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框架讲稿
8322000000006

第6章 集团财务控制框架要素之六———财务信息控制

集团财务控制框架的第六个要素是财务信息控制。六在中国可是个好数字,六六大顺,代表着顺利和顺畅,这正是我们控制财务信息的一个主要目标呀!搜集、加工、分析、使用财务信息是财务最基本的职能,真实、全面、及时、可靠的财务信息是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财务信息控制也是集团对成员公司实施控制的最基本的手段。

通常我们所说的财务报表,也有人称为财务报告,是整个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我们的财务控制主要是对财务报表进行控制、进行分析,进而影响集团的决策和经营活动。因此,对集团财务信息的控制主要是控制下属成员公司能及时准确地搜集、加工、分析、使用财务报告。在这里,从实用的角度,扩充一下财务信息的范围,即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表的三张主表、附表、财务分析报告、统计报表等。

这里所讲的财务信息,是基于在导论部分采用大财务论的观点,即财务包括会计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就是会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著作中讲的会计信息。为了和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在这一部分还继续采用会计信息的说法,希望不会引起大家的困惑。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美国会计准则的说法,我国2006年最新发布的会计准则称之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质。”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国际会计准则和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四项主要的信息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0年颁布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可以归纳为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成本效益性、重要性。我国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明确地归纳为几项特征,而是通过具体的文字描述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了便于记忆,我觉得还是归纳出来好。我认为可以归纳为8项质量特征,即真实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性、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这些不同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针对一个单独企业的会计信息提出的质量要求,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必须努力做到。我们站在企业集团从成员公司收集会计信息的角度,更关注下面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全面性:集团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成员公司都能够全部提供。

及时性:集团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成员公司都能够及时提供。

准确性;集团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成员公司都能够保证准确无误。

相关性:集团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成员公司都能够保证和集团的要求相关。

重要性:会计信息的获取是需要成本的,集团要求成员公司的会计信息应该都是重要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质量特征,就是通俗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9年公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将“可理解性”作为财务报表的第一个质量特性,指出:“财务报表中提供的信息的一项基本的质量特性,就是便于使用者理解。为此目的,人们假定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工商经济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费一点工夫去研究资料。然而,对于因其对使用者经济决策需要的相关性而应当列入财务报表的有关复杂事项的资料,不应当仅仅以其可能使某些使用者难以理解为由而予以排除。”说得多好啊,我们提供会计信息就是为了让使用者使用,但前提是让使用者理解其所接受的会计信息。可我们财务人员提供的以财务报表为主要载体的会计信息,通常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为设计财务报表的假设是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工商经济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费一点工夫去研究资料。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并不是都具有一定的工商经济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所以,财务人员要让会计信息通俗化,增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还真得下一些工夫。

二、会计信息的种类

1.按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分类

(1)对外财务会计报表。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投资者、债权人的信息需求,同时兼顾经营者的需要。

(2)对内管理报表。主要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者经营决策需要的信息。

2.按管理报表的层次分类

(1)成员公司报表,指每一个公司的会计报表。包括成员公司对外的财务会计报表,也包括对内管理报表。

(2)合并会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合并范围,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相关资料,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调整后由母公司进行编制。

(3)汇总会计报表,是指企业集团所有成员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数据的简单加总而得到的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政府企业主管部门对其管辖的所有企业的个别会计报表进行汇总而形成的会计报表形式。今天,虽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产权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并不彻底,一些政府企业管理部门虽然已经翻牌改制为某某集团公司,或者某某控股集团公司,但这些企业的产权并不完全为这些集团所有。这类企业集团依然在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管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经济工作委员,为了经济管理的需要,仍然要求这些集团编制汇总报表。例如,天津市中环电子集团,是由原天津电子仪表工业管理局改制而来,也是目前天津市规模总量最大的集团,受天津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经济工作委员会双重领导,其所负责管理的企业,一部分企业的产权归该集团所有,一部企业的产权不归该集团所有,但根据规定,该集团要负责向市国资委、市经委按期报送汇总的会计报表。所以,汇总会计报表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其存在的价值。

(4)分部会计报表,是指根据企业集团管理和控制决策的需要划分不同的主体(分部),并对集团的所有会计信息进行分解归类,形成有关这些主体(分部)的会计信息,其中对集团管理和控制决策的重要程度达到集团规定标准的,要按照集团要求予以提供的会计信息。分部会计报表的关键是分部的划分。按照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的要求,企业披露分部信息,应当区分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但从企业集团的管理实际出发,除了按地区和按业务划分分部以外,还可以按责任内容划分分部,按时间划分分部,按产权划分分部,按产品类别划分分部。分部报告主要反映分部经营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资产、负债等内容。

三、集团对成员公司会计信息控制的要点

假设既包括对外披露的会计报表、统计报表,也包括集团内部所要求的管理报表、财务分析的会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就可以认为集团对成员公司的会计信息控制,就是对成员公司会计报告的控制。那么,集团如何控制成员公司的会计报告?

