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8332000000009

第9章 企业界的玄奘——浙江宝石集团

——他用“遭人白眼、喝水充饥、九死一生”来形容自己的创业经历;“三分机会、三分人员、三分冒险、一分天赋”是他的创业心得;对于创新,他说:“真正衰老的不是皱纹,而是停止了学习与进取”。

——“如果你想成功,就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其实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意识或者直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有一种魄力和勇气。”

——“创业就要有一股韧劲,要不怕累、不怕苦,需要有一种冒险精神,这样就一定能闯出自己的一条生路。在最关键的时候,一个人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信念。只有带着坚定的信念上路,成功才会与你同行!”

从宝石的创业和发展历程来看,阮小明的执着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叩开成功大门的核心,在创业初始遭遇的心酸和艰辛更是日后奋发突起的最原始动力,阮小明和他的团队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真实的“梅花寒里开、成功苦中来”的画卷。

阮小明,1967年生于浙江台州。现任宝石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获“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优秀质量人”、“中国经营大师”、“2005十大风云浙商”、“浙江省十大优秀青年”、“浙江省突出贡献企业家”、“台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1994年,阮小明借资2000元起家创办宝石公司。在十余年时间里,宝石集团以不断奔跑的速度,形成以工业缝纫机为主业,集缝纫机电控、日本引进自动化铸造、服装整烫设备、工业绣花机、置业与酒店等产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宝石集团总资产6亿元,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

作为我国最大的特种工业缝纫机生产出口基地,宝石集团是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全国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全国诚信守法企业、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海关绿色通道企业、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培育发展的民营企业、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宝石还荣获了浙江省质量领域最高奖——浙江省质量管理奖。宝石集团的“宝石GEMSY”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宝石牌缝纫机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称号,宝石品牌荣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50强”第七位。

如今的宝石集团如同其名称一样,在企业界、在国内外市场中闪耀着宝石般的光芒,耀眼而让人瞩目。然而,当我们回首宝石的创业之路时,一幕幕心酸与艰辛呈现在我们面前,阮小明犹如“企业界中的玄奘”一般,用他的执着、勇敢为我们谱写了民营企业家创业的辉煌画卷。

宝石集团的发展历程

1994年,阮小明创建宝石公司,并开始创立“宝石”(“GEMSY”)品牌,“宝石GEMSY”商标在国家商标局进行全方位注册,出口创汇达800万美元。

1996年,宝石公司成功开发出曲折缝纫机,同时在非洲、欧洲、中东、美洲市场进一步拓展营销网络。

1998年,宝石投资9200万元对超高速绷缝机、暗缝机、高速自动剪线平缝机、高速曲折缝纫机进行技术改造,并将国内外分公司扩建到15家,成立宝石上海科技研究中心、营销中心。

1999年,公司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德国莱茵公司的CE、TUV安全权威认证。跨入全国民营500强行列,宝石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并获得省“五个一批”重点扶持企业。

2000年,公司将国外分支机构和办事处扩建到19家,产品覆盖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品种发展到80多个。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创利税1850万元,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各项经济指标连年居同行业前列。同年,成立宝石技术中心,公司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2002年,“宝石”牌工业缝纫机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

2003年,宝石公司在国外已设立了29家分公司、办事处。同年,宝石牌工业缝纫机荣获“中国名牌产品”。浙江省宝石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2004年,浙江省宝石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宝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以其核心企业与其他子公司组建了“宝石控股集团”。

2005年,宝石牌工业缝纫机荣获“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荣誉称号。同年,集团荣获浙江省质量领域最高奖——浙江省质量管理奖。公司被评为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宝石”(“GEMSY”)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7年,宝石集团荣获质量领域最高奖——全国质量奖。

一、艰难的创业

1994年,阮小明27岁,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向朋友借资2000元创办了一个家庭小作坊。这个小作坊由几间破旧房子、水泥浇注的工作台以及几台二手设备组成,简陋的房屋、简陋的设备,再加上一台买来的旧机器作为样机,这就是阮小明创业的开始。那个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十几年后,这个年轻人会创建出享誉国内外市场的宝石集团。

