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卷 相信明天,带着梦想和目标坚持创业
创业之初,前途未卜。梦想能否变成现实,要看创业者能否找对努力的方向,顶住残酷的市场压力。初生的阿里巴巴脚踏实地,在磨难中把握住了自己的机会。艰苦创业过程中的宝贵财富,理应分享给每一位相信明天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能实现梦想的人寥寥无几。有的历尽艰辛却一无所获,有的倒在半路,还有的因为害怕而不敢行动。
这个飞快发展的世界每天都会出现新的东西,每天都有新的励志故事被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而有些想创业的年轻人却抱怨没有机会,觉得好机会早就被别人抢光了。如果当年马云和他的17个小伙伴也这样想,今天就不会有阿里巴巴了。
没有行动的梦想只是幻想,机会就在被抱怨的地方。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初创业时面临的困难,比现在要面对的多了不知多少倍。但他们从中小企业的抱怨中发现了新的商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给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
阿里故事
1995年,马云在美国第一次看到互联网。马云搜索了第一个词啤酒,有各国啤酒,但没有中国啤酒,他又打了第二个词“中国”,什么都没有搜到。于是他决心在国内创办一家公司,用互联网技术改变落后的商业面貌,推动社会的进步。当时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薄弱,但马云立志要建成全世界十大网站之一,让全世界的商人都能用自己公司的网上交易平台。
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前景,马云和其他创业伙伴打算想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名字。大家想了一百多个域名,依然感到不满意。直到马云有一次去美国出差,在餐馆吃饭时突然想起了世界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
正直善良的穷苦青年阿里巴巴用“芝麻开门”的咒语打开了一座宝藏,从此发家致富。在马云看来,互联网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自己的公司以促进全世界的商人做贸易为宗旨,叫“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很容易获得知名度。
马云在餐厅里挨个询问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顾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阿里巴巴的故事,而且“阿里巴巴”的读音在不同的语言中大致相同。阿里巴巴这个公司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
不巧的是,有个加拿大人已经先注册了这个域名。马云软磨硬泡了几个月,最后不惜在尚未达成协议时就给对方账户打了1万美元以表示诚意(当时整个创业团队七拼八凑也只有50万人民币的启动资金),最后终于拿到了这个域名。他还顺势注册了阿里妈妈、阿里宝贝的域名,确保阿里巴巴这个品牌的完整性。
延伸解读
多年后,马云回忆道:“我取名字叫阿里巴巴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全球。我做淘宝,有一天也要打向全球。我们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建一家全球化的、可以做102年的优秀公司。”
“阿里巴巴”这个品牌名称本身自带流量,使熟悉“芝麻开门”这个典故的中国人民感到亲切,也有利于在全世界传播。平心而论,如果公司用的是其他名字,就很难起到同等的品牌效应。
1999年是阿里巴巴元年,这家公司在马云夫妇的公寓成立,最初只有18人。马云戏称大家是“十八罗汉”。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东挪西借凑出了启动资金,条件非常困难。他们有共同的梦想,但几乎只有马云一个人对未来信心十足,其他人都还很迷茫。
假如没有这次勇敢的创业,马云可能只是个无名小卒,也许会回学校继续做英语老师。他给自己的梦想不止一次实践的机会,才有了后来轰轰烈烈的阿里巴巴发展史。
阿里方法论
给创业者的五点建议
1.反思自己当初创业的原因
即使公司做大了,也要不断反思当初自己为什么要创业。这将让我们更加清楚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当人们忘记创业的初衷时,容易变得急功近利,难以坚持既定方针,迷失在市场变化中。
2.勤俭节约,珍惜每一分钱
创业者刚开始的时候缺钱,不得不珍惜每一分钱。可当他们财源广进之时,往往会养成铺张浪费的恶习。钱是企业家的资本,是重要的资源。众多知名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轰然倒下。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加强资金管理,对做事业非常重要。
3.保持激情和动力
我们之所以要创业,是因为强烈地想做这件事情。保持激情和动力,创业者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创业者不懂技术不要紧,可以通过寻找懂技术的人才,尊重这些内行人士,发挥他们的作用。假如你丧失了激情,不再有奋斗的动力,那么再多的有利条件也会变得毫无用武之地。
4.明确企业使命
认清自己的企业使命,带着使命感去打拼事业。没有使命感的公司,不仅凝聚力不强,而且团队的抗压能力也不行,很容易被困难拆散。无论你做出什么决策,都不应该偏离使命,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在迷茫的时候知道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5.树立共同的目标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你要为全体团队成员树立共同的目标。团队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诉求,说不定跟你的目标相冲突。为了避免彼此的力量相互抵消,必须以一个共同的目标来统筹组织的发展,让大家朝相同的方向发力。
