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墓探秘
8278800000030

第30章 不是帝冢胜帝冢——大唐秦王陵

这是一座占地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墓葬,神道就长达150余米。它俯瞰关中,恢弘磅礴,一如帝陵的规制,堪比皇家的气势,却并非皇帝陵寝。这就是可与唐关中十八陵相媲美,有着“东有兵马俑、西有秦王陵”之说的大唐秦王陵。

未称帝号的枭雄之陵

这里说到的大唐秦王是唐末纵横一时、志在问鼎的秦王李茂贞。李茂贞原名宋文通,因屡立卓越功勋,唐僖宗赐其姓李,改名李茂贞,并封为秦王。他既保驾护唐,又拥兵自重;他既是李唐直臣,又两犯京师。924年,李茂贞病逝于陕西凤翔,次年迁葬于宝鸡县陈仓里的“先考大茔”,即今陕西宝鸡市北坡公园顶。19年后,其妻刘氏与之并穴合葬。这位乱世枭雄一生以李唐臣子自称,并未称帝,可他却在礼崩乐坏的五代十国时期,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形同帝陵的坟茔。李茂贞所选取的这块地水位偏低,土地深厚,正是“丰敛厚葬”的风水宝地。然而,遭逢乱世,怀璧其罪,即使占据了这样的风水宝地,又采取了相当的防盗措施,这座僭越礼制的大型陵墓亦未能逃过被盗的厄运。秦王陵是一座“同茔不同穴”的合葬陵寝,如同帝陵一般,这座陵墓由山门、神道、献殿、祀殿和2座地宫组成。长长的神道两侧排列着15组共34尊石阙、石人、石马等石刻造像。这些石刻造像既承袭了唐代石刻的凝重雄浑,又初露后代精美别致的风格。神道的尽头便是李茂贞和其妻刘氏的陵墓主体。岁月经年,今人已然无法再领略昔日大唐秦王陵地面建筑的风采。李茂贞墓全长117.2米,超过盛唐时“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其妻刘氏墓全长80米,在墓葬形制规模精简的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也是少有的大墓。墓葬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和后室组成。墓室为仿木雕建筑的青砖结构,墓壁上浮雕有十二时像、驾鹤西归图、二人抬轿图、汉人牵马图、胡人牵驼图、妇人启门图等。

金瓯帝陵仍遭盗

大唐秦王陵并非帝陵,却有着堪比帝陵的形制规模、恢弘气势。与五代十国时期其他帝陵不同的是,大唐秦王陵有着设计巧妙、机关重重的防盗措施。

这座陵墓规模宏大,李茂贞墓墓室距地表20余米,刘氏墓墓室距地表4米。陵墓所用石材坚硬无比,仅靠人工很难破坏。而且,两座墓的墓门设计十分独特,石门长2.2米,宽1.1米,门板厚0.22米,石门两侧各有一个榫头,门额上有2个与之相连的凹槽,构成了坚固的榫卯结构。如此一来,墓门闭合得严丝合缝,令盗墓者望之兴叹,无计可施。可是,在盗墓风行、几无幸免的乱世,即便是如此固若金汤的墓葬,仍难逃被盗的厄运。当考古工作者清理这座大型王陵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地宫墓室的穹隆顶竟然开着一个巨大的盗洞!满目苍凉的大唐秦王陵早已被洗劫一空。可叹的是李茂贞生前机关算尽,建造了这样一座坚固的陵墓,身死之日,便惨遭盗掘。

千年石函重见天日

2001年,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对大唐秦王陵进行清理发掘。虽然这座大型王陵屡遭盗掘,可是考古工作者还是在墓中发现了精美白瓷、鎏金铜器等735件随葬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出土于李茂贞妻刘氏墓甬道的一具石函。所谓石函,就是石质的匣子。自汉以来,不仅墓葬中常会出现石函,一些佛塔地宫中也经常使用石函盛放舍利、法器等珍贵物品。出土时,石函上覆盖了厚厚一层淤土。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揭去千年尘封,石函为青石制成,石盖的形制类似于墓志盖。抬下石函盖子,里面又满是黄色泥土。经过一个小时的清理,又发现石函之内还隐藏着另一具铁函。那么铁函中保存的是什么?学者们推测,铁函中的器物有可能是极其贵重的宝物、事关机密的物品、谥宝或哀册。为了避免贸然开启后使匣内文物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最终没有打开铁函。大唐秦王陵历经千年磨难,如今已是满面沧桑。它模仿帝陵的墓葬形制,为后人研究唐五代帝陵提供了绝好的材料,其丰富的学术价值为后人留下重现历史、探索唐陵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