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经典神话
8276500000026

第26章 商汤

◎商汤祈雨

商汤王是天帝的雨官,掌管着天下的雨事。哪个地方下雨,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大的雨,都在雨簿上写得清清楚楚。商汤王下凡的时候,天帝的雨簿他没有交。可是一到凡间当天子,忙得脚丫子朝天,整天觉睡不好,饭吃不香,一不小心,就把雨簿弄丢了,怎么找也找不着!大臣们都急坏了,没有雨簿,天就没法下雨。天不下雨,庄稼哪有收成?庄稼没有收成……大臣们都不敢往下想了。

商汤王不在乎。商汤王说,不下雨就不下雨吧!河洇十里,井洇五里,早晨的露水潮三分。就是十二年不下雨,还是好收成!商汤金口玉言,这以后果然河洇、井洇、露水洇,年年的收成还算可以。可是十二年过去了,还是一滴雨不下,河里的水干了,井里的水涸了,早晨的露水也没有了,别说长庄稼,连水都喝不上了,这可怎么办呢!人心惶惶,举国上下都坐不住了。

商汤王痛感自己丢失雨簿的过错严重,就跪在地上向天帝请罪。他说,天帝啊,如果你能给天下的黎民百姓下一场透雨,我甘愿焚身赎罪!话音刚落,立时乌云罩顶,电闪雷鸣,滂沱大雨下了个沟满河平。老百姓十二年没见过雨了,一个个光膀子跑上大街,在雨中载歌载舞,欢呼雀跃。

雨透天晴,万物复苏,草长了,花开了,小溪欢歌,百鸟翔集,山山水水都精神起来了。天帝托梦让商汤王还愿。汤王说,好吧,我射出一支箭,箭落在啥地方我就在啥地方架柴自焚,不用天帝再催!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一箭之地!

商汤王特制了一张硬弓,又造了一支屋梁般粗细的长箭。站在京城墙上,他拽满弓弦,对着远方,使出了平生的力气。

这支箭越过太行山,掠过王屋山,又往北飞了长长的一程,最后在一座宽阔的坪台上落下,正扎在坪台中间。

商汤王一箭射出去,就跟着这支箭往前急追。见一个老汉放羊,他问,见着一支箭没有?老汉伸手一指,你没看山都叫它拱掉一块,呼呼地往东走了。今天的济源市面上邵原镇附近的箭呼门,就是这支箭留下的神迹。商汤王继续东行,追到王屋山顶,一个采药的老人告诉他,箭往王屋山北飞去了,“待落了,待落了!”“待落”是当地方言,意思是快落了。所以这个地方的名字后来就叫待落岭,到今天没有改变。商汤王又追四十五里才到了山北,勒住马仔细一看,那支要命的长箭正扎在这个坪台的正中央!

商汤王来到坪台上,命大臣砍树架柴。大臣们边哭边堆柴火,很快,一架十二层的柴垛堆了起来。商汤王先洗了澡,又换上崭新的龙衣,然后从容地走上柴垛,自己点燃了熊熊的大火。

天子为救民舍身的,古往今来可不多见啊!山里的鸟儿知道了,齐噙了泉里的水来救汤王。大鸟、小鸟,遮天蔽日,忙得像山涧的风,多得像山顶的云。乌鸦也飞来了,衔水路远啊,它想省事,就衔了身边的油过来灭火。火遇见油,烧得更旺了。汤王一睁眼看见了,禁不住说乌鸦,你不干好事,五黄六月里让你喝不到水,十冬腊月里叫你找不着窝!从此以后,夏天里的乌鸦就光张嘴喝不到水了。它下巴上有一个小孔,一喝水就漏掉!十冬腊月得洗澡,不洗澡就身上发痒。

再说天帝并不是真想让汤王死,他是想惩罚他长个记性。一看商汤王点燃了自焚的火,连忙派十二条老龙下来救主。“红山下雨!”天帝说。十二条老龙误听成“逢山下雨”,见山就下起雨来!等来到商汤王自焚的地方,带的雨刚好下完,眼睁睁看着汤王烧死!天帝大怒,再不许十二条老龙上天。“一十二个老龙洞,三百六十个老龙坑。”在商王自焚的坪台上至今还历历在目呢!

商汤王死后,老百姓很想念他,就在这座坪台上修起了一座汤王庙,也有人叫它圣王庙。庙修好的那天早上,坪台上开满了馥郁的花朵,就像忽然飘落下的天上的云锦,蜂舞蝶喧,鸟鸣雀唱。有人看花朵美丽,就想移走几株。可那些鲜花一离开坪台立即死掉,一天也不愿意多活。老百姓都说,这是专为商汤王盛开的灵花。时间长了,人们就叫这座坪台为圣王坪,也有人喊它盛花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