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名人的读书经验
8308400000039

第39章 审时度势预见未来

洛克菲勒具有过人的思维,他遇事总是冷静分析,不盲目跟风,审时度势,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决定自己如何去做。

洛克菲勒在谈到他的创业史时,只说了一句话:"压倒一切的是时机。"那么把握时机靠什么呢?最重要的当然是胆量、思考和预见能力。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后,成千上万的人像当初采金热潮一样拥向采油区。一时间,宾夕法尼亚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产量飞速上升。克利夫兰的商人们对这一新行当也怦然心动,他们推选年轻有为的经纪商洛克菲勒去宾州原油产地亲自调查一下,以便获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这时洛克菲勒2l岁,他只身一人来到宾夕法尼亚州考察石油的生产情况和行情。当时,宾夕法尼亚的石油刚开采一年多,而且石油的用途由于技术的局限还并不广泛,只是当做照明用油和工业润滑油。

洛克菲勒来到产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触目惊心:到处是高耸的井架、凌乱简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样的挖井设备和储油罐,一片乌烟瘴气,混乱不堪。透过表面的"繁荣"景象,他看到了盲目开采背后潜在的危机。但是,凭直觉,他认为这"黑色的血液"将来有不可估量的前途,于是他决定在石油领域好好地干上一场。

洛克菲勒没有急于回去向克利夫兰的商界汇报调查结果,而是在产油地的美利坚饭店住了下来,进一步作实地考察。他每天都看报纸上的市场行情,静静地倾听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叙述,认真地做详细的笔记。而他自己什么也不说。他对合伙人克拉克说:"现在还为时过早","他们只知道一个劲地抽油,而根本不考虑到市场。照这样下去,不出多久,一定会供大于求,油价一定会跌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兰。他建议商人不要在原油生产上投资,因为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这是盲目开采的必然结果。他告诫说,要想创一番事业,必须学会等待,耐心等待是制胜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锋的赚不到钱"。当时石油需求量很少,但是盲目开采出的石油又太多,这样造成生产过剩,油价一跌再跌。那些钻油先锋个个损失惨重。

这个时候,洛克菲勒了解到产油地正在计划修建铁路,铁路一旦修成通车,运输费自然会减少许多。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找克拉克投资原油。克拉克听了,还以为是洛克菲勒发疯了:"现在泰塔斯维原油暴跌,你还想投资,我怀疑你是不是脑袋出了问题。"不管洛克菲勒如何劝说,如何分析时势,克拉克就是不愿意投资。

这时,洛克菲勒遇到了英国化学家安德鲁斯。安德鲁斯与克拉克是同乡,曾经在大不列颠大学做过油母岩研究,他决心要从宾夕法尼亚州的石油宝库中搞出精炼油来。在他的说服下,安德鲁斯-克拉克石油公司成立了,而克拉克只是名义上的主管人。洛克菲勒抓紧时机,大批地购进原油,经过加工运输到各地,这样他的石油生意日益发展起来。

不过,他和克拉克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了。克拉克是保守的人,只热衷于既有的成果,畏首畏尾,对敢于创新的洛克菲勒来说无疑是块拦路石头。最后他们终于闹翻了,决定把公司卖掉,而由两人中出价最高的人独立掌管。他们两人都知道石油前景广阔,在拍卖公司产权时都不肯放弃他们原来在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权。洛克菲勒更是确定了必胜的信心,他决定不管花费多少代价,一定要掌握公司的领导权。彼此喊价的情景十分激烈。最终洛克菲勒以7.25万美元的价格使克拉克把股权让给了自己。

26岁的洛克菲勒终于取得了胜利。他后来在回忆这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时说过:"这是我平生所做的最大决定。"从此,他把公司改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满怀希望地干起了他的石油事业。凭着过人的思维和审时度势的能力,他建立起了克利夫兰规模最大、销售总额最多的炼油厂。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生意人,一定要有过人的思维和与众不同的预见性。在难得的重大机遇面前,细心地审时度势,预测出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大胆地作出英明正确的判断并勇敢地实施,这样才能使你抓住机会,赢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