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
8278400000020

第20章 生物与环境(10)

几百年前,在新西兰南岛曾经广泛分布着一种叫泰卡鸡的鸟类,人们到处能听到它们的啼叫声。自从欧洲人发现和移居新西兰以后,由于这种泰卡鸡的肉既嫩而又鲜美,于是大量捕杀,使泰卡鸡数量锐减,遭到了灭种的厄运。

1898年,一只猎狗咬死了据认为是最后的一只泰卡鸡后,生物学家都惋惜地宣告这种美丽的珍禽已经灭绝。泰卡鸡留下来的标本也很稀少,当时全世界仅存3个,分别陈列在美国、德国和新西兰的博物馆里。

新西兰有一位名叫欧尔培的博士,他从小就看到那个泰卡鸡的标本,并对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殷切希望这种名鸟并未绝迹。1942年,在生物学家宣告泰告泰卡鸡绝种44年后,欧尔培博士怀着一线希望来到南岛,一心希望能够在泰卡鸡的故乡寻觅到那种残留下来的名鸟。欧尔培在当年泰卡鸡活跃的地方搭了间小木房作为“大本营”,开始了他的寻找工作。

欧尔培的踪迹几乎遍及整个南岛。他细心地搜索了一处又一处的丛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寻找下去。他既坚韧而又耐心,经过10年不懈的努力,1952年的一天,欧尔培终于在岛上发现了泰卡鸡的足迹,又听到了泰卡鸡振奋人心的啼声。这一发现,使他欣喜若狂!最后,终于在人迹罕至的莽丛里,活捉了一只正在孵蛋的泰卡鸡。于是用事实证明泰卡鸡在世界上重新“复活”了,这种珍禽并没有绝迹。

欧尔培将捕获的泰卡鸡,连一窝蛋,小心翼翼地一起捧回去。不久,一窝小泰卡鸡终于破壳而出。从此,这种濒临灭绝的名鸡又重新同人类见面了。

泰卡鸡身高50~60厘米,体重3~4千克。这种鸡长得十分美丽,头、脖子和胸部披满靛青、蓝色的羽毛,翼和背部是孔雀绿色。红腿、红爪、红喙、红眼圈,颜色鲜红,非常耀眼。全身体色红、蓝、绿三色浑然一体,使它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泰卡鸡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尾巴一步一趋,十分神气。这种极其美丽的鸟儿从濒临灭绝而到重归复兴,对于人类正在开展的抢救濒临危险境地的珍禽异兽,提供了一个极其有益的启示。

幸存的野马

19世纪时,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曾经广泛分布着多种野马,可是没多久,在人类恣意捕杀下都先后灭绝。蒙古野马的分布范围本来就很窄,只有在新疆天山附近,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西南部,才能见到。

1876年,最后一匹欧洲野马死在乌克兰原野以后,人们以为世界上的野马已经绝迹,十分惋惜。后来俄国探险家普尔日瓦科斯基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蒙古野马。它在这场空前的浩劫中得以保存下来,成为幸存者。

蒙古野马发现以后,当时,俄、美、法等国的博物馆曾将野马的头骨和皮张制成标本。

由于成年的野马奔跑快,难以捕捉,只捉到了一些幼驹,人工饲养在乌克兰和德、英、法、美等动物园里。在精心饲养下,如今已有300匹蒙古野马生存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动物园里。

据说,最后一次捕获蒙古野马是在1947年;而最后一次见到野马是在1959年冬。后来,外国动物学家曾几次组成考察队去蒙古西部寻觅,20年过去了,什么也没有找到。他们从当地牧民那儿得知,20世纪40年代在这里见过野马,那是从新疆那边跑过来的。人们寄希望于新疆,那里可能是惟一有野马存在的地方。

中国地质勘探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时,曾经多次看到了蒙古野马。它们活动的范围在准噶尔盆地东部,西起沙丘河,东到将军戈壁,而以帐篷沟一带为最多。

野马的体躯不大,身长2~2.3米,肩高1.3~1.4米,头很大,没有额毛,耳朵较短。头和背部是焦茶色,身体两侧较淡,腹部变为乳黄色。冬夏季节,毛色不同。冬季毛长而粗,色较淡,背部的毛呈波浪形;夏季毛变短色变深,四肢露出几条隐条纹。鬣鬃直立,从头一直延伸到背部。尾巴很长,毛深褐色,蓬松而稀疏。

野马和今天的家马很是相像,连齿式和牙齿的构造也相同。它们相互配种,能够繁殖出具有生育能力的新后代。可是,它们是同族,却不是同种,家马不是从蒙古野马驯养而来的。

夏季,野马10数只成群,由一头雄马率领,带着雌马和小马,在草原漂泊漫游,寻觅野生植物吃。傍晚时分,到湖边去饮水,就在附近休憩。它凭着自己的保护色,藏匿在灰褐色的泥土上,逃避追逐。冬天,野马要作季节性迁徙,在冰天雪地里,只好以雪解渴,挖掘雪下的枯草和苔藓来充饥。

野马体格健壮,性情慓悍,蹄子小而圆,奔跑很快,耐干旱。在沙漠、草原上,它们有时遇到狼群,并不畏惧潜逃,而是镇静地等候狼群冲击。有时它会突然发动进攻,向狼冲去;有时,迅速转过身来,扬起后足猛踢。因此,狼不敢轻易侵犯它。正因为这些缘故,野马就很难捕猎到。野马遇到人群来包围,赶快摆起阵势,雄马在前,雌马在后,小马围护在中心。它们用蹄子乱踩地面,似乎在威吓,又像在指示逃避方向。顷刻,马群冲出包围,快步跑开。