1.建立会计报告管理制度

在集团会计报告管理制度中,要明确规定成员公司需要向集团报送的会计报告的种类、格式、填报要求、报送会计报告的时间、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

2.建立会计报告报送质量的评价制度

天士力集团的做法是,将所有成员公司报送会计报告的质量,按照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按月评定打分,根据成员公司的实际得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把所有成员公司成绩列表在集团范围内予以公告,并作为成员公司财务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3.加强对会计报告真实性检查

集团对成员公司会计报告真实性检查,可以由集团财务部门实施,也可以由集团审计部门实施,还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实施。

4.控制成员公司的会计政策

不管成员公司成立时间的长短,也不管其规模大小,只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都要执行集团统一的会计政策。成员公司的会计政策,必须报集团财务部门批准或备案。

5.子公司必须向母公司报送会计报告

企业集团往往采取多层次股权投资模式,形成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孙公司、重孙公司,这样在一个集团内就有了不止一个母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规定,所有的母公司都要编制合并报表,所以集团内的所有子公司,都必须向对其直接投资的母公司报送合并报表所必需的财务报告。

6.集团内所有的母公司都要编制合并报表

尽管会计准则规定,拥有符合合并条件的子公司的企业,都要编制合并报表,但是在集团内部一些应该编制合并报表的母公司,由于不履行对其子公司的管理职责,往往不编制合并报表,只等着年度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替它编制年度的合并报表。所以,要在这里强调一下,集团内所有的母公司都要编制合并报表。

7.建立集团内所有层次的成员公司直接向集团报送会计报告的通路

所有成员公司在向其母公司报送会计报告的同时,应直接向集团公司报送会计报告。曾经有人反对我的这种做法,提出应该严格按照母子公司理论,由集团内最底层的子公司,向其母公司报送会计报告,由其母公司编制完合并报表后,再按照投资关系逐级报送,逐级合并,最后归集报送到集团公司进行报表合并,进行财务分析。

从理论上讲,这种说法并没有错,而且当集团只有一个投资层次的时候,获取会计信息和编制合并报表在时间上也没有问题。但是,当集团采取多层次股权投资模式的时候,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就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就是严重影响到集团公司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集团的投资层次有五层的话,必然需要四次合并,每次合并假如需要两天的时间,最快也要八天的时间,加上最底层公司自身的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的时间,集团公司最快也得十几天才能编制完成会计报表。我到深圳一家采取这种方式编制合并报表的大型企业集团考察时,集团公司的财务主管说,他们要两个月以后才能编制出集团公司的合并报表,经常挨领导的批。所以,我强烈地建议,建立集团内所有层次的成员公司直接向集团报送会计报告的通路,提高集团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四、集团需要控制的会计政策

什么是会计政策?法规对企业执行会计政策方面都有什么规定?这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一个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关于会计政策的有关规定主要体现在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和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这两项具体准则中。

第28号准则第三条:“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第四条:“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政策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二)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三)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时点、具体应用情况。”

第33号准则第十二条:“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第十四条:“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除了应当向母公司提供财务报表外,还应当向母公司提供下列资料:(一)采用的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政策及其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75年1月公布的《国际会计准则1,会计政策说明》规定:“会计政策,包括在编报财务报表时,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管理、规则和程序。即使同一题目,在使用中也有许多不同的会计政策,需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选用最能恰当地表现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政策。”“所用的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应是财务报表整体的一部分。这些政策的说明一般应列在一处。”

根据以上所列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关于会计政策的规定,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要点,帮助大家加深对会计政策的理解。

(1)企业的会计政策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如果没有确定明确的会计政策,将无法合理合法地进行会计核算。

(2)企业的会计政策是企业会计报表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会计政策说明的会计报表是不完整的会计报表。

(3)企业的会计政策是可以进行选择的,而不同的选择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

(4)会计政策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前后各期应该保持一致。

(5)会计政策可以在会计准则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变更。

(6)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及会计政策变更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披露。

(7)合并会计报表时,必须对同类业务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

(8)对会计政策和母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的子公司会计报表,必须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调整其会计报表。

(9)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子公司要向母公司提供会计政策及其影响的资料。

这九个要点就是集团需要对成员公司会计政策实施控制的必要性。尽管法规并没有强制要求企业集团必须对成员公司的会计政策进行统一,但在企业集团的实践中,绝大多数企业集团都要求成员公司和集团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因为集团众多的成员公司如果采取不同的会计政策,第一,成员企业之间的会计报表缺乏可比性。因为不同的会计政策,会造成不同的财务确认、计量、报告的结果。第二,编制合并报表时,必须对成员公司所采用的和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一个集团假设有30家成员公司、20多项会计政策,如果都和母公司不一致,这个调整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第三,允许成员公司自行决定会计政策,也给经营者通过会计政策修饰会计报表留下了余地。所以,在实践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集团,除非不同国家法规的限制,都会要求统一会计政策。

