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左右,在国外待了十年的林志玲返回台湾家乡发展。她原计划凭借美术专业,到当地美术馆谋职,却因“不具硕士以上学位”屡遭拒绝。后来林志玲在台湾地区著名的华岗艺校(堪称台湾地区的中戏,很多大牌明星毕业于此)表演艺术科谋得教职,成为一位舞蹈老师,并在教学期间被星探发掘,从此开始模特儿生涯。
2002年,28岁的林志玲受香港唐安麒美容集团邀请拍摄电视广告,该广告在港播出后,其吸引人的身材与美貌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讨论,逐渐引起公众关注。后来,由于被牵连进一个媒体记者杜撰的八卦事件,林志玲一度成为舆论焦点,大受关注。
随之而来,林志玲所代言的房屋广告很快就大量出现在台北市许多大楼外墙、显著地标及媒体上,林志玲迅速走红全台湾,并取代萧蔷成为“台湾地区第一美女”,除接拍无数名牌广告,为几大跨国公司代言以外,她还是全台湾地区第一个发行专属邮票的艺人。2007年,林志玲和吴宇森合作拍摄大片《赤壁》,饰演周瑜的妻子小乔,林志玲首次登上大银幕便是巨资制作,并和梁朝伟、金城武等一线明星合作。
回顾林志玲的成功经历,作为模特,她无疑是最优秀的之一,但仅仅一个最优秀的模特却很难对社会产生如此大的搅动力。林志玲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她生逢其时。据《林志玲X档案》一书披露,林志玲最初被媒体关注之时,正逢台湾地区“总统”大选乱局时分,当地人民由于政治引发的厌恶、失望乃至暴戾情绪在短期内被林志玲那种嗲声嗲气、甜美笑容的柔性力量所化解,与政治乱局相比,林志玲好比一块拥有清新空气的草地,而媒体人、商人、政治人也迅速嗅到了这块草地庞大的经济产值,各种资源争相投入,于是林志玲迅速走红。
林志玲有什么符合时代特色的“新价值”?与前代美女相比,她有相对较特殊的高学历(西方美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属于海外归来的知性美女。在身高上林志玲也有优势,她174厘米的身高比台湾地区人印象中的传统本地美女要高至少五厘米,与国际标准更接近,更有全球化特色。
更重要的是,林志玲的高EQ,也就是情商比一般人要高,这几乎是所有熟悉林志玲的人对她一致的评价,这使她格外受到公众欢迎。
社会学者刘维公曾如此解释林志玲现象:“她有一种和马英九类似的Soft Power,看起来令人舒舒服服的;她那种嗲声嗲气、甜美笑容的柔性力量,让原本喜爱批评、对什么事都很有意见的台湾地区社会消音。”正是凭借这种软实力,36岁的大龄女青年林志玲最终登上台湾地区当前最红女艺人的宝座,完成了台湾地区“星光权力”一次大转移。
离开《赤壁》剧组的时候,林志玲哭了。
监制张家振透露,那天,林志玲捧着亲笔写的书信,送给剧组每个主创,表示感谢。她还拿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精致笔记本,像老派的中学毕业生一样,要每个人为她写点临别语。
在戛纳电影节,林志玲笑了。她兴奋地告诉记者:“我终于找到了份可以长久点的职业”。投资三亿人民币的《赤壁》2008年在全国公映,让她总算有了件像样的作品。
27岁,林志玲入行当模特;30岁,当上主持人走红;33 岁这年,她成为演员,遇到在好莱坞闯荡10 多年的吴宇森,主演了处女作《赤壁》,扮演中国人心目中千年美女“小乔”。
林志玲的走红是个神话:不会唱歌,主持节目也不够有特色,演戏也只是新人;唯一能够交出成绩单的就是模特走秀,可是作为模特,她又年龄偏大,身材不够高,而台湾地区委实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时尚产业,但她能从头到脚为20多个品牌代言,名正言顺取代林青霞、萧蔷的地位,成为台湾地区如今当之无愧的第一美女。
林志玲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走红,这也是一个大问号。她曾用“水”来比喻《赤壁》中的小乔,“三国本来是男人戏,小乔在其中就如水,她像水一样柔软、温柔;但水的力量同样可以强大,它可以柔软、融化一切”。某种意义上,林志玲自己就是“水”,这个比喻就是她多年的成功哲学、生存法则。
在戛纳,记者问林志玲是否对处女作《赤壁》中的表演满意,她面不改色地给自己打出了60 分。在座的记者一脸愕然。
林志玲的解释是,“这么多人帮我,让我站在对的位置上,我才能够及格。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表演上还是有很多不足,需要再学习。”
在台湾地区娱乐圈,林志玲以高EQ 著称,善于应对各种问题。戛纳的应答也不例外:既肯定自己已经及格,又留有回旋余地。
2005 年初,林志玲出席福州某品牌代言活动,和近百名记者在酒店一起用餐。席间,林志玲端着酒杯从隔壁包房走过来,记者亲眼目睹她热情地端着酒杯向每一位内地记者打招呼、问好。不少人要求和她合影。因为人数太多,厂商试图阻拦,但林志玲却来者不拒,特意俯下身来和大家拍照,配合每个人的要求。
至今,林志玲仍然保持着这种姿态。在西安参加某手表代言活动,吃饭期间,100 多名经销商轮流和林志玲握手、合影。该品牌台湾区副总经理张正勋注意到,穿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下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她就那样蹲了八十几次,我从来没见过一个人会这样做”。
媒体曾尝试用各种刻薄的问题去激怒林志玲,都没有成功。狗仔队跟踪她回家,她回到家门口,会转过身来说:“谢谢你们送我回家”。香港媒体拍到她走光的照片,她会说,“感谢媒体对我的一直支持,这提醒我以后要小心”。被人称为花瓶,她答道:“很好啊,这也是一种肯定方式,我会把它看作赞美。”
林志玲长年保持这种亲和、滴水不漏的状态,让她获得情商最高的艺人美誉。但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虚伪”、“做作”。
有人认为,“很难进入林志玲真正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看来,林志玲所做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工作态度,绝对不会像成龙大哥那样真性情。
成龙在美国看到台湾地区记者,就会兴高采烈地开车载他们到自己家里去喝酒。“她应该很辛苦,大多数时候都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都隐藏起来了,一个人不可能永远这样”。
林志玲平时的态度虽然非常谦卑,但在专业当模特儿时,走路的架势与神情却“展露了高度自信和霸气,这是一种混合着生活信仰、身体维护、处世策略和美学感受的自信风格”。
更有台湾地区学者预测,林志玲凭借其自信、谦逊、可亲的独特魅力,很可能会成为像奥黛丽·赫本那样的时代偶像,浓缩这个时代对女性魅力的最高追求。
所以,和一般大众明星、美女不同,才有“林志玲现象”的提法,才有社会学者和大学机构以“林志玲”为研究课题,才有《研究林志玲》、《林志玲X 档案》的专著问世,才有台湾地区邮政首次为艺人印制邮票……才有华人世界数十年才出一个的:林志玲。
按照《娱乐至上》的观点,娱乐是社会的终极价值,“享受至上”的娱乐,是需要一些活色生香的元素大行其道的,只要顺应时代和潮流,没有什么是咄咄怪事,更没有什么是不可思议的。当大众需要这样一个尤物去点缀时,林志玲横空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