给自己一个机会说“试试”
阿里故事
阿里合伙人、现任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的彭蕾是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曾经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市场部和服务部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官、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董事长,被视为马云的得力干将。
彭蕾原本是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升格为浙江财经大学)的教师。由于丈夫孙彤宇想与马云进京创业,彭蕾便辞去教师工作一起北上。马云在北京创业失败,回到杭州创建阿里巴巴。彭蕾继续追随,成为工号007的阿里创业元老。
很多人都说是马云的梦想征服了其他创始人。但彭蕾后来回忆说:“几乎都是他(马云)在讲,说我们要做一个中国人创办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张牙舞爪的,我们就坐在一边,偷偷翻白眼。”
那时阿里巴巴刚成立,马云被投资人拒绝了38次。彭蕾对马云的大话感到“既茫然,也没太大兴趣”,但她还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说“试试”。这一试就是十几年。如今的媒体把彭蕾与雅虎的CEO(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脸书的COO(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并称为“全世界互联网公司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高管”。
延伸解读
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于2006年加入公司,被马云称为“我们的总参谋长”。阿里人都称他为“曾教授”。曾鸣为阿里巴巴制定了发展战略路线图,并总结了很多创业经验。他认为,包括马云在内的阿里创始人最难的坎是在自信和自我怀疑中不断挣扎。
曾鸣指出:“创始人经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之间,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对的,有时候觉得自己想的全错了。万一把公司带到坑里怎么办?什么时候该民主?什么时候该独断?坚持还是放弃?中间肯定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这本身就是自我修炼的过程。最难过的坎就是这个坎:极端的孤独、极度的自我怀疑,但是只能相信自己。”
创业者个人可能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也可能缺乏相关知识。团队成员的能力类型可能优势互补,也可能大同小异。在创业过程中,什么时候该坚持自己的优势,什么时候该聆听别人的意见,是一门很难拿捏的艺术。
人们在事业没有做成之前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进展不顺就自我怀疑,一帆风顺又会得意忘形。缺乏自我怀疑的人不懂反思,缺乏自信的人不敢尝试。每一位创业者都要保持适度自我怀疑的自信。
阿里方法论
不要抱怨,脚踏实地
现代企业的主力军是年轻人,创业者中大多也是年轻人,对社会抱怨最多的还是年轻人。马云直率地指出:“年轻人容易从不自信变成自信,然后到自负,到傲慢。我们有这样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还存在着,但我们在不断完善。”
不少年轻人都有浮躁、傲慢的心态。这对创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马云一直强调人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说“试试”,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但同时他也提醒广大创业者,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不管企业现在是大是小,都要明确自己的方向,保持脚踏实地的精神。
永远要知道自己是谁,凭什么做到现在的位置,想要实现什么抱负,需要放弃什么东西。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创业者才能学会“回归自我”,不被残酷的现实打垮,不忘记自己的初心。
在很多人抱怨世界不完美,抱怨社会有很多不足的时候,马云却积极从抱怨中寻找机会。他呼吁每个人停止抱怨,摒弃浮躁和傲慢,回归自我,用积极正面的力量去完善社会,而不是去破坏社会。阿里巴巴能从无数创业公司中脱颖而出,能从互联网泡沫中逆袭,与这种创业者精神是分不开的。
多了解一下别人是怎么失败的
阿里故事
很难想象,马云曾经应聘过30多份工作,全都没被录用。其中一份工作是在快餐企业打工,25个人去应聘,24个人被录取,马云是唯一被淘汰的人。
当马云说自己要做互联网时,23个人反对,只有1个人说“你去试试看”。原因很简单,马云的学历不算出众,不懂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没学过管理,学习成绩也谈不上出类拔萃,只是一名与互联网行业毫不相干的英语教师。
在成立阿里巴巴之前,马云已经创业四年。在“中国黄页”奋斗了两三年,在外经贸部做了13个月临时工,结果都失败了。从北京灰溜溜地回到杭州。
“十八罗汉”凑了50万元人民币创办阿里巴巴,原以为可以支撑12个月,结果到第八个月就弹尽粮绝了。到1999年7月的时候,马云只能借钱给创业伙伴们发工资。阿里巴巴岌岌可危。
