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8319900000065

第65章 第一商业帝国沃尔玛

最宝贵的经验是实战经验。一条实战经验胜过一百条空头理论,如果具有多种实战经验,那就更加不可小看。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帝国沃尔玛,以及拥有该企业、财产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富有家族的沃尔顿家族的致富案例。

富甲天下的沃尔顿家族

2003年,沃尔玛的全球销售额达到2590亿美元,2001~2003年连续三年排名《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榜首,2002~2003年连续两年在《财富》评选的美国最受尊敬的企业中排名第一。

2002年2月28日,沃尔顿家族的5位股东包揽了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的第6~10位,总资产达到1029亿美元,令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不得不刮目相看(比尔·盖茨的个人资产为528亿美元,大约相当于上述一半)。

由此,沃尔玛这5名持股人组成了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富有家族。

值得一提的是,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从5000美元开始,直到创造出沃尔玛这两个“世界之最”只用了短短的40多年时间,它凭的就是丰富的实战经验。

前人栽树后人凉

沃尔玛企业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骄人成绩,其基础正是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一手打下的。

1918年,山姆·沃尔顿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小镇上。

山姆·沃尔顿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这使他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产生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念头。

1936年,山姆·沃尔顿进入密苏里大学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并且担任学生会主席。1940年毕业时,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毅然报名参军,在美国陆军情报部门服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山姆·沃尔顿回到故乡,成为一位退伍军人。他没有等待政府“安置退伍军人”,而是拿出自己的5000美元,同时向岳父借了2万美元做本钱,夫妻两人在纽波特租了几间房子开了一家小店,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和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小店一样,山姆·沃尔顿专门经营5~10美分的小商品,实行薄利多销。

由于他们夫妻俩待人和善,附近的住户都愿意光顾他们的小店,所以生意特别兴隆。

谁知道,这一来便引起了房东的眼红,房东找借口收回了店面。这样,山姆·沃尔顿只好辗转来到本顿维尔。

天无绝人之路。况且,山姆·沃尔顿这时候已经通过开小店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所以他着手进行第二次创业。

山姆·沃尔顿创办的另一家连锁性质的零售店于1962年开业,取名为沃尔玛(Wal—Mart),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沃尔玛企业的雏型。

回过头来看,沃尔玛今天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最主要的是当年山姆·沃尔顿推崇的、一如既往贯彻到底的“薄利多销”经营策略。

薄利多销

山姆·沃尔顿在开始创业时,和我们现在的许多商家一样,主要经营名牌商品,企图以名牌打开市场。然而经营并不顺利。

因为既然是名牌商品,价格定位就自然较高。而那个时候的美国,正是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时候。

并且,山姆·沃尔顿的家乡是一个小城镇,他面对的是大量的中低收入家庭。价格稍高的商品,消费者更愿意舍近求远到城市或其他商店去购买。

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后,山姆·沃尔顿当即决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专门销售一些对消费者有影响的大众商品,但必须是优质产品,实行薄利多销。

能够确保薄利多销得以进行下去的法宝有两个:

一是大批量、规模化采购,以获得尽可能低的价格折扣;与此同时,大多数商品都直接从生产商那里进货,尽可能节省中间费用。

二是以明显低于当地市场价格(例如降价20%~40%)的低价进行销售,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形成一波波有效的购买力。

这一招果然厉害,很快就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质优价廉的企业形象,直到现在。

女裤理论

从薄利多销出发,山姆·沃尔顿总结出了一套著名的“女裤理论。”

山姆·沃尔顿认为:假如一条女裤进价是0.8美元,售价是1.2美元。如果售价降到1美元就会少赚一半的钱,可是如果能卖出3倍的数量,反而会赚得更多。

在经营实践中山姆·沃尔顿还亲身体会到,“只要商店能够提供最全的商品、最好的服务,顾客就会蜂拥而至。”因此,他向员工提出了两条要求:“太阳下山”和“十英尺态度。”

所谓“太阳下山”,是指每个员工都必须在太阳下山之前完成自己当天的任务,而且,如果顾客提出要求,还必须在太阳下山之前满足顾客。

所谓“十英尺态度”,是指当顾客走进员工所处10英尺的范围时,员工就必须主动询问顾客有什么要求,而且说话时必须注视顾客的眼睛。

这些经营销售理念,使得沃尔玛的连锁店越开越多。

18年过去后的1980年,山姆的个人资产竟然达到了6.4亿美元!

