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借梯登天
8337400000043

第43章 有机不借,过期作废

人一生的遭遇,往往决定于人生道路上的关键的几步是走对了还是走错了。这实际上也就是说,就看你在一生中的几次重要的机会到来时,是敏锐果断地及时抓住和利用了它们,还是让它们悄悄地溜走了,或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擦肩而过。

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一种人:当机会或贵人整天围在他身边时,他感觉稀松平常,所以有机会不借,有贵人不求,结果,等到时过境迁,机会和贵人失去的时候,他才追悔莫及。而那些成功人士,他们能够利用身边的每一个机会,借助身边的每一个贵人,为自己排忧解难,助自己走向成功。

在2000年底至2001年初,李嘉诚之子李泽锴的电讯盈科受网络泡沫的冲击,股价一跌再跌,遭遇前所未有的股市危机。“小超人”使尽浑身解数终挣扎于困境之中。这时,平常不愿在媒体和公众面前露面的其父李嘉诚忽然一反常态,频频出镜。

2001年春节前夕,1月18日,星期四,中午12时45分,李嘉诚、李泽锴父子及随行的两名保镖,突然双双在位于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出现。当他们穿过人来人往的酒店大堂,乘扶梯前往下层中餐厅“夏宫”之际,被宴会厅门外等候来访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的记者发现,全场即刻一阵热闹。当日他们在夏宫订了一间贵宾房,没有与往日那样去的大门一侧、不大引人注意的那一间,而是在侍应带领下,穿过厅堂走作位于大堂正面的那一间。当时正值午间就餐高峰期,大厅内的众多客人均可目睹两父子吃饭的情景,吸引了不少目光,招得阵阵耳语;每当贵宾房门打开时,大厅客人均引颈观望,企图窥看父子二人在房内用餐之景。饭局约在2点15分结束,李氏父子早知门外有数十名记者守候,还是一起走出夏宫。李嘉诚一见到记者便似乎带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笑眯眯地说:“怎么大家在这里?我可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样(洽谈收购大东所持的电盈股份),只是同朋友吃顿饭。”

李氏父子一起吃饭被记者碰上,绝非巧合,毫无疑问是事出有因。该酒店一名大堂职员讲述,李嘉诚每月都会有几晚上到香格里拉吃饭。此次与儿子李泽锴一同就餐于记者众多的酒店,恰逢盈科的股票狂跌之际,这难道不是李嘉诚用其名,在帮助其子渡过难关吗?这分明就是李泽锴借其父来助自己挣脱股市泥潭。

作为长江实业集团主席的李嘉诚与李泽锴父子俩有意在一家酒店公开进餐,名人的简单事情意义也不会单纯了,他们的共餐也不再是父子进餐那样意义简单了。而李泽锴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强调,配售事宜正做出部署,但法律所限,暂时不能公开计划。被问及电盈是否同刚来港的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洽商与新加坡电信合作之事,李泽锴则三缄其口。谈到是否向父亲求助,他说“没有主动(向李嘉诚)要求协助”。问及其父会不会主动相助,李泽锴说“你问他吧!”李泽锴同时还否认基金不愿吸纳电盈股份,并了解到有些基金一直对电盈进行研究,他对这些基金完全有信心,但待适当时再公布。对此前传言该公司互联网主营业务将延迟上市,他的回答,互联网主营业务计划一年中、当市场容许时上市,面对市场上种种传言,他无法逐一澄清。他有信心使电盈的47亿美元再融资计划顺利完成,银行给予该公司的息率比英国电讯低,他对此表示满意。至于市场盛传电盈价有机会下调3元,李泽锴表示会为股东着想。

李氏父子相约共进午餐的消息,即刻在香港金融界流传开去,闹得沸沸扬扬,上午仍是仅仅三元九角,只能喘息的电盈股价,下午一开市便急速反弹近一成。这饭局之后,市场陆续传出多项有利于电盈的传言,诸如持有电盈股份的中国电信,计划接下大东计划于下月抛售的16亿股电盈;更有不少人大胆地揣测李嘉诚要出手接货,撑住小儿子李泽锴等等。在后来长达一个多星期时间,狂沽电盈的对冲基金以及“空仓之军”,于是暂时鸣金收兵,马上在市场买货补仓,使得电盈股价掉头猛升,超出4元以上的心理线,最后以四元两角五收市,升幅达一成。而李氏父子这一顿高调的“世纪午宴”,的确回报丰硕,既令电盈市值仅一天回升82亿元,又令电盈股价急挫局面扭转,使之暂时化险为夷。

当李泽锴的股市危机转危为安之时,人们如梦方醒。这显然是李泽锴父子演的一出双簧,财大气粗,一言九鼎的公众形象,就是要帮助儿子化险为夷,想帮儿子,父子无需多言,二人只需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起吃上一顿饭,闲聊上几句即可。这个简单的事情就足以达到目的,引起人们的猜测:老“超人”要出手了,由此,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得倒?真可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有时候,导致机会过期作废的是种种顾虑。如果能从大局和长远角度考虑,打消顾虑,就能够一借成功。

楚汉之争,刘邦常常因势力薄弱而打败仗。他有一员名叫韩信的大将。其人善战,曾率兵攻下了魏、赵、燕等诸国。

在攻打齐国时,韩信派使者前去拜见刘邦,说:“齐人狡诈,齐国又与强楚为邻,如果不设王震慑,就不足以镇抚齐地,请大王允许他暂代齐王。”

刘邦当时在军事上为项羽所牵制,情绪尚不稳定,极易动怒。听到韩信所求之事立即变了脸色,便止不住地骂:“他妈的,他坐困荥阳,日夜盼望你韩信带兵来救,你不但不来,反而借机要挟自立为王……”

正说着,刘邦的脚被人狠狠地踩了一下。他忍着疼痛,目露凶光向众人扫去,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唯有坐在他身旁的张良向他示意。

张良靠近刘邦,悄声说:“大王,如今韩信手握重兵,右投则大王胜,左投则项羽胜。他们对他的要求怎么可以置之不理。”

张良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现在他们正当危急时刻,一旦闹翻,他自立为王,他们也不能把他怎么样。逼急了他,倘若他与项羽联手,大王你的大事危矣!不如趁势正式立他为王,调动他的军队击楚。这才是上上之策。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请大王赶快定夺!”

刘邦此时才慢慢地冷静了下来,依据当前的局势,也只能借此机会封韩信为齐王。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刘邦以齐王之名笼络住了韩信,而众所周知,汉朝江山几乎是靠韩信带兵打下来的。要是刘邦当然因一时顾虑而不韩信,让这个“贵人”流失,那么,他能否成功可真就难说了。

有机会不利用,过期作废。机会也好,贵人也罢,不可能永远守候在你身边,随时间的推移和时势的变迁,一切都可能改变,因此,只有抓住当前,有机会就去利用,有贵人就去求助,到手的利益才最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