疑。你得跟晁盖先生,以及后来的宋江先生经常交心,比如逢年过节,你得去串串门儿,一次两次人家或许不爱搭理你,你也得耐得住性子,你总得厚着脸皮去,慢慢的人家也就搭理你了。然后,你得在他们面前反戈一击,说,王伦当年多么不是东西,你多么受排斥,如果不是晁先生、宋先生来了,你早就想跳槽了。这种昧着良心的话,你得经常厚着脸皮说,你还得表情丰富地说。或许人家开始不相信你,可是渐渐地就会对你转变态度。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嘛。这是最基本的做法,尽管有点儿没品位,可是你也得这么做。实惠!

可是朱贵没有这么做,是不屑于这么做?还是没机会?书中没有交代。或者我们猜测一下,朱贵也曾经试图与宋江先生重新搞好关系,只是宋先生没有接纳他罢了。唉,这就没有办法了,朱贵在宋先生眼里,就只能是这样了。与朱贵命运相似的,还有杜迁宋万两位老同志,也是一直就不受重用。为什么呢?你宋江先生总得有一个理由吧。其实,我们就是不论资格,论能力,这三个人也应该是不差的。宋江先生也要说了,“大家不要误会嘛,不要在职务上过多计较,谁说我宋江不重用老同志了?朱贵同志还是咱们梁山泊东山酒店的经理嘛!”猛一听,宋江讲的应该是实话。东山酒店,那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联络站,开设在梁山泊的水边,这个酒店还是在王伦时代,梁山泊派出去的间谍机构,还兼有联系山寨、收集情报、输送人才的作用。林冲等一干英雄都是通过朱贵转送到的梁山泊。重要啊!晁盖时代没有撤销朱贵的经理职务,宋江当了一把手之后,这个间谍机构也没有撤销。为什么?晁先生和宋先生也都觉得重要啊。如此一个重要的机构,按照常理分析,晁盖时代或者宋江时代,都应该换掉朱贵,另选派他人。为什么没有派别人去?只有一个理由,无论是晁盖还是宋江,都不放心别人,挑来选去,还是觉得无论从能力上和经验上,还是朱贵合适,于是,就只能由朱贵继续负责。如此说,不论是晁先生还是宋先生,对朱贵的能力还是放心的。随便换个别人行吗?且不说工作能力,仅仅说政治立场,也得是经过考验的人才行啊。试想,如果换上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如果换上一个总想暗通秦晋的家伙,那还不得偷偷地跟朝廷密切联系啊,得三天两头往朝廷那里传送情报啊,那朝廷的军队说不定早就对梁山泊偷袭了几回呢。晁盖先生和宋江先生都说过:“行了,还是朱贵同志继续干吧。否则,我们当领导的,晚上也睡不着觉了。”

再说宋万与杜迁,这两位也不是白给的,宋江当然知道他们的工作能力,否则攻打大名府,就不会给他们二人派活儿了,派他们两个去负责解决梁中书的住宅,这是擒贼先擒王的工作啊。非常之重要。为什么派他们去?至少有一条,老同志经验丰富,办事认真,派他们去让人放心啊。宋万的绰号:云里金刚。杜迁的绰号:摸着天。听听,多么气派的名头啊。可见他们是有战斗经验,是有工作能力的老同志。宋江先生肯定会在战前动员大会上讲:此举关系重大,所以派宋万与杜迁两个久经考验的老同志出马担当,别人就不要再争了。写到这里,读者或许有疑问了,谁说宋江让老同志坐冷板凳了?这就是重用他们嘛!

这里有两个概念要区别。什么叫重用?什么叫使用?从字眼儿上看,重用就是派给你重要的任务。如此解释,朱贵宋万杜迁,都算被宋先生重用了。可事实上,他们三个人肯定不能这样认为,他们一定会觉得宋先生只是使用他们。你设身处地想想啊,如果你的领导天天给你派一屁股活,你加班加点儿也干不完,点灯熬油是常有的事儿,你或许觉得领导真是重用你了。可是到了年底发奖金,你还赶不上办公室那个只管接接电话的女秘书呢,你肯定觉得心理不平衡,噢,敢情以前只是使唤使唤我呀。

不重用你,不等于不使用你;可是使用你,不等于重用你。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抛开一个硬性的指标,人们往往分不清楚使用与重用的区别,指标就有一个:待遇。待遇的第一个指标,就是级别。说别的还有什么用呢?宋江先生或许可以对他们讲,三位老同志啊,我们都是干工作嘛,什么级别高低啊,你们就不要再争了。可这是负责的话吗?就算是这三位不争级别了,可是你宋先生得给人家相应的待遇啊。

朱贵杜迁宋万,这三位的待遇实在是不高啊。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排名,他们远远地被放在了后边。如此说,他们相应的车补、房补、年终奖等等,都会低别人许多。他们能没有意见吗?肯定有。心里能平衡吗?肯定不平衡。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发过牢骚。我们可以认为他们觉悟高,不争待遇,不讲条件,知足常乐。我们还可以认为,他们有自知之明,他们明白自己在宋江眼中的分量。是啊,咱们都曾经是王伦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咱们都是犯过路线错误的人呀,现在宋先生能够继续使用咱们,继续让咱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安心工作,没有让咱们下岗,就已经很不错了,咱们得知足啊。

讲个现代的例子。某个公司有谈歌的一个熟人,公司的名字和熟人的名字,谈歌这里就不提了(别再引出官司来)。熟人的名字姑且叫朱二贵吧。朱二贵参加工作很早,也是这个公司的业务骨干。骨干嘛,当然就是公司的支柱力量了。他这些年来,一直跑市场开发,很是为公司作了贡献,公司领导大会小会都表扬,记者也来采访。可是,朱二贵的级别总也上不去,比他参加工作晚些的,甚至刚刚进公司没几年的大学生,都当了公司的部门主要领导了,有的甚至当了公司的副经理了,他还是一个开发部的副主任。谈歌问他,“为什么?你是不是工作中有不检点的地方啊?”朱二贵伤感地说,“什么啊,你不知道,我这个级别还是我们当年的老经理提起来的呢,老经理早就退休了,现任的领导和我们的老经理不对付,也就对我不放心了。不仅是我,凡是当年在老经理手下受到重用的人,都靠边站了。”谈歌说,“那你调个单位算了,何必生这个气呢?”朱二贵说,“唉,我爱人和孩子也在这个单位呢,我要是走了,他们不得更受气啊。算了吧,我将就着再干几年,就退休了。”说这话时,朱二贵沮丧极了,一脸投错了胎的表情。

写到这里,似乎有一个道理提出来了,这种人事上的别扭,似乎是我们在人事上的一大特色了。外国人是不是这样?谈歌不知道。

朱贵和杜迁宋万都走进了这个人事上的怪圈,他们尽管能干,肯定,也想干,可是他们无论怎么干,也就这样了。再想提拔起来是万万不能了。这三位老同志的下场都很壮烈,宋万和杜迁,都牺牲在了征方腊的战场上。朱贵侥幸没有死在战场上,却在杭州城里感染了瘟疫,不治而亡。万幸的是,朱贵去世前,还有他的弟弟朱富在身边侍奉照顾,亲情无限,也就不算凄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