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沉不住气害了你
82873800000006

第6章 “骄”字不倒,前进不了

物忌全盛,事忌全美,人忌全名。

是故天地有欠缺之体,圣贤无快足之心。

而况琐屑群氓,不安浅薄之分而欲满其难厌之欲,岂不妄哉!

是以君子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不敢恣无涯之望。

——《呻吟语》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发展的极限,物极必反,只有保持谦逊的态度才能赢得人们的认可与尊敬。

长盛不衰的法宝

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拜,看到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倾斜着放在祠庙里。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的,如‘座右铭’一般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垂直正立的;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

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

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欹器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里。不一会儿,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了。

人生多变化,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的势运太过盈满则亏,已经盈满的,就应当有所减少。因为难以预料的灾难,一朝一夕的怨恨,并不是当下积累起来的,而是形成于势运太过盈满。势运盈满的人,必须自我减损。手捧盛满水的器皿的人,与其慢慢地行走不如少盛一些水。

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遵循这样一条规律:事物只要尚未达到至善的境界,就会一直不断地得到补益;而一旦达到至善的境地,就会趋于衰落。哲学上有“矛盾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之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一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向对立面转化。人们常说,真理再向前跨出一小步就是谬误,一点不假,这是经过实践论证而得到的结论。

一个人晚年时体弱多病,那是年轻时不注意保养身体所招致的结果;一个人事业失意后还被罪孽缠身,那是得志时埋下的祸根。所以,君子在事业显达和生活圆满时尤应小心谨慎。

当一种事物进入鼎盛,就很快会走向衰败。当一个人的事业达于一半时,一切皆是生机向上的状态,那时可以品味成功的喜悦;事业达于顶峰时,反而要时时谨慎,处处小心,否则就要陷入花开则谢的危机。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志得意满的成功者,那么就要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待人接物,只有如此才能持盈保泰,永享幸福。

骄傲自满使人走向失败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说:“一个人如果自以为已经有了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了。许多人一开始奋斗得十分起劲,但前途稍露光明便自鸣得意起来,于是失败接踵而来。”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说:“当我的石油事业蒸蒸日上时,每晚睡觉前我总是拍拍自己的额头说,‘别让自满的意念搅乱了自己的脑袋’。我觉得我的一生受这种自我教育的益处很多,因为经过这样的自省后,我那沾沾自喜、自鸣得意的情绪便可平静下来了。”

得意忘形,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当人们得意骄傲时,更容易招致失败,因为胜利带来的骄傲容易使人固执,听不进他人意见;飞扬跋扈,得罪别人;粗心大意,忽略细节。人生处在顺境和成功之时最容易得意忘形,终致滋生败像。

得意忘形的人很多。得意而忘形,这是许多没有远见者的共性,他们本来就没有大志向也没有大目标,只是在一种虚荣心的驱使下向前奔跑,目的只是想博得众人的喝彩,等众人的掌声一响便认为达到了人生目的,便想躺在掌声中生活了,自然也就忘形了,认为自己可以不再奔跑,可以昂头挺胸地在人群中炫耀了。

楚国的子文,三次出任令尹,却毫无喜色,三次被罢免,也毫无愠色,乃宽大长者之度量;西汉的窦婴,被封为魏其侯而沾沾自喜,终没被重用;晋朝的谢安在淝水之战捷报传来时,正与客人下棋,不动声色,客人走后,他高兴过甚,连木屐上的齿都折断了,当时人们说他确实有公辅的气量。

由此可见,人的度量有深有浅,志气有大有小,子文、谢安的欣喜与窦婴的沾沾自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者含蓄、宽容、恢宏广大,而后者见识短浅,气量狭隘,容易满足。

忘形应该说是一种误解,一种把暂时的得意看成永久得意的误解,只要我们明白,这个世上没有永恒的事物,一切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发展的,那就不会忘形了,那么人人都会生活得更美好。

假使你常常为接受别人的称赞等芝麻小事而得意忘形,把它们当作了不得的事情,那你便是在欺骗自己。从此你将走上失败之路,因为你早已没有自知之明。盲人骑着瞎马乱闯,怎么会有成功的希望呢?

主动出击步入政坛

埃及阿克图国王曾给予他儿子一个精明的忠告,“谦虚一点,它可以使你有求必得。”这一忠告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极为重要。

在这个务实的世界里,良好的品性并不一定能给自己带来相应的回报,如果我们具有高贵的品性和才干而不为人所知,也实在是件令人遗憾的事,也因为此,人们更愿意让自己的功绩来说话。但一个人如果让自己的功绩保持沉默,而代之以谦逊的美德来表现自己的真实,也许能收到奇效。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第三十任总统柯立芝的两则著名轶事。第一则是关于柯立芝举世闻名的谦逊品质,第二则却是恰好和他那谦逊的美德相矛盾的性格。

第一则轶事说的是在爱莫斯特大学的最后一年,美国历史学会曾授予柯立芝一枚金质奖章。在当时,这是一个被无数人看重的荣誉,可他却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这件事,连自己的父亲也不例外。直到他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他的上司诺坦普顿的法官菲尔德才无意中在《斯普林共和杂志》上看到了对这一事情的报道。从佛蒙特州的村庄到白宫,柯立芝在他一生的事业中都以谦逊而闻名于世。

第二则轶事说的是柯立芝的另一面。当他竞选麻省议员连任时,在选举即将进行的前夜,他无意中听到了麻省议会议长的职位正虚位以待的消息。于是,柯立芝拎着他那“又小又黑的手提袋”,大踏步赶到诺坦普顿的车站。两天以后,当他从波士顿回来时,手提袋里已经装上了大多数议员亲笔签名推举他为议长的联名信。就这样,柯立芝顺利出任麻省议会议长,从而迈出了自己走向政坛的第一步。

这位以谦逊著称的人,在人生关键时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主动出击,当仁不让地拿走了他应得的东西。在这两则轶事中,我们看到了柯立芝最重要的成功资本:一是谦逊,二是主动为自己抓住升迁时机的才干。实际上,柯立芝正是靠着这样的资本跨过许多关键“门槛”的。

谦逊不仅是成功的要素,而且与人们内心的平静紧密相连。内心的平静是做人的一种高度“心机”。我们越不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平静,引起别人的认同,得到别人的支持。

民间有句非常贴切的谚语:“低头是稻穗,昂头是稗子。”越成熟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里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迎风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

想要抬头,必须懂得先低头。如果不懂得低头,就会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为此而失去性命。

只有那些肤浅而又短见的人,才喜欢在大家面前粉饰、吹嘘自己。他们总是陶醉在自我营造的一种浅薄和自命不凡的感觉中,所作所为都受这种感觉支配。因此,他们才会不厌其烦地提醒别人自己做了多少事情,告诉别人自己的知识多么渊博,生怕别人把自己忽视了。

然而,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那些随时随地都把自己变成焦点的人,有时,他们甚至恨不得当场把这些爱慕虚荣的家伙的华丽外衣撕开,让其露出丑陋的真面目。因此,这种虚荣不仅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伟大的人物往往能从这种浅薄的虚荣中解脱出来。他们懂得只有保持谦逊的态度才能赢得人们的尊敬,总是能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的谦逊。事实证明,这是博取美誉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