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有出息女孩的101个细节
8327600000037

第37章 提高女孩的竞争力(1)

家长在忙于帮孩子报钢琴班、舞蹈班之余,应当静下心来提高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即从孩子自身出发,挖掘他们成功的潜质,这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上乘之策。

教女儿做“社会人”

小孩之间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但是如果家长给予训导,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很显然,家长在女儿的社会化教育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如果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启发教育跟不上,很可能让女儿误入歧途。

社会化是一种过程,任何一个人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通过在群体中的活动,不断地学习承担各种社会角色,逐渐地充实,从而形成个性,渐渐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成员。女孩也将成为社会的一员,所以对于女孩的社会化教育不容忽视。对其最初的教育应从学习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入手,学习各种待人接物的处世原则。

对于孩子的社会化培养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摇篮,所以首先父母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生活中为孩子做出好榜样。

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儿吴青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冰心很注重对女儿的社会化教育,她常常将所学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点点滴滴地播进女儿幼小的心田。冰心在吴青还没有上学的时候总是教她歌谣,并给她讲很多故事。女儿最爱听冰心讲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冰心就给女儿讲从小失去母亲的大卫·科波菲尔一个人是怎样坚强地生活,然后又是怎样成才的。主人翁的善良和坚强对幼小的吴青影响很大。直到吴青过了花甲之年时,她也仍然忘不了小时候母亲讲的那些动人的情节。

冰心常常对女儿吴青说:“你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一个女孩子。你要为自己做的事情承担责任。”

长大后的吴青回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说母亲的这句话是对她影响最深的话。正是这句话使得吴青从小就认为,自己从来都不比男孩差,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就一定能成功。

冰心还常常教育女儿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要有爱心。

有一阵子,小吴青经常和男孩相约一起去捉麻雀,冰心就问女儿:“天黑了你最爱找谁?”

吴青说:“我最爱回到妈妈的身边,我知道妈妈的怀抱是最暖和的。”

冰心反问吴青:“你有没有想过,你捉的小鸟是不是也要找到它妈妈?”

从此之后,吴青知道了应该善待他人,关爱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在心里不应该总想着自己。吴青常常学着父母的样子,也特别注意保护环境,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出的时候,她从不随地乱扔东西,来到花园里,她也从不随便摘花。

冰心还常常鼓励吴青自己养一些花和小动物,以培养吴青对其他生命、对社会的责任心。

在吴青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的学校号召为抗战的将士募捐。小小的吴青将那些有钱人都找遍了,并向他们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于是,大家在这个伶牙俐齿的小姑娘不停地劝说之下纷纷慷慨解囊。

教育女孩,既要让她们有一个个性的发展空间,又不要让她们成为一个另类的人,因为女孩最终是要融入社会的。这就需要家长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让女孩自己去应对生活中的冲突,把这当做对女孩锻炼的机会,千万不可将成人的思维带给她们。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对女孩进行社会化教育呢?

(1)在重视女孩应试教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女孩的素质教育,平时多注意女孩的创新能力和良好性格的形成。

(2)培养女孩的社会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女孩早一点置身于社会的大家庭中。

小女生的秘密花园

广泛的兴趣爱好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而对于女孩则显得更为重要。每个女孩的潜能都是无穷的,父母要善于挖掘这一宝藏,发现女孩的秘密花园。

培养女孩的爱好,并能让女孩以此为乐,就能将女孩培养成未来的骄女。女孩的兴趣广泛,并能够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那就等同于掌握了一把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可能会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或者有更好前途的项目来自行安排女孩未来发展的道路。也有的家长按照自己固有的观点来强迫女孩放弃她们喜欢的东西,从而阻断了女孩的兴趣爱好。

成功的父母则能注意观察女孩的兴趣,并给予足够的欣赏和重视。

小君的妈妈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自控系的电子工程师,在当了母亲之后,思考最多的就是女儿的学业和前途问题。

妈妈注意到小君只要往棋盘前一坐就显得格外兴奋,而且确实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和能力。所以她既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干预而贻误了一个确实有天分的棋手,更不愿意为此耽误了女儿的一生。

由此,小君面临着要么去棋队,要么继续上学而放弃下棋的选择,她不想放弃学习,但是更不愿意从此放弃下棋的机会。

于是,母女之间进行了一次很严肃的长时间的交谈,而那年,小君虽然仅仅12岁,但妈妈并没有擅自为女儿做主,而是与她一起商量。

妈妈严肃又认真地问小君:“你很喜欢下棋,对吗?”