在缺乏资金、缺乏技术人才、缺乏条件的情况下,阮小明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牛”脾气,拜师学艺、认真钻研,经过艰苦的尝试和反复的工作后,终于在旧机床、土机台上制造出了第一台带电机的缝纫机。而这台缝纫机的出现也将阮小明带入了国内缝纫机界,也带到了国际缝纫机市场中去。

缝纫机制造出来了,此时需要将产品推向市场。在当时的缝纫机市场中,上海制造的缝纫机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市场,凭借当时阮小明的实力以及他的第一台缝纫机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是着实艰难的。在后来的回忆中,阮小明说:“我从来没有想过向困难低头。”在了解了全国市场状况后,阮小明发现要设法推销自己的产品,沿海地区、大城市不行,他最终选择去西部市场。

当阮小明只身一人来到了荒芜的大西北,他的艰难之旅也随之开始。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阮小明利用白天推销产品,晚上乘车,这样一站一站、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走下去。他通常不吃早饭,中午吃个馒头,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对着自来水管,喝凉水充饥。就这样日复一日,阮小明一直走到了内蒙古包头。在联络了几个区百货公司的二级站后,依然没有人愿意要他的机器,很多公司甚至不屑与他交流,对于已经习惯别人蔑视目光的阮小明来说,类似这样的碰壁次数已经难以计算。与此同时,走投无路、处境艰难的阮小明在包头街头又遭遇流氓,被抢走了身上仅有的120元钱以及脚上的解放鞋和身上的夹克衫。西北之行,对于阮小明来说是一大劫,整整一个月在外四处奔波,身体极度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风沙遍地、满目荒凉的大西北给了阮小明不小的打击。身心疲惫的阮小明在不断的打击下几乎到了崩溃边缘,眼泪不住地在眼眶中转动。阮小明想到了家的温暖,也想到了最不想轻言的放弃。

西北的市场没闯出来,阮小明并未停止脚步,他又选择去闯北京,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阮小明最终搭乘了一个临时调来拉牛羊和运送民工到北京的货车。阮小明在描述起这时的心情时,他说:“经过这么一番常人难以承受的磨砺,我的心情反而已经没有丝毫的惆怅。我的目标很简单也很明确,就是要让我的缝纫机找到市场,相信我只要努力,一定能找到市场。”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阮小明,一到北京火车站,他选择做的第一件事是去旅馆找黄页电话本。“当时我只知道缝纫机的首字母是‘s’和‘m’,因此缝纫机的图案就成了我找寻外贸公司的突破口。”从电话本上阮小明看到有许多大外贸公司都在北京西郊二里沟,阮小明顿时眼前一亮,好像看到了一线生机,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直奔北京西郊。“去外贸公司推销时,一副穷酸样的我少不了遭人白眼。有一次碰到了一位年轻的漂亮小姐,我问她周围有没有缝纫机售货点,她不仅不搭理,还不屑地白了一眼。那时的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世态炎凉”。二、事业的转折点——波折后的契机和奇迹连续的打击让阮小明开始冷静下来考虑新的突破口。内销不行,阮小明决定选择外销,而这条路也并非是一条简单的路,尤其对于在国内市场还没有知名度的企业而言,难度更是可想而知。阮小明最终抱着简单的目的,选择走一条不简单的路,而这条路是有相同境遇的企业想都不敢想的路,也正是这条路将宝石带出了国门。

确定发展思路后,阮小明开始用一切关系来寻找外商。在北京西郊遭遇无数次白眼后,阮小明偶遇一位好心老人,老人被阮小明的执着感动,向阮小明引见了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的一位同志,从这位同志口中,阮小明得到了五天后广交会召开的信息。激动的阮小明连夜启程返乡,带着自己生产的缝纫机,又向周围的缝纫机生产厂借了几台体面一点的样机赶到了广州。阮小明说:“当时,我的全部动力就是要创业,要成功,要改变自己的现状。”

广交会入场交易一天就是几十元,为了节省有限资金,阮小明借了个已过期的出入证想趁着来往人群混进交易展馆。很不幸的是,阮小明的小心翼翼,被保安发现,保安认为阮小明是小偷,将其带进了保安室。不容分说,检讨加烈日下一个多小时的罚站。来来往往的外商对阮小明行“注目礼”,这也让阮小明饱受羞辱,滴水未沾、烈日炎炎也让阮小明劳累不堪。