集团实施会计政策控制的方式,就是集团要制定关于会计政策的管理规范,包括两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集团对各项会计政策的选择。

第二部分是集团对会计政策的管理规定。一般需要明确:

(1)各公司在制定有关会计政策的文件中,除法律规定外,必须和集团的规定保持一致。

(2)依据法律规定,采用和集团不同会计政策的公司,必须将其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报集团批准,并在各期报表中将这个影响予以披露。

(3)各公司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时,必须报集团批准,并披露因会计政策变更而产生的影响。

(4)集团合并报表时,必须审核纳入合并范围的成员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对与集团会计政策不一致的成员公司会计报表,必须按照集团的会计政策调整其会计报表。

(5)对违反本规定的财务人员,一经发现,限期改正,并对责任人予以处罚的规定。

尽管集团采取措施,在尽力统一会计政策,但是当集团的成员公司分布空间跨越国界时,包括我国大陆以外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不一样,会计准则也可能不一样,集团就无法强制统一其会计政策。这是所有跨国企业集团都面临的一个麻烦事,也是面向国际的财务软件开发商的一件麻烦事。根据调查,共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集团成员公司按照集团公司执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记账编制会计报表,成员公司再按照当地的会计法规调整编制其会计报表;二是成员公司按照其所执行的当地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记账,编制会计报表,集团公司再按照自己的会计政策调整成员公司的会计报表;三是成员公司分别按照当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和集团公司执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记两套账,编制两套会计报表。

这三种处理方式各有利弊,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方式。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特别关注两点:第一点,国际上各国家和地区之间采用的会计准则,正在逐步趋同,必须要求成员公司尽可能地采用和集团公司一致的会计政策;第二点,一些国家在国际会计准则和本国的会计准则之间,可以由企业自行选择执行哪一种准则,这样的情况下集团应该要求成员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因为有一部分国家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本国的会计准则,集团可以减少成员公司所使用会计准则的种类,减少调整和培训的成本。

讲到这里,关于集团对会计政策这个重要事项的控制,大家应该都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但我在其他场合讲解会计政策控制的时候,总有人希望我详细讲解会计政策的具体内容,由于企业需要选择的会计政策比较多,详细讲解恐怕没有时间。不过,我可以把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基本规范》中要求企业披露的会计政策在这里列示出来,供大家参考。

(1)会计制度。纳入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与母公司执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一致的,应披露子公司执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说明是否已按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2)会计年度。企业设立不足一个会计年度的,应说明其会计报表实际编制期间;若子公司未采用公历年度的,需特别说明。

(3)记账本位币。如果下属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与母公司不一致,需单独披露。

(4)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

(5)外币业务的核算方法。说明发生外币业务时采用的折算汇率、期末对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进行折算所采用的汇率,以及汇兑损益的处理方法。

(6)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说明各主要报表项目的折算汇率,以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处理方法。

(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如下属子公司为金融企业,对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认标准需要单独披露。

(8)短期投资。说明短期投资计价及其收益确认方法,说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

(9)应收账款与坏账损失。说明应收账款坏账的确认标准,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以及应收账款转让(质押、贴现)的会计处理方法。

(10)存货。说明存货的分类、取得和发出的计价方法,存货的盘存制度以及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办法,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

(11)长期投资。说明长期股权投资计价及收益确认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方法和期限;说明长期债权投资计价及收益确认方法,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说明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确认方法、计提方法。

(12)委托贷款。说明委托贷款的计价、利息确认方法以及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

(13)固定资产。说明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计价方法和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

(14)在建工程。说明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的时点;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

(15)无形资产。说明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摊销方法、摊销年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

(16)长期待摊费用。说明长期待摊费用的内容、摊销方法、摊销年限。

(17)应付债券。说明应付债券的计价及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

(18)借款费用。说明借款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原则,资本化金额确定方法。

(19)预计负债。说明预计负债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

(20)递延收益。说明递延收益的内容和摊销方法。

(21)政府补贴。说明政府补助的内容和会计处理方法。

(22)员工社会保障及福利。说明员工社会保障及福利的内容、计提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

(23)收入确认原则。说明各类收入的确认原则。

(24)建造合同。说明建造合同收入、支出的确认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

(25)关联交易。说明显示公允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

(26)租赁。说明租赁的分类、经营租赁会计处理方法和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

(27)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