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经典神话
8276500000024

第24章 舜帝

◎大舜孝行

舜很小的时候娘就去世了,爹又给他娶了个后娘。开始的时候后娘待他还不错,后来生了弟弟象,舜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经常挨打受骂,吃剩饭,穿烂衣,做脏活累活。就这样还不行,娘想让象独霸家产,百生法想害死舜。有一年春天,爹叫兄弟二人去种麻,后娘一看是机会,就说,你弟兄俩分开去种,谁的麻苗出齐了谁回来,出不齐的就不要回家了。事后,她悄悄地把舜的麻子炒成了熟的。

二人上路了。弟兄俩走着说着话,象边走边吃袋子里的麻子。象是个爱占小便宜的人,他在自己的袋子里抓一把,就在哥的袋子里抓两把。怎么哥的麻子就比自己的香呢?象动了邪念,非跟哥换不中!两人就换了袋子。结果,舜的麻苗出得又快又齐,象的麻苗却一棵也没有出来。舜啥话没说,拉起弟弟就回家了。把后娘气了个白瞪眼。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家里的井水不旺了,后娘叫舜下井里去淘。舜脱了衣服就下到井里。谁知道,他一下去,后娘就和象抬一个旧磨盘把井封住了。井淘好了却出不来!任舜怎样喊,就是没人应。舜正急,忽然看见旁边有光亮,他循着光亮走过去,才发现他家的井和邻家的井通着呢!舜又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地面,把后娘差一点儿没有气死。

后娘还不死心,想出个更毒的:让舜修房顶。当时正是夏天,烈日高照,热得像下火。后娘怕舜不去,拿过来一把伞,假惺惺地对舜说,天热带把伞吧,别干恁快,悠着点儿!舜很感动,连声致谢。他带着泥铲、草捆儿爬上了房顶。后娘一看,立即把这边的梯子撤掉。象在那边看见,马上放火烧房。眼看着烈火越烧越旺,舜在房顶上跑过来跑过去就是下不来。这可咋办呢?他忽然看见那把伞,有了!连忙撑开,往下一跳,“嗖”地下来了!一点儿皮肉也没有伤着。后娘又气又吓,当天就病了一场。

三番五次害不死舜,后娘总不心净。她终于又想出来一条毒计,叫舜独自去种远山里那六十亩坡地。种子给一半,口粮也给一半,种不好不让回来。她想着,就是饿不死野兽也得把他给吃了!

虽然很困难,舜想着她是娘哩,得孝顺,还是赶着牲口去了远山。活又重,肚又饥,心里又不痛快,干着干着就病倒了。他躺在地上,热一阵,冷一阵,口干舌燥想喝水,忽忽悠悠地就看见了亲娘。舜哭了。舜的哭声惊动了山上的野兽天上的飞鸟,它们都过来帮舜的忙,野猪给他拱地,山羊帮他除草,漫天的小鸟齐给他衔来粮粒儿。秋天到了,庄稼丰收,舜打了很多很多的粮食。

尧王听说了舜的孝行,千里迢迢来访他,还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后来他继承了尧的帝业,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历史上尧、舜并称,颂他为上古的圣君。

◎黄河鲤鱼

尧王时天下大水,舜帝时仍然没有完全消退。有一天晚上,舜视察治水工地来到马鞍山附近,抬头一看,发现山脚下有两盏明灯。那时候都是自然光,很少有人造光。舜帝还以为是晚上加班的队伍呢!一问,说是没人加班。第二天晚上舜帝又去,那两盏明灯还在闪闪发亮。时间长了,舜帝就想看个究竟。走到跟前才知道,那是两条金光闪闪的鲤鱼,头对着头,像个大大的“八”字。鲤鱼见有人来,一甩尾巴钻进了山里。

鱼怎么能钻进石头里呢?舜帝想弄个明白,就带领工匠前来凿山。

工匠们凿了一天,到晚上山又长住,第二天还得从头再来。舜帝把人分成两班,日夜不停。工匠们在南边凿,鲤鱼从北边出来;工匠们从北边凿,鲤鱼又从南边出来。凿来凿去,就是逮不住。舜帝急了,拈弓搭箭,对着两条鲤鱼,嗖、嗖、嗖连射三箭。箭头齐扎在清水河左岸的石壁上,直到今天还挺挺地立着。附近的村庄因此叫做“箭的河”。

金鲤鱼受了惊,一齐向北急跑。它们在马鞍山脚下的石板上稍作停留,便分成两路,各自逃命了。它们留下的痕迹至今还在,人们管它叫“金鱼窝”。一条鲤鱼逃到黄河岸边,飞身一跃,钻进了滚滚波涛。它跳河的地方,现在叫“尥鱼”。另一条鲤鱼跑得更欢,它到了马鞍山左边向北流的清水河里。清水河是黄河的支流,最后也入了黄河。它在进入黄河的时候打了一个挺,想看看自己的伙伴究竟在哪儿。清水河流入黄河的地方今天还有一个村庄,它的名字就叫“鱼立”。

两条鲤鱼跳入黄河,就成了今天黄河鲤鱼的祖先。它们击水弄浪,繁衍子孙,成就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水仙花

舜帝接替尧王后,夙兴夜寐,操劳国事。经常到各地巡视,了解民间疾苦。晚年时他再次动身巡行天下,不幸病死在去南方的路上。娥皇、女英闻讯大恸,一路哭着追到苍梧。舜帝埋葬后,两个妻子痛不欲生,她们在竹林中哭着走着,泪水洒上竹子,斑斑点点,凝之不去,就成了今天的斑竹。二人来到湘江边,思一阵,哭一程,双双投江而死。

娥皇、女英死后,湘江边上忽然长出一种花来,花朵雪白,花香淡雅,花姿异常高贵。人们想起死去的娥皇、女英,都说是她们纯洁的灵魂所化。这就是人人喜爱的水仙花。