趁保安不留意,阮小明随人流再次跑进会场。进入缝纫机展区,阮小明找到一位需要缝纫机的外商,并同外商用蹩脚的英文加台州话进行交流。但是幸运光环笼罩在阮小明头上不超过5分钟,同在一个展区的浙江省轻工业品技术公司和上海市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两位领导发现阮小明没有资格参加广交会,于是又将其送进保卫部。并给了他扰乱国家外汇市场、扰乱市场秩序的罪名。处理结果阮小明将被收容并遣送回椒江。万般求情下,领导终于答应只要阮小明保证不再来广交会,就不将其遣送回椒江。走出门,阮小明想,不进就不进,但生意不能不做。

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诗句是写给像阮小明这样执着而锲而不舍的奋斗者的。在如此的困境下,在走投无路的情境下,阮小明终于迎来了改变他一生的转折点,在现在看来,这个转折点既是个契机,同时也是个奇迹。

无法再进入广交会,阮小明也想到了其他方法利用广交会这次难得的机会。当天晚上,阮小明跑到小商品市场花了3元钱,买了一个很小的望远镜。第二天,阮小明就站在距离展馆200米的地方用它观看着一个个老外出来、进去。很巧妙的是,阮小明对一位刚从展馆出来的外商很感兴趣,而这位外商也成为了阮小明的第一单国际市场订单的客户。当时客户的身边还有一位女翻译,阮小明对客户紧追不舍地询问是否需要缝纫机,一直不予理睬的女翻译无奈之下,气愤地对软小明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礼貌!我告诉你!客户已经定了。”阮小明没有死心,继续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产品,渐渐地,女翻译也被阮小明感动,和那位巴西客户交流一阵后,给了阮小明一张名片,并约定好见面再谈。在随后的吃饭详谈中,女翻译不仅帮助阮小明和外商之间更好地交流,更让阮小明记忆深刻的是,囊中羞涩的阮小明无法支付昂贵的餐费,幸好女翻译说今天巴西客户请客,这才让阮小明解围。在女翻译的帮助下,洽谈十分顺利,阮小明也拿到了平生第一张订单:价值500美元的50台缝纫机订单。

尽管这张订单相对于其他大公司而言,数目和金额都不大,但是这张订单对于阮小明以及后来的宝石集团,其意义都非同凡响。对于这个机会,阮小明说:“这张订单对我的意义远远大于500美元本身。”这首张订单让抱着简单目的,却历经艰难历程的阮小明终于看到了希望。随后的漂洋过海创业路上,阮小明遭遇了更多的波折,然而阮小明义无反顾、更加坚定地走上了这条艰辛寂寞之路。

三、创业路上的“玄奘”

在绝境之地,阮小明没有放弃,最终奇迹般拿到巴西订单,这也让阮小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1995年,在巴西市场的开发中,阮小明发现拉美地区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又离美国近,生意好做。阮小明决定独自一人去闯荡有着“美国后院”之称的拉美国家。闯国际市场不是那么容易的,连阮小明自己都说:“这段经历更是充满荆棘和坎坷,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的经历”。

由于不懂外语,独身闯荡的阮小明,多次在外国入关时被怀疑有移民倾向,被巴拿马、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关在移民局小房间,最长时间达两天两夜。在国外,他经常找最便宜的每天1美元的私人旅馆住下,四面透风,夜里风吹窗户哗哗响,通宵心惊肉跳。为找客户,就去翻黄页电话簿,见印有缝纫机图案的,就把它撕下来,千方百计找到主顾,同意先发货试用,然后付一半款、垫一半款,并邀请他来台州考察工厂。客户使用后觉得性价比较好,经销宝石缝纫机能赚钱,订单才一步步逐渐增加。

