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亮出真我的资本
8282500000012

第12章 学好语言:亮出“爷爷”的魅力(1)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主要形式。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将遇到各色各样的人,你必须用语言表达自己,征服对方,这就需要口才。

口才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渴望成功者尤其如此。具备出色的口才,才能影响、打动人心,赢得更多人的认可、钦敬,才能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成为大众偶像。

语言这时就成了一种武器,亮出“爷爷”的魅力,就要学好你的语言,培练好你的口才。

一、语言是一门艺术

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语言的字词句因人而异组成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语言世界,让我们感受到它无穷的魅力。

前任哈佛大学校长伊立特说过:“在造成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而文雅的谈吐。”

交谈是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学会交谈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善于谈话的人,不但能使不相识的人见了他,产生良好的印象,并且能广结人缘,到处受人欢迎。虽然他自己的地位,也许并不高。

许多人谈话的本领不很高明,是因为他们不曾把谈话当作一种艺术,不曾在这种艺术上用过功夫。他们不肯多读书,不肯多思想。他们谈话,宁肯随便用粗俗的语句,而不肯“三思”而后言,将自己的意思,用文雅、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有不少的青年人,终日相处,所谈的话,总不脱那些愚蠢而无意义的琐事,这种谈话,对他们毫无益处,而只足以使他们的志趣、理想与生活日趋低下;因为这种谈话,只会使他们的思想停滞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而不能达到高尚的境界。

谈话的精粗、优劣,很能反映出你的教育程度。你的谈话,会将你的一切隐秘宣布出来,会将你的真面目揭示给世界。

有一天,俄国沙皇下令召见乌克兰诗人谢浦琴科。当时文武百官都对沙皇深深鞠躬致敬,只有谢浦琴科昂首站在一边,从头到脚打量沙皇。沙皇大怒,问道:“你是什么人?”

“我是谢浦琴科。”

“你怎么胆敢不给我鞠躬?举国上下谁见我不低头!”

“不是我要见你,是你要见我。如果我也像他们一样给你深深地弯腰行礼,你怎么能看得见我的容貌呢?”

谢浦琴科这番对话显示了诗人的智慧和身份,使沙皇不得不佩服。

谈话之道,讲究措辞文雅,态度自然,同时还需使你的言词富于同情,处处显示你的善意的精神。惟有充满着温暖的同情的言语,才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假使你的谈话,是冷淡而寡情的,那是抓不住他人的注意力,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

过去,有个皇帝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他被人拔光了牙齿。皇帝惊醒后非常害怕,第二天上朝时,把梦中的事讲给群臣听,问谁能解梦。有一位大臣说:“陛下全家都将比陛下先死。”皇帝听了大怒,下令把这位大臣给杀了。这时正好阿凡提来到皇宫,皇帝把梦中的事向他讲了,问他如何解释。阿凡提说:“陛下将比你所有的家属都长寿。”皇帝听了,十分高兴,下令给阿凡提重奖。

同样的意思从不同的角度说出,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一个听起来非常刺耳,一个听起来让人非常高兴,可见语言交谈艺术是多么重要。

选择各种题目,努力去做优美而精纯的谈论。常常用清楚、流利、文雅的言词,去表示自己的意思,这是一种良好的训练。现在几乎每个大学里都积极开展演讲比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好处。

多结交有学问的人,常与他们交谈,耳濡目染,自然你也就会说话了。

多读书,也是提高语言艺术的一种好办法。多读书不但能开拓我们的心胸,增加知识,而且,能使我们熟悉许多词汇和语句,提高表达能力。

二、学好语言,你能成为人杰

纪晓岚曾在军机处办事。有一次,乾隆带着几个随从突然来到军机处。而此刻的纪晓岚正光着膀子和军机处的几个办事人员侃大山。其他人一见皇帝来了,连忙上前接驾,只有高度近视的纪晓岚没有看出是乾隆皇帝走在后头,忽见其他人在前边接驾,才大吃一惊,心想:如果就这样光着膀子接驾,岂不犯了亵渎万岁之罪?大概皇上还没有看见自己,还是先避一下为好。于是,仓皇之中钻到办公桌下藏了起来。

其实,他的举动乾隆早已看在眼里,他也猜透纪晓岚的心理,却装作不知,故意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纪晓岚在桌子底下缩作一团,大汗淋漓,却又不敢出声。两个时辰过去了,纪晓岚没有听到乾隆说话的声音,以为他已经走了,就鼓着勇气低声问办事人员:“老头子走了没有?”

乾隆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立刻板起脸孔,厉声问道:“纪晓岚,你见驾不接,我且不怪罪于你。你叫我‘老头子’是什么意思?你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给我讲清楚,否则可别怪我无情!”

