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水浒人物品评录
8342900000024

第24章 蔡福蔡庆为什么丢了公职

蔡福蔡庆是同胞兄弟。蔡庆的绰号:一枝花(一个男人怎么起了这么个绰号呢?书中交代,蔡庆耳朵上总戴着一枝鲜花,故此得名。有趣);蔡福的绰号:铁臂膊(这哥们儿肯定有力气啊,估计“掰手腕”的功夫肯定厉害)。这兄弟二人本职工作是大名府监狱里的狱卒,且还兼着行刑的工作,负责执行刽子手的任务。如此说,这二人的收入不会低,兼着两份差事,肯定开着两份工资嘛。再者,监狱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国家公务员,就是一百个企业十年不发工资,他们这里也保险没事儿,他们绝不会为柴米油盐的事儿发愁上火,也不会为菜市场的土豆西红柿涨价而心惊肉跳。

如书上讲,蔡氏兄弟过着幸福快乐的小日子,应该知足啊,可他们还是上了梁山。为什么?他们是从卢俊义进监狱开始,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黑道儿。真是的,好好的公务员不当,稳稳当当的日子不过,怎么就上了梁山呢?这里边得有多少恼火的事由儿呢?

咱们从头儿说这件事儿。

也不知道水泊梁山怎么看上卢俊义了,唯一的理由是晁盖先生临终有遗言,谁逮住了史文恭,谁就当第一把手。于是,梁山好汉就认定卢俊义是理想人选。这事儿有点儿费解,梁山好汉里的关胜林冲呼延灼等人,哪个不是武艺超群,哪个是白吃干饭的?捉个把的史文恭还成了问题了?还用从外边引进人才?真成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了。可是领导层就这么定了,那好吧,就卢俊义了。

于是,梁山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定要把大地主出身的卢员外弄上山,要求他一同入伙。卢俊义当然不愿意了,“凭什么?我疯了傻了?这小日子过得好好的,干吗非要走黑道儿呢?不去!肯定不去!打死也不去!”可是天底下的事情,有时候你自己往往当不了自己的家。你说不去就行了?你卢俊义是梁山泊本年度开发的最新项目,是本年度山寨必须完成的一件主要工作,是考评宋江先生全年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句话,人家就是喜欢上你卢先生了。你不想上山?这可就依不得你喽!梁山好汉们开始动脑子、想办法、挽圈套、使阴谋,结果把卢俊义的幸福生活搞了个乱七八糟。卢俊义的管家也趁机浑水摸鱼,卢俊义的小媳妇儿也趁机红杏出墙。这两个内贼再一闹腾,内外夹攻,卢俊义还好得了吗?于是,卢俊义就被陷害到官府里吃官司了。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卢员外招谁惹谁了?

从这件事情上看,卢俊义不像是一个精明的有钱人,至少不像现在的有钱人那样有眼光。现在的有钱人多精啊,有了钱先找靠山啊,别看平时用不着,可得烧着香啊,得经常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了,搓搓麻将了,洗洗澡了,唱唱歌儿了种种,联络感情嘛。一旦有了事儿,就不用临时抱佛脚了,这些朋友都得帮忙,至少也得给你通风报信啊。卢俊义倒像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土财主,关起门来过自己幸福的小日子。平日里,肯定是跟任何人一概没有什么走动。什么喝喝小酒儿啊,打打麻将啊,钓钓鱼啊,泡泡澡啊等等,肯定一概免提,一点儿也没有,你们谁也别找我,我嫌麻烦。如此说,卢俊义还是个财迷,舍不得花钱。这不整个是一个“傻缺”嘛!你现在出了这种冤案,也就没有人上前帮你说情喽,墙倒众人推,破鼓乱人捶的局面就在所难免。而且,他家里的后院还起火了,出了恶妻还出了恶奴,早就忘记了什么一日夫妻百日恩了,早就忘记了主子当年对他的千般好处了,直恨不得让卢俊义当下就死。这个忘恩负义的管家李固还三天两头往衙门里跑,一个劲儿地往衙门里送银子,真跟催命似的哟:“喂,判了吗?唉,怎么还不判啊?快点儿判啊!哥儿几个,我可是拜托诸位了。行了,今天晚上我请客,去哪儿?你们说,海鲜大酒楼。吃完了喝完了,咱们得唱歌,唱完了咱们得洗澡,每人再发一个红包。可是卢俊义这件事儿,你们可得帮我快点儿办。不然,我真是睡不着觉哇!”就这样,李固一路紧催,卢俊义就定了死罪,很快就得执行死刑了。

