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要先人一步:任正非的战略观
8307100000011

第11章 素质胜于能力

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公司招聘主要看什么?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能力。

对公司来说,员工的能力的确很重要,它可以为公司带来效益,继而推动公司的进步与发展。但你有没有仔细想过,若一个公司想要长远的发展下去,只靠能力还够不够?假如你现在是个老板,你的下属很聪明也很有能力,但你从他身上看不到责任感,看不到忠诚,看不到诚信,你还会用他吗?肯定不会用。你宁可花点时间再培养一个人,也不愿意用他。因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一个人的素质却不是花几天的时间就能提高的。

《华为基本法》的第四章专门阐述了华为的人力资源政策,华为坚持选拔管理者的三个标准如下:

(一)具有敬业精神,对工作是否认真,改进了,还能改进吗?还能再改进吗?

(二)具有献身精神,不能斤斤计较。

(三)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这将决定管理者是否能完全接受企业的文化,担负起企业发展的重担。

《华为基本法》的这三条用人标准中根本就没有提到和能力相关的问题。不管是敬业精神还是责任心或使命感,都只是和素质有关系。显然,华为的用人理念是素质胜于能力。

不仅是华为,许多大公司在提拔员工或招聘新人时,也是先看素质,然后才去看一个人的专业和能力。比如壳牌石油公司,他们选人的第一标准,就是素质重于能力。壳牌在招聘员工时,主要考虑的就是应聘人员是否有发展潜质。尤其是对那些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毕业生及年轻的应聘者来说,由于他们应聘的多是一些低层次的初级岗位,因此壳牌并不特别看重他们的专业,而是看他们的管理潜能和领导潜能。

这实际上也是壳牌招聘原则中的另一个理念:发现未来的老板。壳牌对新员工的招聘,主要是着眼于未来。壳牌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员工培养成管理者,而不是一个只懂执行的普通员工,所以它才会遵循不看专业看素质的招聘原则。

壳牌在招聘时,有一个 CAR 原则。CAR 就是发展潜质的定义,它包含三个要素:分析力(Capacity)、成就力(Achievement)和关系力(Relation),三者各占三分之一。

“分析力”是指对于工作细节的关注,它强调员工是否能够举一反三,从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综合分析能力不同于专业能力。一个专业能力很强的员工不一定有综合分析能力,也许他的执行力很强,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会很弱。因此,通过对“分析力”的考察,可以判断一个员工是否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就力”是一个人事业追求的源动力。你是否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取决于你是否有成就欲。只有具备了成就欲,你才能有激情,从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面对压力时能够坚持,靠自己的意志力和决断力一步步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对“成就力”的考察,可以看出员工是想做一番事业还是只想找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通常来说,“成就力”弱的人,很难踏上领导阶层,获得独当一面的机会。

“关系力”不是单纯地强调你是否擅长与人相处,而是强调你要与人产生 1 1>2 的效果,它更重要的是看你是否能够在工作中尊重、理解他人,是否能够在与人沟通时懂得倾听对方的意见,并主动寻求诚实、正直及坦率的表达方式,直接和清晰地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当意见不一致时,你是否能够综合不同的意见,达成一个大家相对满意的结果。

从以上三个要素可以看出,壳牌招聘人才的标准,无不是为培养管理者做准备。虽然不是所有的人最后都能成为管理者,但这种做法,却为壳牌招到了大批有上进心,能够独当一面,独立解决问题的优秀员工。

卓越的公司在选拔人才时,往往更看重素质而非知识和技能。“素质冰山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对人才进行更全面的定义。根据这一素质模型,每个人的素质可以根据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也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创业型公司迫于生存压力,通常需要一些有工作经验,过来就能干出成绩的员工。哪怕这些人的综合素质并不高,比如不够忠诚,没有责任心,没有敬业精神,但只要他们能立即做出业绩,一些创业型公司也会接受他们。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创业公司要想持续发展下去,在招聘新人时还是要招聘一些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只要公司的条件允许,那些虽然暂时能力不够,但非常敬业、非常忠诚、非常有责任心的人,都可以招进来慢慢培养。

其实,从长远来看,有能力没素质的人对公司的发展是非常有害。因为有能力的人通常会被放在一些关键岗位上,这些岗位的工作关系到公司的业绩,甚至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一旦处在这个岗位的人没有责任心,没有敬业精神,那么他的能力越大,给公司带来的危害也可能越大。有些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经常会带着一个团队集体跳槽,这种人不能说没能力,但他们给公司带来的危害,也是最大的。

关键的是,对创业公司来说,现在的新人,随着公司的发展,可能会慢慢走向一些管理岗位。如果一个管理者只有能力没有素质,既缺乏责任心,也没有上进心,更没有敬业精神,那么他带领的团队都可能会变得跟他一样。如此一来,他就不仅仅是一个人对公司造成损害,而是带领一个团队给公司带来损害。

有经验的面试者,在碰到有素质的应聘者时,总会把这种人留下来。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来到一家公司应聘,经过交谈,老板觉得这个人能力一般,并不适合他们公司的工作,因此,他很客气地和那个人道别。那个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跳”出来的钉子划了一下。此时,这个年轻人顺手拿起老板桌子上的镇纸,把“跳”出来的钉子砸了进去,然后和老板道别。就在这一刻,老板突然改变了主意,他留下了这个人。事后,这位老板说:“我知道在业务上他也许未必适合本公司,但他的责任心的确令我欣赏,把公司交给这样的人我会很放心。”

这个老板看中的,其实就是年轻人身上所具有的素质,也就是责任心。

上海有一家总部在美国的咨询公司,要招聘一位总经理助理,要求女性。结果,上海各大知名高校的一些非常优秀的女孩子纷纷来应聘。由于前来应聘的女孩子几乎都出自名校,能力也都非常优秀,而且都非常漂亮,经过层层筛选,面试官最终留下了三个人。

被留下来的这三个女孩子,有两个出自名校,学历也都很高,而且非常漂亮。另外一个无论在学历上还是长相上都稍差一点,但也非常优秀。面试官看着这三个人,想来想去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选择。于是,他就告诉这三个女孩子先回去,他会随后通知她们谁被录取。

三个女孩子起身离去。就在此时,面试官发现了一个细节:那个学历和长相都稍差一点的女孩子,在起身离开时,顺手把椅子推回了原位,而另外两个女孩子直接走掉了。瞬间,面试官知道他该选择谁了。

其实,很多创业公司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前来面试的应聘者,能力都差不多,但在综合素质上,却经常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创业者能够发现他们之间的这种素质差异,就能很容易的挑出那些最适合公司,也最有发展潜力的人来。

我们现在还没有消化“空降部队”的能力,结果我们既没有受到教育,他们也没有发挥作用。

——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