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茅台故事365天
8340200000095

第95章 申卷 酒趣之二 (6)

一晃过去二个月,李进刚回到队里,就接到县上参加招工填表体检的通知。三天后回队,村里却出了一件大事,十大碗肚子被爆破的飞石穿了一个洞,肠子流了一地,李进赶到时十大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十大碗勉强撑开半边眼睑,挤出一丝坏笑,“你自己把给你送行的酒喝了,快滚回城里去罢,免得我心烦。”说完,眼一闭头一歪,死去了。后来拿到进厂录用通知书时,大队党支书满脸醋意地恭喜他,说他要不是及时参加全县冬修水利大会战,他的名额就是别人的了。他拿着那薄薄的一张纸,忽然间泪流满面。临走时,他把那只酒瓶装进了背包。

一晃又过去二十年,有一天李进整理旧物,那只沾满灰尘的酒瓶子被翻出来,他立即擦拭干净,另开了一瓶茅台,把酒装进旧瓶,封好装入旅行包,锁上门直奔火车站。两天后他到了十大碗坟前,打开那瓶酒,一半洒向坟头,一半一饮而尽。

泪水再次模糊了他的眼睛,恍惚中十大碗正满脸坏笑地向他走来。

最珍贵的收藏

张玲玲

1991年3月,农民都在地里忙着施肥种瓜。我这个信贷员正在忙着盘点,却有一个穿着农民衣服的中年汉子找到信用社,向我打听是否能收购他家中一瓶最珍贵的酒。他说,他实在舍不得出卖他家那瓶最珍贵的酒,全是因为种西瓜急需肥料,家中拿不出来钱,才不得不用最珍贵的酒来换钱。这时,我已经将账目盘点得基本清楚了,心里也就坦然多了,正喝着茶水看电视,根本不相信眼前的这个农民家里会有什么最珍贵的酒,心里窃笑了一声,就让他去把最珍贵的酒掂来,让我也认认什么酒是最珍贵的酒。

只一会儿,他就从楼下把最珍贵的酒拎到了楼上。当他把最珍贵的酒送到我面前时,我顿时瞪圆了眼睛——啊,居然是最珍贵的茅台酒!是一瓶30年代产的茅台酒,商标没有一点破损,盖子也齐全。我高兴地问了问价,中年人说卖80元,我同意出钱,就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交给他。他接住钱,高高兴兴得下楼走了。我买到这样一瓶茅台酒很是得意,回到家后仔细地用水洗净,打上一层光腊,摆在了我的书案上。

此事过了大约5个月,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找到了我。她问我有没有买过一瓶茅台酒,我点了点头。老太太便非常激动地上前拉住我的手,说:“那瓶茅台酒是我母亲陪嫁的物品!我母亲已经去世,她唯一留下的嫁妆就只有两瓶茅台酒……没想到竟被儿子给卖了一瓶。你能不能把那瓶茅台酒再卖给我啊?”望着老人着急的样子,我急忙说:“可以。但那酒已被我掂回家了,请您改日来拿。”老人以为我是有意识敷衍她,她急嘴说加些钱也可以。我解释清楚后,她留下了地址,让我拿来酒后通知她,才低垂着脑袋走了。

我回到家中便找了个纸箱子,准备包装茅台酒。这时一个本地的朋友到家中串门,他问我慌手慌脚干嘛呢?我把退茅台酒的事说了出来,朋友劝我不要退给老太太珍贵的茅台酒,再说,谁敢保证那个老妇不是骗子啊?我听了他的话,心里犯了颠倒。但回想到老人那焦急的神态,又不像是故意装的,我顿时拿不定主意了。就在此时,我想起曾问过老人的姓名及住址……为何不上她村里瞧瞧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打定了主意,便利用休假日,开车到了老人说的那个村子。张开嘴一打听,还真有这个人。我是顺着村民指示的方向,很快就找到了她的家。我敲起门,里面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开了门。我说明来意后,小女孩便将我敬让到院里。我进了屋后,四处打量了一番,见到房里摆设非常的简单,只有一个桌子及几把椅子,靠南墙便是土炕。那张老桌子上摆放着的一瓶茅台酒,与我手里掂的茅台酒一模一样。小女孩听说我把茅台酒送回来了,她高兴得差点儿蹦起来。她说她奶奶一会儿就回来,自从没了一瓶茅台酒后,奶奶整天撇着嘴;奶奶见了这瓶茅台酒,准会吃顿顺心饭。