梁山好汉不干啊,我们既然已经瞄上卢俊义了,准备拉卢俊义入伙了,就肯定不能让卢俊义被人宰了啊。那我们的前期投入不都打了水漂儿了吗?那吴用军师几个不是白折腾了吗?我们得把卢俊义从监狱里弄出来。捞人!于是,宋江先生马上派柴进下山,为什么派柴进?这里应该有说法,第一,柴大官人是有身份的人,前朝的遗老遗少,贵族出身。凭着这种身份,找谁说说情,这也是面子嘛。第二,柴进在江湖上威信高啊,谁不知道柴大官人呢?肯定还有不少追星族啊。柴进这两个字,就是一张明星名片。

柴进到了大名府,先花钱到牢里运作,得找牢头儿啊,就不用找熟人引荐了,直接上门儿吧。这就引出了蔡福蔡庆兄弟二人。柴进还真是一张社会名片,蔡氏兄弟能不见吗?赶紧见啊。柴进先生是大名人,能够主动来找咱们,那是咱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儿啊,那是给咱们老蔡家长脸嘛。于是,谈来谈去,蔡氏兄弟答应帮助卢俊义先把死刑免了。这就蛮够意思了,蔡氏兄弟已经给足了柴大官人面子了。换个别人,蔡氏兄弟可能就狗眼看人低了,至少也得推三阻四。

书中写蔡氏兄弟出场时,先自介绍了一番这兄弟二人:端的是两条好汉。这种夸奖有些虚伪。好汉什么?也就是梁山使了银子,这二位才见钱眼开的,才答应帮助卢俊义的。如果梁山泊一分钱不出,宋江先生再抠门儿,就派柴进空着两只手来,光拿嘴说说,顶多带着两条烟、两瓶子酒:“蔡家兄弟,这事儿可是靠你们了,事儿办完了之后,我们有重谢。这两条烟、两瓶酒,你们先收下。”这行吗?肯定不行!蔡家兄弟从来都是行家里手,从来都是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儿。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鬼子不挂弦儿。写到这里,读者也别怪蔡氏兄弟心黑手黑,人家干得就是这份工作。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你们梁山泊这是要救人命的事儿啊,你们不出大价钱能行吗?你们以为蔡氏兄弟开小卖部呢?柴大官人大老远来了,只要求弄两包方便面,要求便宜些,蔡氏兄弟肯定说,既然是柴大官人来买,什么钱不钱的啊,您看着拿,不就是两包方便面吗。就是啊,就是送给您柴大官人两箱子方便面,这才值几个钱呢?可这是卢俊义人命的事儿啊,蔡氏兄弟也是顶着风险干啊。你们梁山泊不出大价钱能行吗?肯定不行!

蔡家兄弟并不是不吃腥儿的猫。吃贿的事儿,他们干得非常熟练老到。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事情,他们一定干过不少回了。什么国家法律,监狱制度,他们才不管呢,只要给足了钱,他们就给你办事儿。或者说,给多少钱,就给你办多少事儿。书中写:李固拿着钱来找蔡福,拿了五十两“蒜金”。蔡福嫌少,说:“李先生,您没看到我们监狱的规定吗?上苍难欺啊。我帮不了您的。”于是,李固又拿出五十两。看到这里,读者好恨,这一个李固真是催命的阎罗啊,可是又偏偏这般小气,拿一百两金子就想办一条人命?估计蔡福也是心中一团怒火,干脆直说了:“姓李的,你少玩儿这套。就这点儿钱,给猫儿喂食呢?想办这事儿,难了点儿吧?”于是,李固拿出了五百两黄金,蔡福这才答应下来。这一情节写得非常精彩,把一个执法违法、贪婪索贿的蔡福写得活灵活现。这事儿就算定下了?没有。蔡福还没有来得及行动,梁山好汉找上门来了。柴进也送来了一大笔钱,是李固的两倍,一千两黄金。蔡家兄弟为难了,已经接了李固的钱,又接了梁山好汉的钱,李固要杀人,梁山好汉要救命,这事儿给谁办呢?如此说,蔡氏兄弟真是左右为难了。

