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要先人一步:任正非的战略观
8307100000008

第8章 压强原则

《华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是这样写的:“我们坚持‘压强原则’,在成功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压强原则可以说是华为打败竞争对手的制胜法宝,它对创业公司如何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超越竞争对手提供了战略指导。

实际上,压强原则说白了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点。任正非曾用坦克和钉子的比喻说明“压强原则”。坦克重达几十吨,却可以在沙漠中行驶,原因是宽阔的履带分散了加在单位面积上的重量;钉子质量虽小,却可以穿透硬物,是因为它将冲击力集中在小小的尖上,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后者的压强更大。同样的道理应用到企业战略上,就有了“压强原则”。

大家小时候应该都玩过放大镜的游戏,就是把放大镜放在太阳底下,然后再在下面铺上一张纸。如果阳光充足,就会发现纸一会就烧着了。这实际上也是压强原则在生活中的一种表现。

创业公司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上,通常都不具备竞争优势。在整体实力非常弱小的情况下,创业公司要想打败竞争对手,采用压强原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常来说,个人创业者实力都比较弱,资金也很有限,往往无法像大企业那样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但是,创业者可以集中自身优势,通过选择能够发挥自身长处的市场机会进行专业化经营,提供自己擅长生产和经营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创业阶段,最怕的就是分散资源。有的创业者经不住诱惑,看到别的公司项目赚钱,就也想着去分一块蛋糕,却没有想到自己正在做的项目如果做好了,也能赚到钱。还有的创业者不敢采取压强原则,他们害怕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一个项目上风险太大,一旦项目失败,会给公司带来倒闭的风险。

其实,对创业者来说,压强原则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冒险行为的孤注一掷。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中间的可能。如果没有背水一战,必须成功的精神和魄力,创业者确实不适合采取压强原则。

不过,话又说回来,创业者本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如果还不能集中所有资源去和对手竞争,最终结果,不还是会被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吗?

所以,权衡利弊,创业公司与其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不如把资源集中到一个业务上奋起一搏。

网络游戏服务商盛大公司,成立不久就遇上了网络泡沫的全面破灭。当时,国内、国外的互联网服务也一片萧条,大批互联网公司倒闭。侥幸活下来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转行从事“网下”业务,并美其名曰“鼠标 水泥”,企图依靠所谓“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在网络寒冬中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

盛大公司没有盲目转型。在对市场形势和产业环境进行冷静分析后,该公司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于是就把所有的资源坚定的投入到了网络游戏领域。经过辛勤不懈的耕耘之后,盛大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惊人的业绩,并成为 2003 年亚洲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司。而那些希望“两条腿走路”的公司,此时却无不偃旗息鼓,很多甚至已经破产倒闭。

一些实行专一化经营战略的公司,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遵循压强原则。和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相比,专一化公司在专业领域之所以更容易胜出,就是因为它们所有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了这一领域里。

以家电行业为例。纵观目前国内的白电品牌企业,无论是海尔、美的,还是格兰仕、科龙,走的无一不是多元化路线,其产品覆盖了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在内的几乎全部的白电类别,唯有格力电器,始终坚守着空调这一主线。而也正是因为采取专一化战略只做空调,格力电器才成为了国内空调行业的冠军企业。

从 20 世纪 90 年代成立至今,格力电器已经走过了 20 多个年头。在这 20 多年里,格力电器始终坚守空调主业,不被外界的任何因素诱惑,更没有在发展壮大之后像一些企业那样把摊子铺开,走多元化发展道路。这在多元化成为潮流的家电行业实属罕见。对此,格力电器的掌门人董明珠解释:多元化是机会,但也具有风险。格力需要的是长远的稳中求胜,而不是眼前的利益最大化。

其实,在公司跨过了创业阶段并开始稳步发展后,格力内部也有人提出过走多元化的建议。当时家电行业同时发展冰箱、彩电、洗衣机的企业不在少数,而且都获得了巨额利润。但格力领导考虑到空调市场还有巨大的空间有待开发,而且如果进军多元化市场的话,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技术创新,于是就没有接受这一建议。

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成就了格力电器。因为在中国的家电市场完全放开后,国外的知名品牌纷纷杀了进来,在这些跨国巨头的围剿之下,当年那些一味寻求利润扩张,走上多元化道路的家电企业,无不纷纷落马——和拥有技术、资金、品牌优势的跨国巨头相比,这些本土企业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反而是格力电器,因为只做空调,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了技术的研发和提升上来,所以在跨国巨头的围剿之下,尚有一拼之力。

事实上,因为只做空调,没有其他业务的开销,格力电器在技术研发上非常设的投入。其投入已不是按“销售收入的百分之几”来预算,而是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按需分配”,据统计,格力电器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达到 20 亿元。

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格力电器潜心研发,始终占据着空调市场的技术制高点。早在 1994 年,它就推出了国内首台变频空调样机。2008 年之后,格力变频空调的研发成果更是连续入选“国家火炬计划”。

格力电器的成功非常具有代表性,它不但证明了压强原则适用于创业型公司,也适用于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公司。

有心的人可以发现,压强原则不仅适用于公司,也适用于个人。事实上,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无不都是压强原则的受益者。他们因为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了某一专业领域上,所以最终成为了该领域的佼佼者。

这个现象对个人的成功非常有思考意义。现实社会中,想要成功的人很多,但能够专心学习的人却很少,能够踏踏实实地把某一领域研究透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或许是受社会潮流的影响,现代人都想赚快钱。他们每天不是专心工作,而是四处踅摸有什么赚快钱的好点子。由于大部分精力都被分散到了找各种各样的赚快钱的机会上,他们通常工作做不好,自身的能力也始终得不到提升。当身边有人比他们更专注更踏实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工作中落于下风。最终,加薪也好,晋升也好,始终与他们无缘。

许多人喜欢泡在网络上。其实,如果不是工作需要,只是玩乐的话,网络可能是最害人的一个事物。因为沉迷于网络,你学习、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被大大分散,从压强原则的角度来说,这意味着你在多元化经营自己的时间资源。如果一个人的时间被分散到了众多的事情里面,他势必什么都做不好。其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生失败。

对于一个想要获得大成功的人来说,工作和家庭永远无法真正的兼顾。有收获就必然有失去,有成功就必然有牺牲。当你学会抛弃一些事情而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我们的战略规划办,是研究公司 3~5 年的发展战略,不是研究公司 10 年、20 年之后的发展战略,我不知道公司是否能够活过 20年,如果谁要能够说出 20 年之后华为做什么的话,我就可以论证:20 年后人类将不吃粮食,改吃大粪,我的道理是……

——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