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和成功学大师学做对事的方法
8282800000005

第5章 认清方向做对事(4)

1889年的一天,三位不知姓名的青年人站在梅隆的面前,问是否愿意替他们偿还银行的一笔欠款,他们手里拿着一块银蜡色的金属,告诉梅隆这是铝,并且声称他们找到了一种可行的电解生产法,只是没有资本,以至他们在到处寻找资助人。梅隆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认为这项事业非常有发展的潜能。于是他立即答应帮助他们还清债务,并资助他们成立了匹兹堡电解铝公司。果然,仅仅过了不到三年时间,这家公司就控制了北美洲的铝生产业务。

另外一件事情发生在1895年,一位曾与爱迪生共事多年的发明家爱德华·艾奇逊找到了梅隆,手里拿着一块闪光的“金刚砂”,但是由于资金不足,请求资助,梅隆也凭借直觉预感到这一发明的商业前景,就答应了艾奇逊的请求,后来这项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梅隆屡次成功的秘诀就是做没把握的事。适度地做没把握的事,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无不期盼生命灿烂如星河,光芒熠熠照亮整个夜空。那我们就要反思走过的人生之路,规划未来的人生之路。说到底,做他人没把握的事,意味着一种冒险。冒险就是拒绝中庸,拒绝稳妥。勇于冒险能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没有冒险,何来生命中的大喜悦、大收获?做没把握的事,不意味着盲目做事,相反,这是我们审时度势之后的理智选择,是对自己和所做事情的负责态度。

我们应当谨记,一切都准备妥当的时候,机会可能已经遗失了。在没把握的时候率先出手,实现梦想的几率要大很多。同时,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既然我们已经上路了,那就没有后路可退。你经过了春的播种,夏的耕耘,难道会害怕没有秋的收获吗?

做没把握的事,就是抓住了万分之一的机会去争取实现梦想,获得成功。

美国但维尔的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曾谈到他的经历。有一次,但维尔经济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倒闭,被迫廉价抛售堆积如山的百货,价格低到1美元可以买100双袜子。

那时,约翰只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看到他那么傻,都嘲笑他。然而约翰不为所动,依然收购被抛售的货物,并租了一个很大的货仓来存货。他妻子劝说不要这么做,多年的积蓄有可能毁于一旦。约翰笑笑说:“3个月后我们就可以依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10多天过去了,那些工厂廉价抛售的货物因找不到买主,最后只能烧掉,以稳定市场物价。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兴。这时,但维尔由于市场缺货,物价一天天上涨。约翰马上把积存的货物抛售出去,从而大赚了一笔。后来约翰成了全美的商业巨子。

正是因为抓住了万分之一的机会,约翰·甘布士才得以成功。那些没有把握的事情,对于我们更应该具有非凡的吸引力。试想这个世界如果千篇一律,没有推陈出新,永远按部就班,稳重拘谨,那怎么可能成功呢?

我们要努力在实现梦想的时候,勇敢做些没把握的事,不管能否成功,努力尝试的经历都会成为人生的一笔财富。当然,做没把握的事要注意两点:一,目光要放在长远,鼠目寸光,忽略整片森林是行不通的;二,要锲而不舍,拥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心,才会事半功倍。

10.适合自己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成功金言:

一个目标是否正确,是否恰当,往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能把握的东西,进行仔细的分析;对还不能把握的东西,就必须先尝试实践,再不断完善。

对于真正能够冲破人生难关的人而言,他所依靠的目标不是别人的,而是自己的。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人生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失败有时并不是由于你的能力、学识的不足,而是由于你错误地选择了目标,而失败正给予了你一个重新思考并从错误中解脱的良机,从错误中得到冲破人生难关的条件。

有位叫安小鲁的年轻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葡萄酒推销员,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于是他认为自己的目标就是“卖葡萄酒”。起初他是为一个卖葡萄酒的朋友干活,接着为一名葡萄酒进口商工作,最后同另外两个人合作办起了自己的进口业务。生意越来越糟,可安小鲁还是拼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直到公司倒闭。他仍不改行,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事业的失败迫使他去参加了社会上所谓的“创业”培训。他的同学有网络专家、艺术家、汽车修理工等,他逐渐认识到这些人并不认为他是个“卖葡萄酒的”,反而认为他是个有才能的人,甚至叫他“多面手”,他们对他的看法使他抛弃了原来的目标。

他开始猛醒,仔细分析、探索其他行业,思索自己到底能干什么。最后,他选择了和爱人一起开展房地产业务,这使他取得了“推销葡萄酒”永远不能为他带来的成功。

许多职业专家认为,一个人一生中至少要经过两三次转变,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事业,而确定自己合理的目标,则需要同样长的一段时间。

无法付诸实现的事物,是不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在这个世界上,若是经过了解以及正确的追求而仍然无法得到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对我们毫无益处可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要有目标——属于我们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别人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目标。否则,我们的努力便对自己没有好处了。我们必须澄清思想,除去不相干的事件,并深入内心,看清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社会工作千百万种,人的素质与才能千差万别,任何人都不能成为什么都行、包打天下的英雄。每个人都必须能确立自己的优势目标。在我们确定自己的优势目标时,可参考以下几点经验:

(1)要全面衡量。

设立目标,是走向成功的重大起步,必须配合行动计划作充分的思考,舍得花时间,目标是你行动的指南。否则,你就会走错路,做无用功,浪费你的宝贵时间和生命。因此,无论如何,你不能在设立目标时草率行事。

没定目标,要在自己的阅历、气质与社会环境条件等方面反复琢磨,论证比较,仔细推敲,一定要把它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切勿草率,否则会贻害自己。

(2)中短期目标要有挑战性、可行性。

心理学实验证明,太难或是太容易的事,都不容易激起人的兴趣和热情,只有具备一定的挑战性,才会使人有冲动的激情。

中短期的目标是现实行动的指南,如果大大地低于自己的实际水平,根本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那么,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即使勉强地做,也不会有很好的成绩,说不定还不如普通的人做得好。

但是反过来,如果要做的事要求太高,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望尘莫及,不能在一段时间内显出成效,也会大大挫伤积极性。

那么适度掌握便是一个关键,情况因人而异,个人经验、素质水平和现实环境的许可是决定你中短期目标的依据。

玛丽女士曾用一个譬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就好像修建房屋,经验不足时,就先建简单的平房,有了经验的累积后,便可以建摩天大楼了。如果连平房也建不好,就更不要说摩天大楼了。当然,如果有了建大楼的能力,却还是去建平房,这项工作便变得乏味,缺乏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