阮小明在国外曾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96年,为了尽快打开美洲市场,阮小明加足马力,五天的时间里竟跑了美洲五个国家,有时早上刚下飞机,晚上又马上登机。在一次国外市场洽谈过程中,阮小明从美国迈阿密飞到哥伦比亚,劳累过度的阮小明刚想趁机休息,就要起飞的飞机被防爆警察拦住。顿时,飞机播音员的声音、防暴警察的广播声、刺耳的警笛声交杂响起。乘客意识到飞机出事了,于是尖叫声、哭喊声四起,在一片慌乱中,阮小明也随着大批乘客快速转移出来,匆忙中阮小明甚至遗忘了飞机座位上的重要缝纫机样本。四处询问,阮小明找到了同在一架飞机上的一位中国人,在哥伦比亚大使馆工作的高守坚。这才得知是哥伦比亚游击队在飞机上放了炸弹,要是早一分钟起飞,飞机上所有人可能就没命了。这次惊险之旅也让阮小明和后来成为西班牙巴塞罗那总领事的高守坚成为患难之交。

1999年12月,阮小明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进行市场调研。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阮小明准备买机票回国。因为本想在委内瑞拉观光游览,于是阮小明预先订了三天后飞往哥伦比亚的机票。但由于临近年底,公司事务较多,加上调研的工作也提前完成了,阮小明决定提早一天回国。正是这无意之举让阮小明再次躲过了一劫。事后在华侨口中得知,原来定的航班到达哥伦比亚首都加拉加斯时,机场当地暴发洪水,整个机场被冲,在那次事故中,很多人遇难。而阮小明又幸运地避开大难。

多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经历九死一生的磨练,阮小明反而树立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创业就要有一股韧劲,要不怕累,不怕苦,一定要闯出自己的一条生路!

不懂外语,学历也不高,阮小明却依然只身去闯荡国际市场,众人都不理解,如何闯荡,靠什么闯荡?阮小明说:“我执意要去做,很简单,靠的就是一本在读初中时念的地理书。”

上学的时候,阮小明经常在一些街头宣传栏的照片上面,看到很多非洲的小孩赤着身子、光着屁股,他想这个国家肯定很需要衣服穿,要穿衣服,就需要缝纫机做。阮小明说:“我不懂英语,不懂非洲的历史,反而感到无所谓,不知道什么叫难。无知者也无畏,就凭着一个胆量,我只身闯到非洲去了。”

1996年正是苏丹内战爆发的时候,阮小明却一无所知。只身跑过去做生意。当时阮小明满脑子里装着的全都是“棉花”、“非洲第一”、“服装”、“缝纫机”,其他什么都没有,可以说一无所知。脑子里就是想找到海外的缝纫机市场。

当阮小明下了飞机,又乘车来到苏丹首都喀士穆时,他发现问题不对了。这儿哪里还有首都的样子,因为内战,道路上到处都是救济的帐篷,难民没有鞋子穿,衣服当然破旧不堪。耳朵里都是炮弹隆隆的响声,哪里去找“棉花”、“服装”、“缝纫机”……到处都是惊慌的面孔,失落的眼神,破旧的衣服,飘荡的难民……

因为对当地历史和实事缺乏了解,使得阮小明的“非洲缝纫机市场”美梦被炮火轰得粉碎,在非洲开掘“第一桶金”的梦想也荡然无存。在苏丹战乱的六天里,阮小明住宿没有一个安稳的旅馆,吃饭没有一个安静的饭店。路上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散乱的帐篷堵塞了交通,正常的社会秩序完全被内战搅得一塌糊涂。阮小明依然不甘心,到处打听消息,问内战什么时候能停止?老百姓的生活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缝纫机的生意能不能做起来?但是无人知道这场内战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最后,阮小明还是决定,从喀士穆坐马车到苏丹港,坐船到迪拜,然后,坐上飞往新加坡的飞机回国。就这样,非洲之行在一片茫然与混乱中结束。这也给阮小明今后的市场开拓带来了经验和教训。

编者点评

宝石集团的成长历程呈现给我们的是企业家对梦想、对成功的不懈追求。创业之初的艰辛和苦楚、汗水和心血,最终汇集成企业家的坚定和执着,打造出无比勇敢的勇士。成功无边界,无止境,而追求成功持之以恒的精神,远比成功的边界还要宽广。

宝石集团在这场企业界的玄奘之旅中,秉承至真至诚的理念,在重产品、更重人品的精神指引下,不断迈向一个又一个成功,同时也在不断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