野马稀少,已经列入世界禁猎动物之中。国际上成立了专门组织,对野马进行调查研究,并定出了驯养、保护和增殖的方法。中国已把野马列为第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猎。

苟全生命的野骆驼

野骆驼(双峰)曾经在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广泛分布。可是,近百年来,人们相信,野骆驼已经步许多珍贵动物的后尘,在地球上消失了。

2001年,中央电视台报道在新疆和内蒙古交界的辽阔的戈壁滩上,还残留着这种罕见的珍贵动物。这个消息轰动了世界。

野骆驼为什么越来越稀少,而且分布的范围越来越小呢?这主要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使野骆驼赖以生存的地区变小了,加上人类的滥捕,狼和猞猁等的侵害,逼得它们选择了环境最严酷的戈壁滩作为栖息地。

戈壁植物稀少,干旱缺水,连候鸟飞越时常常因干渴而倒毙,当地的自然条件,限制了野骆驼的繁殖和生长。它只是凭着自己独特的生理机能,在“不毛之地”得以苟全生命。但是,它顽强地生活着,战斗着,一旦碰上敌害,它会施出绝招:将胃里的食物连同胃液一股脑儿地喷出来,把敌害喷射得晕头转向,自己则脱身跑了。

野骆驼和家骆驼的形状、毛色很相似,几乎难以辨认。只是头稍小,腿略细,毛色较浅,而身躯较大,脖子略长。蒙古族牧民叫它“哈布塔盖”,意思是“扁”,因为野骆驼的驼峰比家骆驼的扁小。有经验的牧民,根据它的特征,在驼群中一眼就能够认出混在中间的野骆驼。野骆驼脚掌下长着宽厚而富有弹性的肉垫,脚趾可以叉开,既能在炎热的流沙道上徐徐前进,又能在岩块碎石上行走自如。野骆驼的睫毛长,耳毛浓,鼻孔可以自由启闭,又加上特殊装备的绒毛和驼峰,使它经受得住风沙、寒冷和酷热的袭击。

春天,野骆驼开始求偶交配,妊娠期约13个月,每胎1仔。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立行走,跟随爸妈漫步戈壁了。一年后,小骆驼可以独立生活,5岁就可繁殖,寿命约35岁。

冬季,野骆驼常常几十只成群,聚集到低洼的盆地,那里气候较暖,有泉水和较丰富的食物。当风雪弥漫时,常成群挤缩躺在一起,成年驼掩护着小驼,度过严寒的日子。其他季节,野骆驼就分散觅食,主食是骆驼刺,也吃红柳、梭梭等植物。

野骆驼在浩瀚而干燥的沙漠地区生活,适应严酷环境的能力很强,可以在滚滚飞舞的沙海中,忍饥耐渴地走上21天,行程900千米,说得上是沙漠中的“勇士”了。

阔别重见的袋狼

袋狼是澳大利亚珍稀动物。过去,它经常猎食羊群,加上袋狼毛皮十分珍贵,农场主们以高价收买,大量捕杀。到1930年,袋狼几乎被消灭殆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没有人在野外见到过袋狼。到1961年,人们在科德角偶然打死了一只小雄袋狼。

袋狼长约60厘米,尾巴长20多厘米,尾基很粗,尾尖较细。它体形和头部像狼,尖尖的嘴巴,上尖下阔直竖的耳朵,加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圆眼睛,貌极凶狠。全身棕褐色,腹侧和四肢内侧浅黄色,背脊长有白色横纹。

袋狼叫狼,其实同狼没有多大共同之处。它是有袋类动物,雌袋狼腹部长有一个育儿袋,里面有三四对乳头,每胎产4~5仔,足够容纳得下。

袋狼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躲藏在岩洞或树洞里,到了夜深人静才像幽灵似的出来觅食,喜欢捕食鸟类、鼠类和昆虫。饥饿的时候,它也会悄悄地溜进村庄,趁人不备,偷鸡摸鸭。

袋狼动作灵活,骨骼富有弹性,能伸缩自如,可以钻进比自身小得多的洞穴中去,追捕猎物。它生性多疑,一有风吹草动,就停下来仔细观察,如果情况不妙,就赶快溜走。

最近,在德比市附近,巡逻的警察又见到了这种动物的踪迹。动物学家们确认,这就是袋狼,由此给人们带来了好消息:原以为绝迹了的袋狼却并没有绝迹。袋狼是珍贵动物,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生物的进化史。

袋狼幸存的消息,再度引起科学家们对它的兴趣。过去,人们对袋狼进化上的位置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袋狼同脊尾袋鼠相近;有的认为,袋狼的外貌像狗或狐,加上它牙齿和头的某些形状特征,因此它同南美洲一种已灭绝的食肉动物袋犬相似。

最近,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合作研究了袋鼠和猛犸两种动物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得出了一些惊人的结果。他们依靠最新的生物化学方法,采取辐射免疫实验的新技术,把从丙种动物标本中提取到的蛋白质白蛋白,同现存多种动物的白蛋白进行反复比较。根据各种白蛋白之间是否相似,和相似的程度,可以判断出动物的亲缘关系以及进化时间分化的时期。

科学家将袋狼的白蛋白标本多次同豹猫、树袋熊、有袋目食蚁兽、袋狸以及袋鼠等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袋狼和别的有袋类袋鼠一致,离豹猫和树袋熊差距相等。这3个种类可能是在中新世晚期(距今600万~1000万年前)互相分化的。至于澳大利亚袋狼,为什么同南美洲的南美袋犬相似,可能是由于它们生活方式的相似,在长期进化中的趋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