马云和蔡崇信去硅谷融资,被30多个风险投资基金拒绝。马云和彭蕾在杭州找投资,拒绝了一个浙江民营企业老板的高利贷,还在杭州世茂饭店拒绝了一次上百万美元的投资。直到第39家投资商高盛基金出现,阿里巴巴才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500万美元,挺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
延伸解读
很多人只看到了阿里巴巴的成功,却忽略了马云曾经的失败。马云不是完人,犯过很多错,受过不少挫折。但他没有被失败打倒,坚持自己的梦想,追逐着互联网发展的机会。“永不放弃”是他的座右铭。
即使在阿里巴巴最困难的时候,马云也依然坚持慎重选择投资商。他当时很缺钱,一再遭到拒绝,但机会上门时又拒绝对方,只因投资商跟自己的理念不合。这让公司多了一段困难时期,却也让阿里巴巴避免了过早夭折。
马云说:“如果说我跟别人哪里不一样的话,就是我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看问题的深度和别人不一样。每个人、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机会,就看你是否能够把握住。有人把机会看成了灾难,也有人把灾难看成了机会。遗憾的是,世界上多的是把机会看成灾难的人。”
他在创业之初饱尝失败,却把灾难当成了机会。他在顺风顺水时没有忘记灾难,反而去多了解别人失败的原因。成功背后付出的代价很大,阿里巴巴几次差点儿被错误决策毁掉,跌跌撞撞地挺过早期阶段。这些教训,马云终生不敢忘。
阿里方法论
不要迷信成功学
很多成功学的书把马云当作成功专家,但马云自己不这么认为。他在《赢在中国》第一赛季晋级篇第三场中建议参赛选手少听成功学讲座。他还常常告诫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因为我们要做102年的企业。如果有一天你上了什么封面,你就把自己当作上了一个娱乐杂志一样,不要认为那是成功。成功是很短暂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很大的。”
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往往有很多复杂的主客观因素。比如,马云认为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取得成绩,是因为这个时代给了他们机遇。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新兴的电子商务行业,就不会出现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
成功人士的方法看似科学合理,但通常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其他人盲目照搬的话,只是东施效颦,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是失败者多,成功者少的原因。
马云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故而建议人们不要听太多成功学讲座,而是多了解别人的失败经验。因为失败不需要什么恰到好处的机会和主客观条件,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导致失败。假如创业者能从这些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就能少走一些弯路,不至于在抓住机会之前被自己的失误整垮。
保持乐观、积极、坚持的创业精神
阿里故事
波特·埃里斯曼曾经是阿里巴巴国际及阿里巴巴集团的副总裁,主要负责公司的国际网络运营、国际营销及公司合作等事务。他见证并参与了阿里巴巴从创业小团队到阿里国际在香港上市的全过程。在离开阿里巴巴后,波特·埃里斯曼用纪录片《扬子江大鳄》记录了阿里巴巴及其创始人马云的崛起,并亲自担任该片的编剧和导演。
他在2000年时跟马云一起去柏林展览中心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2000”,同行的还有时任阿里巴巴欧洲事业部负责人的阿比尔·奥莱必。三人想借此机会向欧洲企业推广阿里巴巴,由马云在一间拥有500个席位的大厅发表演说。
谁知他们来到大厅时发现全场只有三名听众。但马云还是很快恢复镇定,热情洋溢地讲述了阿里巴巴的发展史和自己的个人经历。三名听众的掌声十分热烈。在结束演讲后,马云说:“别担心,下次我们再来的时候,这里肯定座无虚席。”
波特·埃里斯曼回忆道,马云根本没看他的简历,只是聊了5分钟就决定聘请他。而他也被马云凭直觉和勇气快速做决定的作风打动,相信“无论阿里巴巴成功与否,与他(马云)共事都将会是一段美妙的旅程”。
延伸解读
马云把乐观、积极和坚持作为自己成功的秘诀。乐观就是不抱怨,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未来,从别人的抱怨中找机会。积极就是有担当的勇气,有行动的决心,而不是停止在梦想阶段。坚持就是比其他人更能坚持到底,再苦再累再难也要走下去。
即使是一贯乐观的马云,也曾经坦言自己至少有过1000次想放弃的念头。但他最终对自己说“再熬一熬可能就熬出来了”,于是继续坚持下去。结果他和他的伙伴们真的熬出来了,把阿里巴巴变成了一家众所周知的著名企业。
与此同时,马云还告诫广大创业者,不要想着怎样能够一夜暴富,也不要想着怎样才能快富。很多人的问题是过于浮躁,希望马上成功。如果不能马上成功,就会抱怨不已,对创业持悲观态度。空有想法而不敢积极行动,遇到困难就会放弃初衷。拥有这种想法的人,真的不适合创业。
创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踏入此道。创业者应当学会乐观地看待未来,积极地寻找机会,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担当。假如不具备这些品质,即使拥有再聪明的头脑、再充足的资金,也不会走向成功。
阿里方法论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
在阿里巴巴早期发展阶段,马云总是让经理们拿出最乐观的估计,然后把最终目标提高到预计的3~4倍。他对众人说:“如果你都不去想象,它就不会发生。”据波特·埃里斯曼回忆,他们在年初总是觉得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但在年底时几乎每次都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
