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时代的六堂必修课
8313900000037

第37章 要有忧患意识

有两只青蛙四处觅食,闯进了一个农家小院,这家的主人正在院里架炉灶烧一锅开水,走在前头的青蛙一跃,跳进了这口大锅。此时,开水刚烧,水温只有三十度左右,青蛙感觉很舒服,就在锅里惬意地游起泳来,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水温也急剧上升,当青蛙感觉水烫难忍想跳出来时,一切都晚了,它欲试乏力,全身瘫痪,呆呆地躺在水里,终致葬身锅底。

第二只青蛙见第一只青蛙跳进锅里已经很长时间了,它想是不是里面很舒服、很享受。于是,它也纵身一跃,跳入锅中,此时,水温已高达八十多度,强烈的灼伤痛感的刺激,使这只青蛙本能地拼命往外一跳,它使出吃奶的力气,双腿一蹦,立即从锅里跳出来了,然后边跳边嚷道:“太危险啦!太危险啦!”急速离开了这个小院。

这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真实的实验:19世纪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在这生死关头,反应敏捷的青蛙奋力跳出,安然逃生。之后,他们又盛了大半锅冷水,再把这只青蛙放进去,然后逐渐加温;青蛙不知究竟,仍然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使它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为时已晚。故事的结果很耐人寻味:当青蛙面临显而易见的危险时能有所防范,而对潜在的危机却漠然视之,最终吃了大亏。这就是著名的“青蛙温水自杀”定理。

人和青蛙一样都是有惰性的,一旦进入并适应了舒适生活就容易贪图安逸、满足现状,不愿再向前多迈一步。但长此下去,就难以逃脱“温水青蛙”的命运,会在浑然不觉中被舒舒服服地烫死。现实的环境就像一锅无形的温水,尽管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是,我们好像并不认为这与我们自己有太大的关系。也许我们偶尔会谈到来自环境的压力,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在随遇而安,甚至随波逐流。这样的结果,和那只温水中的青蛙不可能有太大的区别。

要想不重演青蛙的悲剧,最根本的路径在于消除惰性,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意识,主动自我加压、充电,始终保持拼搏奋进的锐气。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讲的就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道理。因此,要顺中见逆,居安思危。温水中的青蛙最终难逃一死,就是因为它躲在锅内,没有抬头看周围的世界,甚至排斥周围的世界。幻想有什么东西能保住一辈子是不明智的,所以我们要时刻想像有一盆无形的温水存在,万万不可重蹈青蛙温水慢性自杀之覆辙!我们要时刻牢记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天,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就像正在缓慢提高的水温。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十万多家中小企业倒闭,很多企业是在轰轰烈烈中跨掉的,危机出现在疏忽时。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在提醒“温水中的青蛙”:水温正在提高,你如果不赶紧跳出来,那么等待你的将是死路一条。如何跳?这里的关键是要在水温还没有将自己“麻木”之前,以一种积极而不是抗拒变化的心态来实现自我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