小女孩坐在我身边一个劲地给我讲,她奶奶最喜欢的就是这两瓶茅台酒,奶奶天天都要擦一遍……自从酒罐子被爸爸卖了后,奶奶天天不说话,总是冲着另一个酒罐子皱眉头……小女孩正说着,老太太从外边回来了,她见我来到她家很是奇怪。我说,我是来送还茅台酒的。随即,我把手里的茅台酒交给了老人。老人像接圣物似的双手捧着,仔细地瞅着,满足地笑着。老太太高兴得抿不住嘴,她把茅台酒敬放到桌子上后,就急忙为我凑钱。她拿出了她家所有的现金,又到邻居家借了点钱,并用报纸包了起来。老太太把钱送到我手上后,才发现钱全是零票子,有的甚至是一角的。

我扭头端详起老太太及小姑娘的穿戴,就立即明白了老人的家境确实不富裕。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对两瓶茅台酒那样上心,老人喃喃地对我讲了她的茅台酒来历。原来,老人有兄妹三个,自己排老三。母亲生她时,赶上民国战乱,母亲因为逃难月子里落了病。老人五岁时,她母亲就去世了。她母亲临走时,还念叨着茅台酒。因此,两瓶茅台酒就被老人视若珍宝,她天天擦拭。没想到,儿子竟偷偷地卖了一瓶……我知道了老人的茅台酒来历后,就实在不忍心再拿老人的钱了,便随手将那一包子钱放在炕头上。我借口告辞要走,老人却拉住我不放,硬是将一包子钱塞到我手里。我又坐了一会儿,趁她们祖孙二人忙着做饭招待我时,便将钱包儿塞在了炕席底下。

我在想,不喝酒的老人竟对茅台酒那样珍爱,像保护金珠宝贝一样爱不释手,这真是最珍贵的收藏啊!老人收藏的是母亲永远的身影,还有一份对骨肉深情的怀念。而我在收藏这瓶茅台酒照片的同时,不仅感受到收藏的乐趣,更是感受到善良与纯朴的可贵。我的收藏,也是最珍贵的收藏啊!

难忘的馈赠

马玉山

1995年12月20日,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在广东省佛山市的南海(县级市)举行。佛山市委副书记、市人大主任韩英同志以一名普通作家的身份,参加了理论研讨。当时微型小说与小小说等统一名字的争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自由发言时,双方就已经交起手来。韩英在会场上讲述起自己的创作理论,当他说到关于微型小说名字及其它诸如小小说名字之争时,拿起我的《小小说集》说,这种微型小说随便叫作小小说是不合适的。外国人叫什么咱不管;在中国,不管天南地北,都应该统一叫一个名字……

韩英说完没多久,我就上了台。我说,关于微型小说的名字之争是没有必要的。就像妻子可以叫作老婆,也可以叫作爱人等,都是可以的。把微型小说叫作小小说等也应当允许,反正都是指的是同样的作品。叫什么名字是小事,没必要浪费精力进行大张旗鼓的争论。接着,《百花园》主编邢可、《微型小说选刊》主编李春林等相继发言,他们基本上都拥护我的观点。关于微型小说的名字,不仅有叫小小说的,还有叫超短篇小说、微篇小说、一袋烟小说、短中短小说、千字小说、台历小说、袖珍小说、瞬间小说、一分钟小说等。确实是太多啦,要统一成一个名字,那真的发中央文件嘞。

会后,韩英同志丝毫没有因为我反对了他的观点而恼怒,反而极其亲热地走到我面前,很诚恳地说,你的观点是对的!说起微型小说的名字,的确跟妻子的名字情况一样,可以叫作“家里的”,“屋里的”……都对。咱们没必要花费时间去争论。我向你道歉……韩英激动地上前拉住我的手,拍着我的肩膀叫起我“老弟”。

我就是这样成了市委书记韩英的“兄弟”啦。“散场送行”的宴会上,我们喝的是洋酒。我那是第一次喝洋酒,喝得很少。韩英看在眼里,他特意让人到市面上为我买了茅台酒。最后,韩英硬是把那瓶茅台酒赠送给了我。虽然那瓶茅台酒在佛山市就被邢可老师他们喝掉了,可那酒瓶子及有飞翔着的仙女俯身捧着金樽敬酒的包装盒,我至今仍完好地珍藏着。我一看到那书写着“贵州茅台酒”并标明“珍品”字样的酒盒,就想起了那无比珍贵的文友情。我与韩英接触很短,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的文友。文友是以文字结交的朋友,属于君子之交。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过去的那个“淡如水”,跟现在解释的“淡如水”就大不一样啦。过去说的“淡如水”是说君子之交情谊淡薄得像水一样,没有深厚的情感。现在的“淡如水”是指淡而久远,情感像海一样深。也就是说,君子之交是深似海的。

