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财富人生(下)
8313400000006

第6章 李嘉诚演讲录(3)

汕头大学创校至今,倾注着我很多的精神和心血,我一生乐于致力发展教育和医疗事业,虽然有时确有“西风凋碧树”之感,但建设好汕大一直是萦系我心,然而我不是在建设我自己的大学,我时刻关注的是要使得汕大能成为国家担负培养人才的基地,使得汕大能成为潮汕1000万人口训练栋梁的地方,我常常思量如何克服汕大面对的困难,常常思量如何拓展汕大的空间,在这次启程前,我和我们的同事,正在研究设立3000万元科研灵活自主运用试验计划,同时也计划邀请国内外教授,通过互联网,为汕大同学开设互动课程,但要建设好汕大非可单靠我个人力量和资源不断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我们整体同仁配合凝聚,积极的寻求革新,建立好运作机制规划未来,掌握善用资源,用人惟才,互相启发、互相鼓励,有这样的动力,我深信我们努力的追求是可以达到的,汕大的将来一定令人兴奋,汕大一定能成为中国重要的汕大。

现代的社会,资讯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正在影响及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单只是工作和休闲方式,更深层的包括医疗、学习甚至社会的脉搏,有多种的渠道,不断使我们向知识的领域推进,增加对世界的理解,然而掌握资讯并非是绝对成功之道,要能经过思考和智慧的选择,将资讯在正确时间正确运用的人,才能出人头地。

汕头大学开幕典礼致词

今日在此值得纪念的大日子,得到各位莅临观礼,不但是汕大的荣耀,本人也觉毕生难忘。

汕大在筹办之初,即得到中央领导人的关注、省市的支持、各方面人士的努力,才可以立下今日的根基。尤其是国家教委会长期的指导和协助,更和汕大的各项成就息息相关。在此,我首先对各位曾为汕大出力的人士深表谢意!

教育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从世界和历史上许多事例,都可以得到证明。学生就像种子,而学校像土壤,教学的方法和环境,就如同阳光雨露,教学人员,便是栽培灌溉的园丁。种子是否能健全的发芽茁长,而至成为可用的栋梁之材,各方面因素的配合,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果通过教育的途径,能使年青的一代培养爱国的情操,健全的心智,充实的学识和正确的人生观念,从而提高民族的质素,使国家的元气充沛,潜力深厚,则必然可使国家日渐富强。而教育的失败,也意味国家前途的暗淡。当国家了无可用之才的时候,则任何建国兴国的事业也谈不上了。所以,能促使教育的成功,便可对国家社会作出实际的贡献,这是我参与筹办汕头大学的主要动机之一。同时,也觉很得有意义和价值。

教育是百年大计,我认为这句话可解释为教育事业应长期发展的意思。一些老生常谈,往往以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为例,认为办大学,必需要有一百几十年始见成效,这是不切实际的。在今天的工业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突飞猛进,这种旧常规是应该打破的。尤其是在国家经建工作迫切需求人才的时候,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必须投身社会,在适当的岗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高等教育若不能迅速配合,则失去了其重大的意义。汕大在未来的岁月中,不单以培养优质人才为己任,更应尽一切的努力,分秒必争,配合时代的巨轮,加速步伐向前迈进!尽量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成效。

从历史的事实看,积极进取的精神,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美国立国的时间只有二百多年,比欧洲许多国家的历史短促,但整个国家的发展,却是后来居上。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曾几何时,便超越了许多比它历史更悠久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不久又在经济的成就上大放异彩。而德国经历了两次大战的失败,都能迅速复原。可见在人为的努力下,可以加速达至目标。汕大自创校以来,已有四届的毕业生,毕业同学在工作上许多都有令人满表现,值得欣慰。我深切盼望汕大在各位领导、师生员工的同心协力下,自立自爱、发奋图强,使汕大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国家有名的重点大学之一。今日在座的年轻人,就是汕大所撒下的种子,在他们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吸收知识,接受启导,就是要培养出对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能力和情操,若培养成功,便是汕大丰硕的收获。我希望在中央和省市的领导、地方群众、学校的教职员的合力栽培爱护下,不久以后,汕大便园林茂盛,为国家提供一批栋梁之材。

以爱国之心办好教育,从而对国家作出贡献,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汕大创办的目的和意义,对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国家民族兴衰的关键所在。但愿教育的花果开满中华大地,使锦绣河山,新姿焕发,使中华民族的前途远大辉煌!谢谢各位。

赚钱的艺术

———在长江EMBA“与大师同行”

系列讲座中的谈话摘要

2002年12月19日,长江商学院首期班的学员迎来了长江EMBA“与大师同行”系列讲座的第一位大师,长江商学院创立的捐资人———李嘉诚先生。在院长的陪同下,李嘉诚先生参观了位于东方广场东三座的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长江商学院的北京教学区,并应首期班同学的邀请做了题为“赚钱的艺术”的专题讲座。以下便是李嘉诚的讲话摘要。

