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古族皇后
833700000121

第121章

我的母亲,章敏皇后,被誉为萧氏一族中,有始以来,最贤惠得体,温柔大方的一位夫人。

那个时候,我的父亲还不是邑昱的国君,只是萧氏一族的族长。

母亲嫁给父亲时,只有十五岁。父亲说,第一次见到母亲,便被她温柔的笑容所吸引。于是,便不顾族中长老和身为族长的祖父的反对,执意娶回不是萧族人的母亲。

事实证明,父亲的选择并没有错。

母亲从嫁入萧族的那一天开始,便谨守妇德,侍候丈夫,孝顺翁婆。每一行每一事,都做到近乎完美的地步。只进门一个月,便得到族中老少的喜爱。

就连向以挑剔严厉出名的祖父,都不仅点头赞可。

可想而知,当时只有十五岁的母亲,是如何的辛苦勤劳?

一个只有十五岁年纪的女子,能在短短一个月内,能将那些对她的冷嘲热讽,变成称赞她的言辞,这样的过程,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也是从这一件事上,便可以看出,母亲年纪虽小,却心机深沉而手腕高超,深识拢络人心之道。

随后的两年,母亲的威望日高。就连一直未有所出这样的大事,都未被族中长老们所深究。反而安慰母亲,不要太过焦急。

一向贤惠深识明理的母亲,自是不忍宗室血脉的延续在她这里断结,主动的为父亲纳了第二位夫人。

二娘长得花容月貌,深得父亲的宠爱。不长时间,便怀上了身孕。

母亲自然欣喜不已,忙前忙后的多方照料二娘的起居饮食。再一次受到了族人和父亲的称赞。

大哥两岁时,母亲有了身孕。对于疼爱着母亲的族人,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我的出生,为母亲的功劳薄上,再添一笔。

当我三岁时,父亲接过萧室宗主的位置。而一向操持家务大小事务的母亲,也不再操劳,经常出入庙堂古寺,修身参佛。

逐渐的,她已经不再理会过问族中之事。

而萧族在父亲的手中,日渐强大。

而母亲,这位萧族的第一夫人,已经成为了族中妇人们所争相效仿的楷模。

随着父亲权势的越来越大,整个萧族内部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多年权势的积累,已经让萧族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新一代族人,成为了父亲最忠实的追随者。而族中长老们,却不大赞成举族迁移。

两相争执后,最终还是以父亲为首的新生观念占了上峰。

族中长老们先后退位,由下一任青年族人接替。

就这样,在他四岁那一年,族中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早已不问族事的母亲,却依旧深居简出,吃斋念佛。

第二年的春天,父亲带领着族中大部分人离开久居的族地,移迁富庶之地——成原。

从那时起,父亲便有了称霸之心。

而那时的父亲,深黯为官之道,收敛锋芒,拉拢人心,迅速的扩充军队。

他称雄之心虽是初形成,却是瞒不过精明的母亲。

母亲虽是不问世事,却是比任何人都要看的清楚明白。

有一日,母亲把他叫到她参佛的后室。

凝重无比的对他说,她的时间不多了,他也已经晓事了,该是让他知道一切的时候了。

那时的他,懵懂无知,并不很清楚母亲所说的意思。

母亲并未因为他年纪小,而迟延告诉他一切。

母亲扳住他小小的身子,郑重无比的对他说:“离,母亲所说的话,你要认真的听着,并且要把它牢牢的记住。”

向来温柔平和的母亲,突然变得严厉起来,让只有五岁年纪的他,无法适应的感到有些害怕。但是,他却挺直了小小的腰板儿,认真的点了点头。

母亲看到这样的他,嘉许的露出了微笑。

极其疼爱的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低低的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母亲也不想这么早就告诉你一切,让你小小年纪便背上枷锁,但是,母亲也没有办法啊。”

那一晚,母亲对他说了很多。

而他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牢牢的记住了她对他说的每一句话。

他虽然年纪还小,却已经懂得了‘责任’这两个字。

父亲和族中的人只知道母亲出生于一书香世家,自小父母早亡,只与一名兄长相依为命。

我那只闻其名却未见其面的舅舅,也在我三岁上时,离开了人世。

这是所有萧氏族人,包括我的父亲都知道的事情。

而母亲,却有着另外一个身份。

一个与萧氏宗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身份。

从我懂事的那天开始,我便知道,每一位萧氏宗子,在他年满二十五岁时,就都可以有一位自已的贴身侍卫。

而这名侍卫,不同于族中的那些个普通侍卫。

他(她)是护守每一位萧氏宗子终生的铁卫,而他(她)并非出自萧氏一族,而是来自与萧氏一族有着上百年契约的古氏一族。

而母亲那不为人知的秘密便是,她也是古族中的一员。而她本身,却并不是出自古族。

大约百多年前,古族里出了个百年不遇的武学奇材。而身为古族中最为优秀的一员的他,自然的便成为了当时萧氏宗长的铁卫。

而当时的萧氏宗主是个性情多疑之人,见他武学造诣深不可测,加之脾气倔强,不肯全然而的顺从于他,便使了个计策,巫陷于他,想将他铲除。

他虽气愤难当,却是百口莫辩,无奈只得负手就擒。

哪里知道,就在萧氏宗主想要动手将他除去的前一晚,他无意间听闻了这一切皆是他主子的有意所为。

一气之下,杀了守卫,逃了出去。

气愤填胸之余,想要找那萧主算帐。可是,转念又一想,生怕会因此连累到族人,只能将满腹委屈都吞入肚里。

在连赶了五天五夜的路后,终于回到了古族居住之地。

找到了族长和族中长老们,将事情的经过学说了一遍。族中长老们虽是同情他的遭遇,却无奈为族规所限,不能收留他在谷中。以古族叛徒的罪名,将他逐出谷中。

伤心之余的他,一出了谷口,便一头栽头在地。

幸而一名不放心他的长老尾随而至,将昏迷的他给救醒。

醒来的他,发现了一件很不幸的事。

他中了毒,而且还是积郁了很深的毒。

于是,他明白,是那萧氏宗主早已经在他的饮食中投放了慢性的毒药。因为他功力深厚,一直没有发作。

而今时,他疲累过度,又加上心受重创。所以才会一股恼儿的发作出来。

那救醒他的古族长老,是打小看着他长大的长者,对他一向疼爱有佳,不忍心让他就此命丧黄泉。

于是,偷出了古族中视为禁令的‘菊花’令牌,告诉他上面有解毒之法。同时,也告诉了他,那上面的秘芨太过深奥,从未有人解开过。能不能解开其中奥秘,那就要靠他自已的造化了。

而他,到底不枉武学奇材的名号。最终是将刻在那上面的功诀解了开来。

而他也因此,沾上了那血腥无比的邪功。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在他开始习练那邪功时,自已的身体就已经在发生了变化。

每个月圆之夜,他都会感到体内如同被灼烤了一般的难受。武功层数练的越高,被灼烤的感觉越重。

后来,他无意间才发觉,只有吸食人的血液才能压制心中的这股灼热。

于是,每个月圆之夜,他便在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他也因此,踏上了杀手之路。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母亲的曾曾祖父。也是‘菊花宫’的开创人——古一商。

母亲的名字,并不叫章敏,而是叫古敏。

母亲和我那素未谋面的舅舅,是这一支古族人仅有的两名传人。

自小,母亲和舅舅便开始学着这们邪恶的武功。

习练这个武功,精进迅速,却也有着很深的后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