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时代的六堂必修课
8313900000043

第43章 一杯牛奶

一个家庭生活非常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产品。他的推销进行得很不顺利,从清早开始,走家串巷,敲了很多人家的门,可是得到的都是拒绝。傍晚时,他疲惫万分,饥饿难耐,绝望地想放弃一切。走投无路的他,拖着沉重的步子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口。他在门口站了一会,还是决定敲开这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喝。

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看到他饥饿疲惫的样子,这位女子连忙走进屋里。一会儿,她笑着递给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男孩和着眼泪把牛奶喝了下去,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从此对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气。

许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在一所有名气的医院里就职。一天,一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了手术,救了她的命。无意中,大夫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那杯热牛奶的年轻女子!他决定悄悄地为她做点什么。

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那位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在手术费用单上看到的是这样七个字,手术费:一杯牛奶。那位昔日的美丽的年轻女子没有看懂那几个字,她早已不再记得那个男孩和那杯热牛奶了。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圣经》上的一个故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

感恩的敌人是忘恩负义。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衔环结草,以谢恩泽”,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我们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传统,也深深地滋养着一代代人。历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舍生取义、奉献社会,为世人做出了楷模,他们的善德壮举,都源于一颗感恩的心,进而升华为对家人、对朋友、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的感恩之情。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阳光。你只知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有研究表明,在正面激励因素中,感恩被认为是培养道德良知、增强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长力量的最好催化剂。感恩之心驱使下的人有别于常人,他们执著而无私,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不知感恩的人,是素质不全面的人;一个缺乏感恩的集体,是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集体;一个抛弃感恩的社会,是充满尔虞我诈、假冒伪劣、没有安全感的社会。懂得感恩的人,总是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充满感激,并且将这种感激转化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孝敬父母、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感恩是一种境界,感恩的人,经常想的是自己应该如何奉献;不懂感恩的人,经常想的是别人欠自己,如何去索取。学会感恩,这是立身做人的要求。感恩不同于一般的知恩图报,而是跳出狭隘的视野,追求健全的人格,坚定崇高的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不但关心自我,注重个性发展,更关心他人、社会、国家、民族和人类的进步事业。感恩需要砥砺德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不仅学会如何做事,更要学会如何做人。

常怀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阂;多一些团结,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给别人掌声,自己周围掌声响起;给别人机会,成功正在向自己走近;给别人关照,就是关照自己。感恩组织、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让我们在感恩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不断服务社会、回报人民、担当责任,做一个让他人尊敬、令亲人自豪、受社会称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