懂得“杀人不见血”

创业离不开与人打交道,特别是与上下水渠道打交道。

大富翁们通常都非常善于使用反常规的行为模式展开商业竞争,以竭力扩大自己财富。只要有利可图,甚至不惜与人作对,“厚黑学”更是运用得淋漓尽致。

例如,山姆·沃尔顿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他在竞争中经常扰乱市场价格,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就会不讲情面地向供应商杀价。

所有这些供应商们都领教过山姆·沃尔顿的厉害,和沃尔玛做生意非常不容易,但是为了争取到这个巨大市场,却又不得不与他打交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会一团和气的性格是不适合于创业的。这也是长期在“你好我好”的大环境熏陶下,绝大多数机关工作人员不适宜自主创业的原因之一。

精明的连锁经营道路

正确而独特的经营策略,使得山姆·沃尔顿很快趟出了一条经营捷径。

他马上决定,照搬照抄这种经营方式搞连锁经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从而使得薄利多销的方针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沃尔玛逐步发展成为大型连锁商业零售企业。

令人赞叹的是,山姆·沃尔顿在搞连锁经营时并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重点进攻大城市,而是相反,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专门避开城市、避开与同行的竞争。

与此同时,在具体扩张策略上,山姆·沃尔顿以公司总部为轴心逐步向四周扩散布店。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有效避免配送能力的不足。

例如,沃尔玛的每个配送中心半径范围规定为一天车程,即500公里。每个配送中心所覆盖的范围,相互之间实行无缝链接。

就这样,1990年沃尔玛终于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企业。随后,它于1991年开始向海外扩张,第一家连锁店就设在墨西哥城。

在短短的10年间,它在国外的连锁企业就发展到了英国、波多黎各、阿根廷、韩国、巴西、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中国等10个国家。

截至2004年6月,沃尔玛在全球共有4900家连锁店,员工总数超过150万人,每星期接待顾客1.4亿人次。企业形式包括折扣商店、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家居商店4种,全部由总公司控股实行直营连锁。

1996年,沃尔玛在深圳建起了第一家中国分店,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我国的17个城市开设了35家商场,总投资超过16亿元人民币。

子承父业,企业蒸蒸日上

1992年山姆·沃尔顿离开人世,根据他的遗嘱,沃尔顿家族的5位继承人——妻子、女儿、3个儿子——平分了所有家产。

山姆·沃尔顿的妻子海伦·沃尔顿,担任公司的名誉主席,实际上是在家里享清福;长女因为婚姻不顺而独居在得克萨斯州的私家农场里,不问世事;惟独3个儿子罗宾逊、约翰、吉姆,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财产,而且还继承了父亲的管理天赋,分别担任沃尔玛国际连锁超市的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和总裁,将沃尔玛的事业越做越辉煌。

难能可贵的是,虽然他们各有自己的小家庭,可是在经营管理方面却能劲往一处使,使得沃尔玛企业蒸蒸日上。

1995年以前,世界500强里还找不到零售企业的名字,当然就看不到沃尔玛了,而现在,零售业巨人沃尔玛已经连续三年登上了500强榜首。

计算机网络帮了大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对于沃尔玛而言也不例外。虽然这是一家零售企业。

早在1977年沃尔玛就完成了整个公司的计算机网络配置,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实现公司总部与各分店及配送中心之间的快速通信了。这在电脑已经普及的今天来看,是多么超前的意识。

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又花费4亿美元,从休斯公司购买了商用卫星,实现了全球联网、信息共享。

通过卫星和电脑互联,沃尔玛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与供应商之间实现了自动订货——企业总部可以随时清点任何一家连锁店内的库存、销售、上架情况,可以随时通知货车司机最新的路况信息、调整车辆送货的最佳线路!

到20世纪80年代末,沃尔玛只需一个小时,就可以对全球几千家商店的库存和销售进行一次盘点。

截止20世纪90年代初,沃尔玛在这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7亿美元,从而使得它在美国有这样一个神奇传说——它的电子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高投入得到了高回报。

沃尔玛企业可以借此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司运输潜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从而保证沃尔玛超市所售货物在价格上占有绝对优势,成为消费者的最佳选择,销售额和经营利润都得到大幅度增长。

始终坚持勤俭节约

尽管山姆·沃尔顿成了亿万富翁,可是他从小养成的节俭习惯却一点也没有因此改变,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直至全家都是“抠门儿。”

山姆·沃尔顿一生一世没有购置豪宅,不但如此,而且总是经常开着自己的那辆旧货车进出小镇。即使是理发,他每次也都是选择当地5美元的最低价。

然而,就是这个“小气鬼”却累计向美国5所大学捐出了数亿美元,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多项奖学金。

这一节俭传统同样“遗传”到了他的3个儿子身上。

作为500强企业中的龙头老大,现任沃尔玛总裁吉姆·沃尔顿的办公室只有20平方米面积,董事会主席罗宾逊·沃尔顿的办公室更是只有12平方米。不但如此,办公室内的陈设也都十分简单。

薄利多销、低成本扩张、节俭作风,令沃尔玛企业在短短的40多年内得以迅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