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挺经冰鉴
82879000000005

第5章 挺经 坚忍

子长[1]尚黄老,进游侠,班孟坚[2]讥之,盖实录也。好游侠,故数称坚忍卓绝之行。如屈原、虞卿[3]、田横[4]、侯嬴[5]、田光[6]及此篇之述贯高皆是。尚黄老,故数称脱屣富贵、厌世弃俗之人。

如本纪以黄帝第一,世家以吴太伯[7]第一,列传以伯夷第一,皆其指也。此赞称张、陈与太伯、季札异,亦谓其不能遗外势利、弃屣天下耳。

【注释】

[1]子长: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所著《史记》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班孟坚: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汉书》。

[3]虞卿:战国名士,善游说。因二次拜见赵孝成王即被封上卿,故名虞卿。著有《虞氏征传》《虞氏春秋》等。

[4]田横:秦末起义首领。

[5]侯嬴:战国时魏国人。著名隐士。后得信陵君重用,献计窃符救赵。

[6]田光:战国时燕国侠士。荐荆轲为燕太子丹谋刺秦王事,后为尽忠拔剑自刎。

[7]吴太伯:一作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

【译文】

司马迁崇尚黄老,敬仰游侠,班固以此来讥讽他,这的确是事实。敬仰游侠,因而多次夸赞坚忍卓绝的操行。例如屈原、虞卿、田横、侯嬴、田光以及本篇所讲的贯高都是此类人物。崇尚黄老,因而多次赞美视富贵如草芥、厌世弃俗的高尚之人。

例如,“本纪”以黄帝为第一,“世家”以吴太伯为第一,“列传”以伯夷为第一,都是这个宗旨。此篇赞中讲张耳、陈馀和太伯、季札不一样,也就是指他们不能抛弃权与利,不能放下天下,径自畅游。

昔耿恭简[1]公谓,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带勇亦然。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迪安妙在全不识世态,其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永不发露。我兄弟则时时发露,终非载福之道。雪琴与我兄弟最相似,亦所如寡合也。

弟当以我为戒,一味浑厚,绝不发露,将来养得纯熟,身体也健旺,子孙也受用,无惯习机械变诈,恐愈久而愈薄耳。

【注释】

[1]耿恭简:明朝人,字在伦,又字子衡,号楚侗,人称天台先生。死后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恭简”。

【译文】

以前耿恭简公曾说过,做官第一重要的是坚忍不拔、有耐性,带兵也是如此。和官场往来,我们兄弟的问题都在于略知世态而又怀有一腔不合时宜的想法,既不能硬自对抗,又不能软去迎合,所以到处落落寡合。迪安妙就妙在他全然不了解世态,他腹中虽然也有些不合时宜的念头,却能一味浑厚包容,永不表露。

我们兄弟却时时表露,总不是带来福气的法子。雪琴与我们兄弟最相像,也少有彼此投合的人。弟弟应当以我为戒,一味浑厚包容,绝不表露。将来性情修养纯熟,身体也健壮旺盛,子孙也受用无穷,不要习惯于官场的机变诡诈,恐怕在官场越久,德行就会越浅薄。

稍论时事,余谓当竖起骨头,竭力撑持。三更不眠,因作一联云:“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用自警也。余生平作自箴联句颇多,惜皆未写出。丁未年在家作一联云:“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一个壁清;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曾用木板刻出,与此联略相近,因附识之。

【译文】

在泛论时事时,我说应当挺起骨头,尽力坚持。三更时睡不着,于是作一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用以自警。我作过很多的联句自箴,可惜没有写下来。丁未年在家作一联:“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一个壁清;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曾经用木板刻写出来,与这一联有些近似,就附记在这里。

夜阅《荀子》三篇,三更尽睡,四时即醒,又作一联云:“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至五更,又改作二联。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一云:“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

【译文】

夜读《荀子》的三篇文章,三更过了才睡,四更醒来,又作一联:“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到五更时,又修改了两联。一联是:“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另一联是:“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