在小君的眼里,从来没有见到过妈妈这么严肃。所以她看着妈妈,不禁有点儿害怕了,但是心中强烈的愿望在支持着她,她点点头。

妈妈又说:“那好,不过今天妈妈要你永远都记住,下棋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选择了下棋,那么在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对自己负起责任来!”

如果这个场面换成了妈妈强硬地逼着女儿去上学,那么小君只有压抑着对象棋的爱好,安分地坐在教室里学习,也就不可能在国际象棋方面取得成就了。不可否认的是,在小君的成长路上,妈妈起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想培养女儿的兴趣爱好,建议父母采取以下办法:

(1)尊重并支持女儿的爱好。作为父母,要及时发现女儿的兴趣爱好。无论女儿的爱好是什么,父母在她的面前都要表现出一种极大的热情,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够挖掘出女儿的这种能力并监督她。这种爱好将来成为女儿的一种事业也好,作为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部分也好,父母都要告诉女儿坚持下去,将其养成一种习惯。

(2)帮助女儿实现愿望。女儿起初的爱好或许只是出于好奇,长时间后她就有可能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所以她能否长久地坚持下去,家长的监督作用也很重要。

一天,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兴高采烈地跟妈妈说自己要在学校的兴趣班报名。妈妈就问:“你知道兴趣班的项目吗?喜欢吗?”

女儿高兴地迅速回答:“我知道,是排球!妈妈,我特喜欢夺得冠军的女排姐姐们,我要像她们一样!”

妈妈于是给女儿报了排球班,但是她心中对女儿能否吃得了训练的苦没有底。

果然,在妈妈的预料之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女儿就回家哭着说:“妈妈,打排球好累,老师整天都让我们绕着体育场跑步、学青蛙跳,除了这些,还要做仰卧起坐。”

妈妈笑着对女儿说:“这是老师在锻炼你们的耐力和弹跳力,你不是想像冠军姐姐那样打排球吗?这些锻炼都是必备的基本功。妈妈相信我女儿是最棒的,女排姐姐能行,我女儿也一定能行的。”

在鼓励女儿的同时,妈妈还常常到女儿训练的地方看她训练和比赛。

渐渐地,女儿的排球成绩上升得很快,最后晋升为学校排球队的队长。

每个孩子就像一棵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而这时,父母就是女儿坚实的依傍。父母需要悉心地呵护这棵幼苗,帮助她、鼓励她,让女孩战胜困难,使她能够健康地成长。

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样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不要在孩子不感兴趣,还没有能力理解的时候,让他做任何不感兴趣的事情。”孩子的思维方式往往和成人的不太一样,成人可能更偏向于理性,而孩子则不然,尤其是女孩,更会偏向于感性。所以有时候,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在故意捣鬼,但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女儿被冤枉了。这就决定了当家长与女儿的想法有严重分歧时,家长也应该从自身上找原因,不宜将自己的观点强硬地灌输给女儿。

漫画大师蔡志忠在谈到教女的秘方时说他特别喜欢狼,是狼给了他莫大的启发。蔡志忠相信,正是得益于不加施教,才使得狼能够在极度恶劣的自然生态圈中代代繁衍而形成了极强的竞争力。所以,蔡志忠也决定对自己的独生女儿不加施教。

蔡志忠从不随便替女儿做决定,他主张让女儿自己拿主意。在女儿刚识得几个字时,每逢带上女儿上餐馆吃饭的时候,对于点什么菜,蔡志忠从不擅作主张,而是拿起菜单,将菜单上的菜名一一念给女儿听,由女儿自己挑选喜欢吃的菜。

在女儿上学读书时,有一次数学考试竟然考了个零分!妈妈在一旁气急败坏地越说越气,好脾气的蔡志忠却连一句批评的话都没说。他一边安抚焦虑的妻子,一边郑重其事地对女儿说:“你自己看你要怎样做才能提高你的成绩。”

蔡志忠一家在移民加拿大后,有一个周末,女儿缠着他说要开车出去兜风散散心,蔡志忠说:“那你是想去哪里兜风啊?”

