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8332000000030

第30章 附录3 我国民营企业上市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有的企业已从初期的小企业逐步发展为现在的上市公司。上市融资让不少民营企业尝到了甜头,于是众多的民营企业把上市定为其奋斗目标,导致出现这样的状况:

(1)上市需求大于上市供给。我国的证券市场表现为上市需求远远大于上市供给,股权融资成为当今企业融资的首选和普通选择方式。上市的供给和市场容量绝对不平衡,国家不得不对上市实行计划额度控制,股权融资市场出现了在国家额度分配下的“虚幻均衡”。

(2)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良莠不齐。如果把民营企业入主的上市公司分成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两种情况来分析,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平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比沪深两市平均水平高出76%、25%和46%,而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分别要比沪深两市平均水平低19%和25%。可见,不少争相上市的民营企业在真正上市后又拿不出好的业绩,这与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环境条件不无关系,但最终要追究到其上市的动机,即应不应该上市。

目前民企上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直接上市;二是通过股权收购、资产重组“买壳”或“借壳”间接上市。由于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把为国企服务作为主要任务,民企直接上市有一定困难,加上大多数民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较小,券商由于发行“通道”限制而不愿意承销,因而直接上市的民企较少。多数民企采取的是“迂回”方式,通过收购已上市公司部分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来实现间接上市。这种方式进入门槛低,时间快,有低价买壳、高价融资的优势,因而受到较多民企的青睐。据统计,截至2004年年底,沪深股市1377家上市公司中,民企约有200家左右,其中直接上市的民企约为60家,其余2/3均为买壳上市。

但从上市后的表现来看,两种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直接上市的民企由于发行审核把关较严,改制较为规范、彻底,因而整体表现较好,其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在这方面民生银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1999年8月,当民生银行董事会开始讨论上市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应该分步到位,先定向募集资金,再进入资本市场;另一种则认为,应当抓住时机,直接上市。董事长经叔平经过慎重的思考后,果断拍板:直接上市。他认为:其一,上市能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增资渠道。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自身的资本金数量多少直接决定了银行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其二,“民生”上市后,不仅要受到股东的监督,还要受到证监会和成千上万股民的监督,有助于尽快促进民生银行经营的规范化。其三,上市对于提高民生银行的知名度,扩大民生银行的业务也有很大的意义。会后,民生银行立即成立了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德高望重的经叔平亲自挂帅,开始正式运作上市有关事项。民生银行发行成功后,资本充足率迅速的从10.48%提高到23%,大大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企业发行新股3.5亿股,每股11.8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共筹集资金40.88亿元。申购新股冻结资金超过4000亿元,中签率仅为1.0288%。这些数字生动地表明了投资者对民生银行巨大的投资热情。一时间“民生”上市在证券市场成为热门话题,5000多万投资者争相了解这家颇具特点的银行。

相比之下,借壳或买壳上市的民企则表现良莠不齐。一部分民企通过剥离原有“壳”公司不良资产,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进行实质性重组,给许多失去成长性的传统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从整体上看,借壳或买壳上市的民企呈现出较差的经营业绩,经营管理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原因主要是民企买壳容易整合难。“壳”公司原有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历史包袱较重,主业难以为继,业务结构调整乏力,特别是企业重组后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方面磨合、转换困难,买壳的民企原本寄予厚望的配股或增发新股难以实现,以致经常出现入主上市公司的民企股东匆匆而进又匆匆而出的现象。大股东的频繁易主,一方面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另一方面造成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影响了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有一些民企重组行为很不规范,假重组现象屡见不鲜,少数民企纯粹是为了二级市场炒作而介入重组,根本无心搞好公司经营。因此,目前我国买壳上市的民企整体效果不尽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