纪晓岚吓得半昏,只好无可奈何地从桌子底下钻出来,穿上衣服,俯伏在地,不住地磕响头,并连称:“死罪!死罪!”接着,慢条斯理地解释道:“万岁不要动怒,奴才所以称您为‘老头子’,的确是出于对您的尊敬。先说‘老’字,‘万寿无疆’称‘老’,我主是当今有道明君,天下臣民皆呼‘万岁’的,故此称您为‘老’。”

乾隆听后,点了点头。纪晓岚接着说:“‘顶天立地’称为‘头’,我主是当今伟大人物,是天下万民之首,‘首’者,‘头’也。故此称您为‘头’。”

乾隆皇帝边听边眯着眼睛笑,很是满意。纪晓岚见此情景,猜透了乾隆的心思,便故意拉长了声音说:“至于‘子’字嘛,意义更明显,我主乃紫微星下界,紫微星,天之子也,因此天下臣民都称您为‘天子’。”纪晓岚说到这里,稍微停了停,又说:“皇上,这就是我称您为‘老头子’的原因。”乾隆皇帝高兴地点了点头,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纪晓岚作为大清第一才子,这番对话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学问,也显示了他随机应变的机智。这三个字的解释,既能自圆其说,又能称颂皇帝,如果没有内才、口才、辩才,就很难巧妙应对。所以,语言充分显现了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修养。

三、要善于表达你自己

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表达你自己。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很难引起众人的注意。

有些人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倒不出。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里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不会说话使你会遭遇很多麻烦。首先,没人理你,别人在一起很热闹,你一个人茕茕孑立,顾影自怜,很难受;其次,你在现代社会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还有,不会说话容易得罪人。

三国时,有个名土叫弥衡,虽然才高八斗,却因为不会说话而送了性命。他进了曹营就说曹操手下空无一人,有的不过是些书呆子、衣架子、饭囊、酒桶,气得这些人要杀他。

曹操给了他一个小官,他就大骂曹操:“你不识贤愚,眼睛污浊;不读诗书,口齿污浊;不听忠言,耳朵污浊;不通古今,身体污浊;不容诸侯,肚量污浊;常怀篡逆,心灵污浊。我是天下名士,却让我做小小的鼓吏,这跟阳货轻视仲尼,藏仓毁谤孟子没什么两样。你想成就霸业,谁知却这么不尊重人才!”

曹操说:“好,我现在就派你出使荆州,只要能劝得刘表来降,就让你做公卿。”

弥衡来到荆州,一番言语,致使刘表也不高兴,要他去见手下大将黄祖。二人喝酒时,黄祖问:“你看我是个怎样的人?”弥衡说:“你跟庙里的泥菩萨没有两样,虽受供奉,一点也不灵验。”黄祖气坏了,马上下令杀了他。

像弥衡这样的人,满腹才华,却不懂得巧妙地运用语言,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最后把命都送掉了。

不会说话有以下表现:

说话不看对象。

说话不连贯。

说话不得要领。

说话没有主题。

说话口齿不清。

说话重复罗嗦。

说话过快或过慢。

由此可见,不会说话一是不得要领,二是缺乏自信,三是不敢表白自己。

克服上述毛病,你就会说话了。

会说话的人善于用准确贴切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们有以下特点:

(1)充满热情,让人感觉到,他们对于生活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抱着强烈的情感,而且他们听别人说话也会很认真。

(2)能从崭新的角度看事情,能从大家熟悉而又不在意的事物中提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观点。不会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不表白,不自吹。

(3)有好奇心,他们经常对某件事追根究底,表现出想要知道的更多的兴致。

(4)有宽广的视野,他们思考、谈论的题材超出自己生活的范畴。既实事求是又纵横乾坤,致广大、尽精微。

(5)有自己的谈话风格,个性鲜明、惹人喜爱。

(6)有同情心,他们会设身处地替他人分忧。

(7)有幽默感,不介意开自己的玩笑。事实上,最擅长和人交谈的人往往常说关于自己的故事。

人是思想感情的动物,有思想感情就需要表达,表达思想感情就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克服交流心理障碍,学会表达你自己。

四、从兴趣入手,使语言具有吸引力

与人谈话的关键是使对方感兴趣。若要使谈话愉快地进行下去,你应该注意把握话题,谈一些对方有兴趣、愿意听的事情。

新加坡有一家大报社,由于总编辑更替频繁,报社内极不稳定,一些新职员不能在很好的环境中工作,所以他们都抱怨条件太坏。

要知道,在新加坡,只有资格较老、名气很大的记者才配有自己的新闻采访车,而见习记者一般都乘坐大车集体外出采访。

这家报社内部如此不稳定,领导从不想给见习记者改善条件,这些见习记者深受其中之苦,怨声四起。

新任总编辑上任后,了解到这些情况。他马上召开一次全体成员大会。

职员们都到了会场,心里都在想:总编辑如走马灯似地换过来换过去,不知新官上任又要烧哪三把火?