我每次出门,在机场都看到有关于我的书籍,不知道为什么其中最多人感兴趣的题目,总是离不开我如何赚钱,既然那么多人有兴趣,我今天便选定了这题目。

首先,让我回顾一下我和“长和系”的发展里程碑:

1940年因战乱随家人从内地去香港

1943年父亲因贫病失救去世,负起家庭重担

1950年创立长江塑胶厂

1971年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

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上市

1979年从汇丰银行收购英资和记黄埔集团

22.4%

我个人和公司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很多人只看到我今天的成就,而已经忘记,甚至不理解其中的过程,我们公司现时拥有的一切,其实是经过全体人员多年努力的成果。

2002年集团业务已遍布41个国家,雇员人数逾15万。

我个人和公司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我事业刚起步时,除了个人赤手空拳,我没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有更优越的条件,一点也没有,这包括资金、人脉、市场等等。

很多人常常有一个误解,以为我们公司快速扩展是和垄断市场有关,其实我个人和公司跟一般小公司一样,都要在不断的竞争中成长。

当我整理公司发展资料时,最明显的是我们参与不同行业的时候,市场内已有很强和具实力的竞争对手担当主导角色,究竟“老二如何变第一”?或者更正确地说:“老三老四老五如何变第一第二”。我们今天可以探讨一下。

竞争和市场环境的关系

竞争和市场环境紧密相连,已有很多书籍探讨这题目,我不再多谈。很多关于我的报道都说我懂得抓紧时机,所以我今天想谈谈时机背后是什么?

能否抓住时机和企业发展的步伐有重大关联,要抓住时机,要先掌握准确资料和最新资讯,能否抓住时机是看你平常的步伐是否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发力,走在竞争对手之前。

抓住时机的重要因素

知己知彼(KnowyourPersonality)做任何决定之前,我们要先知道自己的条件,然后才知道自己有什么选择。在企业的层次,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要看对手的长处,掌握准确、充足资料做出正确的决定。

磨砺眼光(SharpenyourAcumen)知识最大作用是可以磨砺眼光,增强判断力,有人喜欢凭直觉行事,但直觉并不是可靠的方向仪。时代不断进步,我们不但要紧贴转变,最好还要走前几步。要有国际视野,掌握和判断最快、最准的资讯。不愿改变的人只能等待运气,懂得掌握时机的人便能创造机会,幸运只会降临在有世界观、胆大心细、敢于接受挑战但能谨慎行事的人身上。

设定坐标(IdentifyyourCoordinates)我们身处一个多元年代,面临四方八面挑战,以和黄为例,集团业务遍布41个国家,公司的架构及企业文化必须兼顾全球来自不同地方同事的期望与顾虑。

我在1979年收购和黄的时候,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在中国人流畅的哲学思维和西方管理科学两大范畴内,找出一些适合公司发展跟管理的坐标,然后再建立一套灵活的架构,发挥企业精神,确保今日的扩展不会变成明天的包袱。

灵活架构为集团输送生命动力,不同业务的管理层自我发展生命力,互相竞争,不断寻找最佳发展机会,带给公司最大利益。

完善治理守则和清晰指引可确保“创意”空间。企业越大,单一指令行为越不可行,因为最终不能将管理层的不同专业和管理经验发挥。

毅力坚持(DevelopyourEndurance)市场逆转情况,由太多因素引发,成功没有绝对方程式,但失败都有定律:减低一切失败的因素就是成功的基础。

例如:

紧守法律和企业守则

严守现金流(cashflow)

维持溢利

重视人才的凝聚和培训

以上四点可以加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承担风险能力。

结语:

1.现今世界经济严峻,成功没有魔法,也没有点金术,但人文精神永远是创意的泉源。作为企业领导,他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能全景思维、有长远的眼光、务实创新,掌握最新、最准确的资料,作出正确的决策,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更重要的是正如我曾经说过的,要建立个人和企业良好信誉,这是在资产负债表之中见不到但价值无限的资产。

2.领导的全心努力投入与热忱是企业最大的鼓动力,透过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互动沟通、对同事的尊重,这样才可以建立团队精神。

人才难求,对具备创意、胆量和审慎态度的员工应该给予良好的报酬和显示明确的前途。

3.商业的存在除了创造繁荣和就业机会,最大的作用是为服务人类的需求,企业本身虽然要为股东谋取利润,但是仍然应该坚持“正直”是企业的固定文化,也可以被视为是经营的其中一项成本,但它绝对是企业长远发展最好的根基。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应该努力坚持,走一条正途,这样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