为难不了,别小看了蔡家兄弟,他们是经常“吃完了原告吃被告”的主儿,什么场面没见过呢?通吃吧!他们上下打点,卢俊义被判了一个发配,就是说,死刑免了。梁山好汉这边也交代了,柴大官人的面子也给足了,“梁山好汉们啊,我们可是费劲了,为了免除卢先生的死刑,我们兄弟跑上跑下真是费大劲了。我们也就这么大能力,就办了这么点儿事,满意不满意的,您梁山好汉们就多担待着点儿吧。”李固那边也好讲了:“李先生啊,我们也用力了,可是上边就是这么判的嘛!上边不让杀他,我们兄弟能怎么办呢?我们兄弟也没有办法,好歹给姓卢的弄一个充军发配,也算对得住您了。”李固也没有脾气。

写到这里,谈歌感慨万端。您说,这监狱里的看守们如果一个个都跟蔡氏兄弟似的,这朝廷还好得了吗?

按照蔡氏兄弟的想法,他们感觉到自己这一回算是两边受贿,两边不得罪,两边都落个好人。梁山的金子也收了,李固先生的金子也收了,卢俊义这个烫手的山芋也推出去了。除去他们上下打点的本钱,他们这一千五百两金子,肯定有剩余啊,而且还不少呢。他们就想着回家偷着乐去了。可是,他们就是没有想到,卢俊义还是撞到了官府的网里,重新被抓了回来,重新被判了死刑。而且这个时候,梁山好汉也就红着眼睛攻打大名府来了,兵临城下,眼看就要破城了。这个时候,蔡氏兄弟大概遇到人生最大的选择难题。他们怎么办?

他们应该有两个选择:一、暂时出去躲一阵子,梁山好汉都杀进大名府来了,咱们也别跟他们搅和在一起了。咱们赶紧躲躲,等他们走了之后,咱们再回来。这应该算是一个选择,可是不行。为什么?将来上级肯定要来重新调查这件事,如果真相大白了,他们兄弟还是逃脱不了干系。二、彻底离开大名府,改名换姓,到外地去谋生,从此再也不回这个伤心之地了。这也不行,蔡氏兄弟,在大名府经营多年,家私细软,社会关系,都在大名府呢。他们也是人到中年了,到外地怎么混呢?他们除了当刽子手,当狱卒,别无所长。到外地打工能干什么呢?人生地不熟的,还不得饿死啊。再者说,现在大名府被梁山好汉包围得铁桶似的,他们拖家带口的,怎么逃得出去呢?这也不行。

没有选择了,只有跟着梁山好汉一起干吧,怎么说,咱们在卢俊义的问题上,也是有过贡献的,梁山好汉还不得高看咱们一眼嘛。于是,他们在破城之前,就与梁山好汉串通一气,这大名府算是陷落了。杀红了眼睛的梁山好汉,进城之后,真是砍瓜切菜,何止是梁中书与王太守一家被屠门,也伤及了一些无辜。好在,蔡氏兄弟于心不忍,忙着向柴进吴用二人求情,城中的老百姓这才幸免于难。书读到这里,或许已经听到了蔡氏兄弟心中的忏悔之声,祸由他们而起,他们已经后悔莫及了。

是啊,如果咱们重新假设这件事,如果蔡氏兄弟不贪赃枉法,不见钱眼开,行得端,走得正,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那么大名府的事情就得两说。卢俊义收监入狱,案子审定之后,就让梁中书本着从重从快的原则给杀了,梁山好汉们也就没有什么指望了,他们也就未必再攻打大名府。大名府也是朝廷的重要城市,重兵把守,梁山泊也得掂量掂量。是啊,卢俊义也死了,他跟咱们也没有什么交情,咱们也犯不着为一个卢俊义去跟梁中书拼命啦。卢俊义虽然是咱们看中的一个人才,可是人才死了,就是棺材了。算了,咱们跟梁中书的账,以后再算吧。咱们商量商量,再去别的地方找李俊义或者张俊义去吧。如果这样,大名府就不会有什么战争了。思前想后,整个灾难,就是由两个狱卒索贿受贿引起的。真是贪心起祸灾啊。

蔡氏兄弟终于还是上了梁山。他们不上山行吗?此时已经由不得他们兄弟了。可是,他们上梁山能干什么呢?基本属于没有工作可干,闲职,等于挂起来了。说到底,他们的本意是不愿意上梁山的,只因为一步错才步步错,后悔莫及了。至于后来跟着宋江被朝廷招安了,做了大官,这应该是蔡氏兄弟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