总编辑微笑着对职员们说:“我出任总编辑受之有愧。我就是做一名小职员,也不一定能把这工作做好,更不要说做总编辑,我希望大家同我一道,齐心协力把报社办好。我听说见习记者的生活很苦,我决定先与他们坐几次大车,一起出去采访。我还听说一些见习记者去新闻采访连大车都不能坐上,我感到非常抱歉,我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另外,我已于银行商订好了,用报社的经费付清在市区外的职工住房所拖欠的款项,并将每个职工的工资提高一级。”

总编辑的这段话获得了全体员工的热烈掌声。

总编辑这时才开始他的上任演讲:“我计划把本社……”

会场下面再没有出现以往总编辑上任演说时的那种员工聊天、打瞌睡的情况,个个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报以掌声。

总编辑演讲的成功在于他首先就迎合了员工的兴趣。员工最关心的当然就是自己的待遇问题,知道了这一点,就能够与他们沟通了,从而拉近他们与自己的距离。

要使自己的讲话具有吸引力,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谈谈对方引以为荣的事情。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注意自己的长处。一旦有心人这样做了,会使对方因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而备感愉快。

(2)谈一些自己比较了解的事情,能够引起别人的兴趣,使人觉得听你讲话后受到启发,有收获感。

(3)谈话时,表情应当自然平和,使对方有亲切和轻松感。谁都愿意与和蔼、随和的人交谈,听这样的人讲话使人心里感到舒服。

(4)讲话时应当表现得泰然自若、落落大方,这样容易引起别人对自己的重视,人们往往觉得这样的人很有能力。

(5)讲话时切忌支支吾吾,畏畏缩缩。这种难受的样子会使别人感到很不舒服,也会使人由此轻视你,低估你的能力。

(6)讲话速度不要太快。讲得太快,别人来不及理解,容易引起听众的厌烦情绪。

(7)讲话时声调不要太高。大声说话别人会觉得你缺乏教养,产生厌烦的情绪。在公众场合,尤其注意不要旁若无人地大声讲话。

(8)讲话时,声音适中,抑扬顿挫可以使要表达的内容有声有色,充分吸引听者的注意力。

(9)把握住自己最能吸引人的音调和语速,是讲话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10)讲话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这表明你在认真讲,并相信对方在认真听。注视对方有助于调动听者的注意力。

(11)讲话时切忌左顾右盼。这种心不在焉的样子,会使对方感到不高兴,因为听者会觉得你轻视了他。

(12)微笑的表情是与人交谈的法宝。微笑能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够使人轻松愉快。

(13)面带微笑与人交谈,你会体验到更多的令人愉快的情感,也会赢得更多的知音。

五、利用语言的亲和力

有这么一则轶闻,说的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有一次和丈夫亚尔伯特发生了激烈的口角,亚尔伯特一气之下跑进了卧室,把房门紧紧地关了起来。女王很懊悔,有心和丈夫重归于好,可是敲了几次门,丈夫都不肯开门。原来每当亚尔伯特问是谁敲门时,维多利亚的回答都是“英国女王”,亚尔伯特一听,心里就大不受用:这不是说你的地位要比我高得多吗?好在女王是个聪明人,她想了一会,明白了丈夫的心思。这一回,当她再去敲丈夫的房门,丈夫又冷冷地问是“谁”时,女王深情回答:“是你的维多利亚!”——果然,门打开了,亚尔伯特满脸温和地笑着,伸出双手,出现在女王面前……

两种不同的回答,其结果竟然如此不同。对丈夫自称“英国女王”,这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并且包含着“我的地位要比你高得多”的意思,必然拉大夫妻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伤害了丈夫的自尊心,维多利亚又怎么能不吃“闭门羹”呢!与此相反,对丈夫自称“你的维多利亚”,那是多么深厚的一种夫妻依恋之情!正是这样一种深厚的夫妻依恋之情,使得两颗远离的心又紧紧地靠在了一起。听到了这种亲切的回答,丈夫的自尊心自然得到满足,怎么还忍心将妻子拒之门外呢!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际中,如果一个人总有意或无意地显得自己高人一筹,往往就会和他人缺乏共同语言,难以和他人亲近。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如果你在别人面前显示的优势太多,给人的印象过分强烈,使人在你面前总觉得相形见绌。即使别人没有因此而导致对你的不满和反感,也难免会给别人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使别人觉得你可敬而不可亲,从而降低了他人和你进一步交往的意愿。

要想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就必须十分注意交际语言的“亲和力”。而交际语言是否具有“亲”和“力”,则又体现为它能否在感情上引起人们的共鸣,使人乐意与你交往。所以,要想使你的交际语言富于“亲”和“力”,说话的时候,你就必须注意尊重他人,不要显得超人一等,与众不同,而是要表现出你和对方有着许多共同点或相似点,使对方觉得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是容易接近的人,和你谈得来。这样,你的语言才能像磁石一样,使你和对方的感情距离迅速拉近。

也许大家都知道美国著名的四星级上将巴顿,他不仅具有超凡的气魄、出色的组织指挥才能,而且也很善于用一种富有特色的语言对他的将士进行宣传鼓动。他的部队在诺曼底登陆时,战场上还一片混乱,巴顿一上岸就冒着枪林弹雨,来到士兵们中间,说:“兄弟们,能在这里同你们并肩作战,我感到非常骄傲。让我们切断德国鬼子的肚肠,一直打到柏林去!”士兵们听了他的话,感到司令特别亲近,仿佛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正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无不为之群情激奋,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