于是女儿又开始歪着脑袋,自己想主意,事实上,女儿对加拿大一点都不熟悉,这就刺激了女儿自己去寻找答案。

正是在这种不加施教的教育之中,蔡志忠让女儿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让女儿明白了她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该怎样去做等。

父母经常会觉得,自己在管教女儿的时候,越是管教,女儿越是反对,有时候和女儿的关系甚至弄得很僵。但事实上,如果将娇女放养,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女儿上高二的时候,为了鼓励女儿,在她生日的那天,爸爸给她买了一个MP3,他和女儿约定:女儿在学习累了之后可以轻松一下,听听音乐。

女儿有了这个MP3自然很高兴,她也爽快地答应了约定。但是女儿经常是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歌,还时常上网下载一些新的流行歌曲。

这不得不让爸爸担忧。于是爸爸就对女儿详尽地分析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而女儿只是说知道了,并说这样并不影响她做作业,更不会影响她的学习和高考。

但是过了几天,爸爸看见女儿还是同以往那样,天天戴着耳机写作业,完全不顾爸爸的反对。

后来,爸爸实在忍不住,就又去跟女儿说。但是这次女儿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她开始抱怨爸爸爱唠叨,并说她自己的事情她知道如何处理和安排,甚至叫爸爸以后都不要管她了。这显然激化了女儿同爸爸之间的矛盾。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爸爸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总是很着急。但最终爸爸妥协了,他决定不再去强制性地管女儿。

因为爸爸是这样考虑的:也许起初女儿只是感到新鲜而已,而且学习压力确实很大,这个阶段,女儿需要调节自己、释放自己,只是她还不能完全控制好自己。等女儿的新鲜劲儿过了之后,自然又会回到原位上来。而女儿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松懈只是她进行自我调整之前必须经历的一种状态而已。自己强硬的措施或许可以将女儿的行为改过来,但是效果不一定好。

所以,在这之后,爸爸决定管住自己的嘴,不再在女儿面前说起MP3的事情,只是像以往一样检查女儿的作业。

事实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做作业不再戴耳机了,只是在走出书房的时候,时不时地会戴上听一小会儿。

当女儿顺利地考入大学之后,爸爸无意中问起女儿这件事,她说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确实是很分心,但是自己当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但高三学习紧张的时候,自己不愿意有任何干扰,也就不再听了。原来在女孩的心里,她一直有自己的标准和尺度。

家长不要总是把成人的思维强硬地套在孩子的身上,要允许女儿有自己的观点,而对于女儿的选择,家长只要给以正确的监督和管理即可。

揠苗助长不可取

如今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司空见惯,不仅仅是家长如此,学校、社会都在给中小学生施加压力,使孩子承受着和年龄完全不符的重荷。

在女儿出生后不久,易中天就从新疆建设兵团直接考取了武汉大学文学硕士。这样,易中天就不得不离开女儿,而妻子又经常从千里之外给易先生写信,抱怨女儿海贝不爱写字,只喜欢听人给她讲故事。

易先生将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尽管也是急在心里,但是每次仍然苦口婆心地劝导妻子不要过分担忧:“既然海贝不是那么喜欢写字,而她又喜欢听故事,就多讲一些故事给女儿听吧。”

老实善良的妻子心里自然犯了嘀咕,没有家长不哄着、逼着自己孩子学习的,而自己的丈夫却是这么不负责任,竟然还由着女儿的性子?于是,妻子写信责问丈夫为何对女儿放任自流。易先生很有耐心地给妻子解释:“无为而治是大治,对女儿的教育就顺其自然吧。”

事实上,对于女儿不怎么爱写字,易先生内心还是常常有一丝半缕的隐忧。但他知道,对女儿的教育既不能拔苗助长,又不能强迫。如果逼迫女儿写字,就只能使女儿产生厌恶的情绪,这是易先生最不愿意看到的。

一天,易先生看见妻子在信中这样说:“女儿想爸爸!”于是,易先生就突发奇想,何不让女儿和自己直接通信,用这样的办法来尝试着慢慢地让女儿主动写字?

起初女儿识字很少,易中天和女儿之间的通信内容多是“贝贝想你”“爸爸也想你”等几个简单的字。后来,为了能够跟爸爸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交流,女儿整天想着认字、写字。在不知不觉中,女儿养成了爱学习、爱写字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