别看马云在制定目标时总是抱着乐观态度,他刚开始也曾低估了自己和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中的其他同伴。马云刚开始时逢人就说自己不是当CEO的料,只适合做英语老师。他还认为“十八罗汉”都不适合做高层管理者,因为大家都缺乏管理经验。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最初一直把公司正规化的希望寄托在从外部招聘的职业经理人身上。然而,今天的阿里巴巴高层管理者大多还是出自这批创始人。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成长为自己当年不敢想象的出色人物。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另一层意义是永远不要高估对手。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可以大意轻敌。在战术上要重视对手,向优秀的竞争对手学习,但在战略上一定要不惧对手。尽管对手的资源很多,但可能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强大。创业者要勇于挑战,巧妙竞争,找出对手的不足作为发展的重点,形成不对称竞争优势。
扛下困难,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阿里故事
2000年9月20日,马云宣布阿里巴巴进入紧急状态。阿里巴巴的“冬天”开始了,公司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马云在12月18日召开了全公司大会。他在会上指出:“现在阿里巴巴的发展遇到了很大问题:一、干劲、士气不如从前。人多是双刃剑,早期的氛围肯定会被冲淡,外面的人进来,一些人小富即安。二、网站没有进步,陷入迷茫。网站的使用是个人还是企业?网站建设陷入停顿。三、竞争对手。有些我们不认为是竞争对手的人已经起来。”
2001年1月,阿里巴巴把原来的10个办事处砍成了3个,原来工号100以内的老员工有一半被裁员。当时的阿里工号是按每个人加入公司的时间顺序排列的,马云是1号,前20号是公司的创始人,前100号是公司的老班底。公司里的40个外籍员工只剩下5人。
据阿里巴巴前首席技术官吴炯回忆,当时的形势是公司的钱只够烧几个月,离散伙不远了,很多人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认为阿里巴巴难逃一劫,只有马云还保持着乐观。不过,马云被媒体追问网络发展前景时,也忍不住大声说:“现在别问我网络的事,我也不知道它要往哪去。”
在这个互联网“最寒冷的冬天”,阿里巴巴深陷危机。即便如此,马云依然对互联网抱有信心,宁可选择“跪着过冬”,也不肯放弃阿里巴巴的事业。他的决心没有动摇,阿里人还在继续与命运抗争。
延伸解读
从2000年下半年到2001年年底,经过大裁员的阿里巴巴看似没有什么作为,实则在苦练内功。创业团队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开展“三大运动”(“关键先生”关明生就是在此时加入公司的)。马云说:“从2000年下半年到2001年西湖论剑召开,我们做了三件大事:‘延安整风运动’、‘抗日军政大学’和‘南泥湾开荒’。”
“延安整风运动”就是树立统一的企业使命、价值观。在此之前,阿里巴巴有杭州总部团队、香港特别行政区团队和美国团队。看似人才济济,但对公司未来的看法不一致。通过“整风运动”,留在阿里巴巴的人树立了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观。
“抗日军政大学”是指开设“百年大计”培训课和“百年阿里”培训课,对公司团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培训。通过这一轮充电,阿里巴巴的技术、销售团队掌握了专业的管理技能,公司管理走上了正规化道路。
“南泥湾开荒”是指确定盈利模式和主打产品。马云说:“大生产,我们的销售队伍,我们的产品必须出来。没有人会再来投资了,我估计后来的灾难会更长。我们更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要到机会来了,我们却没有准备好。”前两项运动都是为了“大生产”做准备的。
阿里巴巴通过“三大运动”打造出了一支精锐的团队,开始了中国供应商的销售大战。赫赫有名的阿里“中供铁军”就是这个时期诞生的。阿里巴巴在“寒冬”中存活下了来,为迎接“春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阿里方法论
马云的“跪着过冬”理论
2000年互联网遭遇了“最寒冷的冬天”。马云当时对员工说:“中国网站6个月之内有80%会死掉,就像新经济,有70%的想法要扔掉,只有30%能实现下去。这时你跟竞争者拼谁能活着,谁能专注。”
以这个形势判断为基础,马云提出了“跪着过冬”理论。他要求阿里巴巴全体员工不管多苦多累都要坚持下去,哪怕是半跪着也要挺着,不能躺下,不能倒下,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当其他企业大面积倒闭时,只要阿里巴巴是半跪着存活,就会迎来转机。
马云的“跪着过冬”理论一经提出就备受争议,但阿里巴巴用事实证明这个做法确实有效,它帮助公司度过了全行业的“寒冬”。对很多创业者来说,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遇到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想得更多的是选择急流勇退。
放弃容易,坚持很难。在所有企业都很困难的情况下,谁先放弃就等于先倒下了。而后放弃的企业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这是一个漫长的煎熬过程,会淘汰大批曾经不错的企业。当市场回暖的时候,剩下来的企业不会很多,大量市场空白有待填补。这些“跪着过冬”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阿里巴巴每次遇到困难时都坚持这个方法论,故而能逢凶化吉,转败为胜,再次赢得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