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8319900000040

第40章 经营的加法和乘法

财富积累究竟是怎样通过加、减、乘、除得来的?每个人的“算盘”不同,所得到的运算结果也大不一样。

人缘关系搞得好,在财富的积累过程中就能经常出现“加”和“乘”、难得看到“减”和“除。”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湖南省祁东县女大学生肖珍华的致富案例。

求职无望卖糖果

2000年6月,肖珍华医学专科毕业后求职无望,决定自谋职业。

干什么好呢?因为父母亲在祁东县城办有一家糖果厂,产品严重积压、工厂随时面临倒闭的窘境,于是肖珍华决心帮父母一把,脑海中萌发了在长沙开一家糖果批发部的念头。

得到父母同意后,肖珍华向父母的厂里借了10万元,第二天就赶往长沙。在亲戚的陪同下,她在高桥大市场租了一个铺面,正式开始了老板生涯。

在她的促销下,父母的工厂起死回生了,原来被辞退的工人也陆陆续续被厂里重新聘用。

诚信服务用加法

开张后的十几天内,肖珍华守着门可罗雀的水果糖批发部很着急。因为一个高桥大市场有数千家铺面,每天有几万人进出,谁都不会留意是不是又多了一个批发部。

留心观察的肖珍华发现,客户从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上下来,都是径直走向自己的固定进货摊位。而她由于刚刚开张,一个熟客也没有,只能独守空房。

由此她悟到:要让顾客上门,就要建立长久的客户关系。为此,她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达成交易的机会。

每当有顾客上门询问,她马上笑脸相迎,不厌其烦地向客户介绍各种水果糖的配方、生产日期、成本、批发价格、利润核算,让客户做到胸中有数。

万一客户提出订货,肖珍华一方面惟恐失去这个客户,一方面提醒客户少进一些货,回去后好销下次再进。客户面对这样一个“小女孩”自然心存感激。因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人实在,和她打交道放心。

客户临走时她还不忘交待一声,如果卖得不好,请在一个月内退货或调换其它品种。

为了考验她说话是否算数,2000年春节前的一天,一位外地顾客真的将一箱菠萝水果糖退了回来。肖珍华二话没说就全额退还了货款,令这位客户非常佩服。过后不久,他就把他当地的其他客户全部带到她这里来进货。

这就是肖珍华所称的“加法服务”——通过诚信经营,稳定并发展壮大客户群,形成1 1效应。

例如,此后的某一天,湖南省洞口县有位客商慕名来到她的批发部。由于他想考验一下肖珍华的服务态度,所以并不急于进货,而是一边看样品、一边提问题。他一连看了30多个样品、提了30多个问题,内容包括水果糖的糖水果汁含量、原料产地、污染情况、生产过程、顾客反映、售后服务等方面,可谓面面俱到。

肖珍华不但有问必答,而且耐心周到、不厌其烦,有的地方甚至还要解释多遍,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临走时,这位客户提出每个品种购买2.5公斤。肖珍华完全满足他的要求,照样以批发价进行结算。

令肖珍华没想到的是,仅仅过去几天后,这位老板就带来两位做糖果生意的小老板,三个人一共进了160件水果糖,3200公斤,做成了一笔大买卖。

从此以后,他就成了肖珍华的大客户之一。

经济效益用乘法

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肖珍华并不否认这一点。然而她比别人聪明的是,懂得运用乘法运算来创造利润。

2002年春节前夕,批发市场的水果糖价格纷纷上涨,肖珍华关照员工,在经营过程中利润计算要用“乘法”、而不能用“加法。”

一位新来的员工看到邻近的水果糖摊位,某种糖果的进价是每公斤3.6元,批发价是7.2元,也按照这个价格接待了怀北市一位客户,成交了400公斤。

肖珍华回来后得知,这位客户的钱已经收了、单子也开了,正等仓库发货装车。

按理说,这件事情客户并不知道,可是肖珍华却坚持不能这样做。她一方面批评这位新员工,一方面赶快赶到停车场去向客户解释原因、赔礼道歉,并且将多收的货款退还给客户。

这位客户深受感动,称自己做了十几年的生意,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不用说,他成了肖珍华的老客户。

这就是肖珍华的“乘法运算。”为了诚信经营,她从来就是明码标价,不但批发价格明码标价,而且连进货价格也一并标上,让客户知道自己的利润是多少。如果有人怀疑,她愿意让对方检查进货发票,以消除顾客疑虑。

由于肖珍华会“打算盘”,所以水果糖批发部的生意迅速好起来。开业当年的半年中,销售量就达到80吨,第二年即2001年就增加到了400吨。年终决算,每公斤水果糖平均利润为0.29元,全年获利12万元,大大超过了她上班的工资收入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