情深似海、铁心知己、心心相印、肝胆相照……我与韩英之交就是如此。韩英同志是广东省佛山市委副书记、人大主任,他掌管着富冠中国城市50强之一的佛山市;而我只是河北邯郸的一个小小百姓……没想到因为争论,我们竟成了莫逆之交、肝胆相照的文友了。萍水相逢馈赠珍品,多崇高神圣的文友情啊!完全忘却了身份地位,漠视了贵贱贫富,跨越了权势地域……此文友情虽淡如清水,却芬芳馥郁。然而有的人却不懂得珍惜文友之情,他们沿袭了“文人相轻”的恶习,把自己看成“一朵花”,把别人看作“满脸疤”;他们惟我独尊、惟我第一,站在自己垒筑的小宝塔上,咒骂别的文人……他们对别人事业有成嫉妒得要命,他们心地狭窄难容得文友之情生存,难容得别人在事业上的辉煌。韩英跟那些心地狭窄的人绝对不一样,他赠送我茅台酒就说明他心地高尚。茅台酒这可不是一般的水酒啊!茅台酒是酒中之王,是我们中国最好的首屈一指的名酒。

真格是友情可贵,茅台酒最好!

雪山哨所茅台香

田国庆

战友聚会,尚未坐定,一个人忽然奔我直冲过来,抱住我就喊:“小田,还认识我吗,我是李伟呀”。“李伟?”我在脑海里努力搜索这个名字。一双熟悉的眼睛,充满了笑意,我一下子醒过味来,边喊“班长”边一下握住了他的手,再也舍不得松开。

“老班长,这些年你过的好么?……”我的声音有点哽咽。老班长戏谑地刮了我脸一下:“哟,哟,咋还哭上了啊?你可不是当年的新兵蛋子了啊!怎么还这么眼窝子浅?”

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幕幕,再一次把我带回到了十多年前,带回到了罕山脚下那个融入我青春和梦想的小哨所。

记得那是九零年的初春,我入伍来到科尔沁草原深处一个国防仓库勤务连当文书。年底新兵下连后,连长说:“哨所清净,有利于学习,你到哨所去吧”。于是,我便牵着运粮的驴子,走了十多里山路,来到了被战友们戏称为“三号高地”的哨所。

哨所就俩人,除我之外,另一位就是我的班长,也就是上任文书李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观察敌情、火情,巡查电网,烧火取暖和做饭。由于远离“大本营”,人又少,很多时候难免会寂寞和空虚。特别是大雪封山的日子,十天半个月也下不去,那种滋味就更加难熬,真有种一分钟也呆不下去的感觉。

还好,大约一个月后,受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和《黄河魂》诗刊社的邀请,我到登封参加座谈笔会,终于有机会下山透透气。少林古刹名扬天下,中岳风景美不胜收,玩得确实很畅快。可没几天,我反倒又怀念起塞北的那个小哨所来。笔会一结束,我便迫不及待踏上了归程。

在郑州转车的时候,我想给班长带点啥,可带啥呢?思来想去,总觉得带啥东西都很难表达自己的心意。正犹豫间忽然看到离车站不远处有一家酒类批发店,招牌上还印有“茅台”的字样。“国酒茅台,好运自来”,生性好浪漫的我不由陷入了遐想——班长是吉林铁岭人,东北汉子爱喝酒那是公认的,至于这茅台嘛,自然是很难喝到。这么一想,我愁眉顿展。虽然从没喝过酒,也不知道此酒味道如何,但就凭着“茅台”这“牛气”的名字,一定能让班长满意。我翻遍了所有口袋,好不容易凑齐了两瓶酒钱,“唉,剩下的钱就只够一路吃馒头、咸菜回去了!”

回到哨所,班长满是艳羡:“新兵蛋子,真好福气,出去见大世面了啊!”嘟囔着问我:“没给你老班长捎点啥啊?”“有!看这是什么?”我把藏在身后的茅台酒递给了他。他看到“茅台”,先是一呆,接着就迫不及待鼓捣着打开了瓶盖子,“吱吱”就是两口,摇着脑袋,心满意足地“唉”了一声。半天才叹道:“好酒,好酒,茅台就是好啊!果然名不虚传”。说完一挑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