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借梯登天
8337400000046

第46章 抓住时机的“耳朵”

时机如同飘浮在空中的云,抓住它,你就会借势而上,功成名就;失去它,你就只能蹉跎一生,一无所成。

生活中到处充满机遇。就像罗丹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社会上开展的活动,报刊上的文章,人际关系中的交往,生活中的转折,工作上的得失等等,都可能给你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信息,而这些都可能是一次机遇或是一次引导你走向成功的契机,问题是你自身的素质能否足以让你抓住每一次机遇。

1998年,在卡塞尔即将下飞机返回美国时,拉斯维加斯正在上演一出拳击闹剧——拳王泰森咬掉了霍利菲尔的半块耳朵。

那时许多人看了这一闹剧之后,最多把它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谁能意识到竟有人将其作为发财的良机。

卡塞尔在咬耳丑闻发生之后的第二天推出了一种形状像耳朵的巧克力,上面故意弄成缺了一个小角的形状,象征着被泰森狠咬的霍利菲尔德的那只著名的耳朵,巧克力的外包装上还印有霍利菲尔德的大照。就这样,此种牌子的巧克力在众多品牌的巧克力中脱颖而出。卡塞尔从此便一举发了大财!

泰森咬耳丑闻,全世界大概有几十亿人都知晓,但是发现这个发财良机的仅有卡塞尔一个人。

一些身份、地位、智力、才能等基本条件相同或相似的人,由于存在着在一些关键时刻是否能及时抓住和利用机会的差别,最后导致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则潦倒一生。后者常常会埋怨自己生不逢生、时运不济,并以此心安理得地推卸和原谅了自己一再坐失良机的重大失误。

《心灵鸡汤》中写道:“当机会来临时,你应该不顾一切地将它抓牢。你可能会为自己的冲动而后悔一阵子,可是如果你放弃的话,你将遗憾一辈子。”

幸运女神只会去留意那些时时刻刻准备迎接她的人。总之,你若想得到幸运女神的青睐,就需要睁大你的眼睛,留意身边的一切事物。因为机会有时就像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一只脚跨在门内,一只脚跨在门外。你不搭理他,他就会不高兴地走开,你一邀请他,他就会马上进来。

美国有一位多才多艺的女演员叫玛吉。玛吉是一位很有天赋的演员,刚出道时,她一直在歌剧院扮演一些小角色,从未担纲过主角,一些行家们为了发掘出这位天才演员的潜能,一致决定让她在一部新歌剧中试演女主角。然而玛吉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之余却担心自己把戏给演砸了,因此,主动提出希望自己在艺术功力更成熟时再担此重任。结果,玛吉在这场歌剧中仍然扮演一个小角色。这场演出非常成功,引起了轰动,担任主角的演员因此而大红大紫。八年过去了,玛吉的歌艺终于成熟了,但是,一批更加年轻有为的演员成为了舞台的亮点,玛吉却再也没有扮演主角的机会了。虽然她为此后悔不已,但也无济于事了。

人生中的机会实在太少了。玛吉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干事不能等到万事俱备时再寻找机会,当机会来临时,一定要迅速果断地去抓住它,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果敢的精神去好好利用它,这样做你一定会达成所愿,实现你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天,各种信息与知识通过各种载体——图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以及网络媒体和小道消息,包括家庭和学校,以及单位,总之,只要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各种各样的信息就会扑面而来,让你的眼睛看不过来,耳朵听不过来,大脑想不过来,人们几乎被淹没在了信息与知识的海洋里。

我们开始变得有些难以适应,变得有点盲从,难以做出自主抉择。就像有的人,对任何新的知识都感兴趣,一个一个学位地去拿,一场一场培训去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其结果是非但学习没有太大长进,能力没有显著提高,反而把本应思考与创造的时机都给耽搁了。有的人越学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越觉得自己不行,就又觉得自己需要加强学习,像一个缩头乌龟似的不敢去想去做,如此恶性循环下来其结局自然大势不妙,眼瞅着别人的生活与工作蒸蒸日上,而自己仍然还在学与做之间犹豫不定地徘徊打转。

美国著名思维学家杰拉德·那德勒和日本著名思维学家日比野省三合著的心灵软件——超越创新思鳓一书中,讲述了一个收集有限信息的原理。即当你遇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只需在一定时间内去收集一定量的信息资料就可以了,然后马上就开始分析整理,得出新的结论来迅速解决问题。否则等待时机成熟只会耽误工夫,而且对信息了解太多了,反而会束缚一个人的手脚,使其缩手缩脚不敢去做事。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就需要培养树立这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和精神,才能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去勇敢地搏击人生。

机会在人的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中,其具体表现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很难将机会的作用准确无误地概括为普遍适用的几条几款。就以科学技术研究这一领域来看,机会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鉴于科技发展史上多得难以数计的机会事例,和基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身的实际体会,在科技界已形成一种共识:科学技术大量的重要发明发现,往往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机会因素。有人甚至把19世纪称为“偶然发现和发明的世纪”。可以这样说:科学技术研究,正是在于透过事物的偶然性,去揭示事物的必然性,从而作出种种发现与发明,以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

乍看起来,许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似乎是靠了幸运而在不经意间偶然获得了意外的机会,实际上这些机会的降临,却大都是他们付出大量心血后所得到的相应回报。只不过在他们“抓住”那些机会的时候,表现出了某些“偶然”和“幸运”的色彩罢了。特别是要能及时看出和抓住那些能最终带来革命性重大成果的特殊机会,无疑需要具有超乎常人的慧眼和胆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你不主动去寻找机遇,那么你就有可能与本应归你的机遇失之交臂,如此的“擦肩而过”是多么的令人遗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